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他沒想到三公公手下的行動力如此之強,膽子如此之大,說要重新排查學子身份,驗尸當天就開始了。臨近八月,該秋試的學子們早已離開,剩下的學子們還是要按時跟著府學的講師們上課。誰知那外廠的侍衛們,拿著從府衙帶出來的學子履歷,就開始挨個查問。諸多學子深感受辱,這可是有孔子像在的地方,一群武人進進出出不說還像審問犯人一般盤問不休,簡直有辱斯文!一群學子在府學內抱團靜坐抗議。沒多久,事情就傳遍了整個揚州城。大大小小的官員誰都沒有出面,就等著看三公公的笑話。三公公帶著一干人等騎著馬,在府學門口停下,一群人跟在三公公的后面飛身下馬,動作整齊劃一。府學的一群學子就見到了在一群人簇擁下進來的三公公,被他淡漠的掃了一眼,不知為何心底都生出一股寒意。揚州如今天氣炎熱,但是三公公看起來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站在抱團坐在地上的學子們,嘴角勾起一抹膽寒的弧度,身后的侍衛早已無聲放好椅子,迅速的準備好遮陽的傘,然后在他身后一字排開。就見那位年紀輕輕容貌姣好的內廠欽差,無形之間展示了一番他的權威與地位,一些學子不由得雙眼發光。對于一些人來說,讀書科舉,為的不過是一朝成名青云直上位極人臣。他們往日見到的揚州府官員們,縱然有些官威擺些架子,也不過是身邊圍繞的人多點罷了,并無什么稀奇之處。但是如今帝都來的三公公,活生生在他們面前展示了一番什么叫地位與權勢,他們才算開了眼界。三公公坐下,半晌不語。身邊自有侍衛端茶倒水,而那些學子們,只能在太陽的暴曬下,無水無糧的干坐著。就這么過了足有一個時辰,有些學子已經臉色煞白搖搖欲墜了,卻動不得走不得。終于三公公開口了,明明看起來沒有高聲,但是所有的學子都聽的一清二楚,“本官奉皇命徹查揚州府學走水一案,諸位似乎頗多不滿啊?!?/br>那群學子中,自有一個領頭的,他也是這批學子中公認學識最好的一位,姓潘,名騰,字子岳。那潘子岳勉強站起身,拱手道:“這位大人,學生們都是讀書人,這里是府學,是孔子文廟所在,諸位大人在此盤問不休,且問的都是個人姓名來歷,我等清清白白出身,如今卻像是如犯人一般被審問,實在是有辱斯文?!?/br>三公公低聲笑了笑,隨意的把手肘搭在椅子上,以手支著下巴,“有辱斯文?罷了,本官問你,你姓甚名何?”潘子岳不亢不卑的答:“回大人。學生姓潘,名騰,字子岳?!?/br>“哦,”三公公繼續問,“哪里人士???”“揚州城人士?!?/br>“家住哪里?”“家在城東潘府?!?/br>“很好,”三公公點點頭,“本官問你這些,可有辱斯文?”“這……”潘子岳面有難色,不知如何回答。“你們見了哪位大人不被如此問上一問的,怎么到了這里,本官的侍衛們問起來,就成有辱斯文了?怎么,看不起本官的侍衛們?”下面的學子們臉色難看,回答不出來。三公公冷笑一聲,“本官的侍衛們,可是來自外廠,皇上親衛,你們也敢看不起?潘子岳,你和你的那些同學們,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br>潘子岳臉色十分難看,“大人,話不是如此之說……”三公公直接打斷他的話,“本官不管你如何說,你若想說莫欺少年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什么的,且住嘴吧,本官沒那么多時間聽你嘮叨。邵尹?!?/br>邵尹上前一步,“下官在?!?/br>“召集府學內侍衛,趁現在人齊,挨個給本官問清楚身家來歷,但凡有可疑之處的,統統帶回府衙?!?/br>“領命?!?/br>三公公瞟了一眼下面一群面如土色的學子,冷笑一聲,轉身離開。就在當天,邵尹帶著一群侍衛,查出三個學子回答來歷時候躲躲閃閃支吾不清的,當即帶回了府衙。張淵海知道了這個消息后,憤怒的一捶書案,叫來了府上門客,吩咐幾句之后,那門客趁天黑,從后門溜走了。他又連夜寫了一份書信,吩咐人速度送往帝都。而早就帶人盯著張府的嚴令,也派人偷摸綴上了這個門客,跟了出去。至于那封信,嚴令謹遵三公公的吩咐不去理會。三公公得到回稟,滿意的一笑。此時的三公公,手握三個身份可疑的學子,外加一個生死不知的杜澄,還有多出來的一具尸體,種種線索加在一起,目標只能指向一個可能,有人冒名頂替參與科舉。要知道在本朝,若是想走科舉做官一路,身家來歷十分重要,祖上三代都要查個清楚,全家清白才可以讀書,科舉,做官。身份但有點瑕疵,就不要想做官。因此有些人天分不錯讀書可以,但是出身不足,就有可能鋌而走險冒用別人清白的身份。當然這種事情風險極大,但凡發現,就有可能被革去功名,流放邊關都是輕的,情節嚴重了,殺頭也是有可能的。連帶著他的座師,科考時候的省內官員都要跟著倒霉。只是自古名利誘人,走這條路的人不在少數。三公公不緊不慢的派人詳查這五個人的身份來歷,就等著該上鉤的人跳出水面。至于揚州府府學失火一案,不過是一并歸到那個上鉤人身上即可。這個案子的真相,沒有人比三公公更清楚了。揚州城內進展極大。帝都內也是如此。鄭高那邊想著花樣的想把張淑蓮從這個案子里摘出去,為此他甚至親自派人看管尤高,以防出現差錯。那尤高也是個傻的,一開始進了東廠的牢房,還叫喊著言官不以言獲罪,喊了兩天看沒人理就開始大吵大鬧,直至最后他自己都怕了,各種話都開始出來了,那心腹聽了一陣子,偷摸派人去回稟鄭高,鄭高一聽就覺得這事情大了,連忙讓心腹封住尤高的口不讓他再繼續說話,就連看守牢房的兩個牢頭,鄭高以防萬一,都派人悄悄干掉了。但是他也愁的很,若是只有他一人查案,這事倒也算好解決,帝都內小家小戶的多了,隨便找個與王家有怨的按上罪名,這事就能解釋,但是現在有秦王參合了一腿,不知道秦王能做出什么來。不過那個尤御史喊的東西,他已經偷摸一字不落的報告給了燕王,燕王考慮再三,讓他按下此事,但是要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