分卷閱讀14
法。救了隗翰的是一個紅衣人,他帶著一張金子做的面具,武功高深莫測。隗翰在經歷生死之后,決定棄文從武,他已經家破人亡,而又不甘心做回一個農夫,所以選擇進入曾經距離他很遙遠的江湖,想要拋下從前的一切,重頭再來。紅衣人沒有同意收隗翰做徒弟,救他不過是一時興起,但他看出了隗翰根骨絕佳是個練武的奇才,于是就告訴隗翰如果他真想要練武,不如就去五岳門派試試,那五個門派是名門正派會定期對外收弟子,以隗翰的資質不難入門。隗翰當時才十四歲,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超越紅衣人的宗師已經寥寥無幾,而如同紅衣人那么年輕就臻于化境的宗師世間是獨此一人。如非隗翰遇到的是紅衣人,也根本不能從鬼門關回來。紅衣人不同意教他武功,他是有些失望的,不過很快就收拾了心情,前往五岳門派等待機會。隗翰最后進入了華山派,他遇到了仁慈的師父,對他如母親的師母,精靈古怪的小師妹,還有靦腆的小師弟,在華山的三年他也如同紅衣人預言的那樣,武功一路高飛猛進,成了年輕一帶中最強的一位。這三年的幸福生活仿佛抹去了隗翰心中的傷痕,人在幸福里也能對過去的傷悲釋然了,他覺得自己能放下過去了。他也喜歡上了小師妹,想要娶她,然后華山派就成了他生命里的另外一個家。可是風云突變,小師弟家里傳來消息,一家人被韃子滅族,而就在這時隗翰撞破了師父的秘密,殺了小師弟一家的就是師父,為的當然是武功秘籍。隗翰被誣陷成了華山叛徒,他逃出華山流落江湖,原來這三年的幸福也不是鏡花水月一戳就破了。隗翰身負重傷,此時他又遇到了紅衣人,紅衣人救了他第二次。隗翰再次想要拜入紅衣人門下,但又被拒絕了,這次紅衣人又給他指出了一條生路,不如去桃花島看看,也許他能有收獲。對于這個不知身份的紅衣人,隗翰潛意識里有一份好感,認為他不會害自己,那不如就去闖闖。而這次進入江湖,才是隗翰第一次看清江湖的真面目,這里有俠骨柔情,但也有勾心斗角。而朝局也越來越不穩,關外有韃子虎視眈眈,關內起義不斷,天災人禍接連上演,隗翰終于想起了他棄文從武的初衷,他始終沒有能忘記心底的愿望,想要改變這樣搖搖欲墜的大明朝。隗翰想要聯合江湖各大門派共同對抗韃子,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終于一步步成長,不再是昔日那個存有一份天真的少年。這之中,隗翰有過不少奇遇,也得到了前人留下的高深秘籍,步入一流高手的境界,他臉上的傷疤隨著武功深厚完全好了,可是恢復了一張俊美的面容,再也換不回那顆年輕的心。隗翰也了解到所謂的名門正派實則已經藏污納垢,而那個在眾人口中十分可怕的西方魔教,可能才是世間最后的凈土。魔教教主西方不敗,武功蓋世,來歷莫測,極有可能是救了他幾次的紅衣人。隨著關內關外的戰爭頻發,隗翰認識到明朝開國時的明教極有可能就是西方魔教,而西方不敗幾次來到京城,實則是朝廷想要借住魔教的力量,一起對付外敵內憂。這個亂世,江湖同樣不太平,正邪難分,敵我不明,隗翰在經歷很多之后,最終與魔教結盟,在崇禎十七年后,共同對抗外敵,從此開始完成他最初的夢想,守護大明山河。楊沱看了這本,日月為明,說的就是明朝最奇最險的一段時期。故事有一明一暗兩條線,一條線是隗翰的經歷,從他十二歲到他四十二歲,從明朝岌岌可危到崇禎皇帝瀕死復生收復山河。而暗線則是在紅衣人西方不敗的身上,他到底是大魔頭,還是明朝暗中的守護者,為什么多次出現在京城,又為什么多次救了隗翰卻不愿意教導他武功?第12章飛了一手好針楊沱不得不驚訝于錦嵐峰的腦洞,在他看來比起隗翰這條一步步成長的明線,這本書里,西方不敗的一生更加讓人感到了‘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的復雜感。西方不敗作為魔教教主師從何人?為什么多次出現在京城?為什么多番救起隗翰,卻不愿意教授他武功?這些謎題隨著的展開,謎底漸漸解開。西方不敗原名隋澄,他出生萬歷年間,原本是江南一戶富人家的孩子。不過七歲那年家中被土匪洗劫,家人都慘死,他成為了孤兒。在流浪中遇到了江湖人,習得了一身粗淺的功夫,也許是他天賦過人,對這普通粗淺的功夫,竟然也出了超過一般人的水準。而后他遇到了起義軍,跟隨了一段時間,只是跟隨起義軍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所謂的起義也不過如此,這些人是過不下去了,但他們反抗朝廷的同時,也沒見的對百姓有多好。隋澄離開了這支隊伍,他北上前往京城,想要親眼去看看大明朝廷的中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在北上的過程中,隋澄救下了被人追殺的朱五。天啟七年,他與朱五都是十六歲。救下朱五后,隋澄發現他與朱五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兩人隨即成為了朋友,一同結伴上京。誰想到天啟七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駕崩,皇上無子傳位于信王,而那個信王則是隋澄無意中救起的朱五。而明熹宗身前寵信魏忠賢,有線索表明朱五遇到的追殺正是魏忠賢想要除了他,繼而想要控制朝政。那時候朱五不相信其他任何人除了隋澄,隋澄為了好友朱五入宮保護他。兩人一同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事情,而隋澄在深宮中得到了一本秘籍,這是一本十分高深的心法,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隋澄雖然為其中的高深武功而心動,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真的練這門功夫。不過世事沒有絕對,隋澄在朱五身邊保護他,終究還是引起了他人的注意,有許多人并不愿意皇帝身邊有這么一個能絕對信任的人存在,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就是太得皇上的寵信,難道崇禎年間還要舊事重演?何況隋澄還不是一個太監,更有可能yin亂宮闈。隋澄被誣陷與朱五的后宮寵妃有染,并被朱五派出來的人重傷跌落了京郊的山崖中。隋澄心如死灰,他不敢相信朱五會派人殺他,他與朱五相識七年,他們逃過了多少的困境,相互扶持著避過了多少死局,為什么朱五連一個解釋的機會都不給他。曾經的友情有多深厚,此時隋澄就有多痛恨自己太天真,居然會相信一位帝王。而這位帝王可能根本對他沒有感情,所謂的友情不過都是利用,而一旦感覺皇權被侵犯,就不惜殺了他。在被友人背叛后落到了這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