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3
書迷正在閱讀:特殊案件調查組Ⅲ、蛇男(H)、林大平的穿越情事(H)、老媽總愛在同學面前揭我的短(H)、我的瞎子影帝[娛樂圈]、以心侍人、摸個尸哥來戀愛、賣火柴、對不起,我污了!、幫主是boss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年齡合適的貴女幾乎都打聽了一遍。 論容貌論家世,比眼前這姑娘強的不知有多少。 可論氣度,能和這姑娘相媲美的還真沒有幾個。 論穿著打扮和那蓬門碧玉也差不太多,言行舉止卻分明是個教養極佳的大家閨秀。 秦氏心頭一熱,說不得兒子的親事就要著落在這姑娘身上。 左未曦秦氏相處十數年,還從未見過她這副模樣,不免有些好笑。 看來周夙的婚事都已經成伯母的心病了。 見到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合適的姑娘,眼睛都恨不能長在人家身上。 方才秦氏進門時,只顧著左未曦母子,并沒有在意一旁的黎展顏,甚至都沒有詢問她是哪家的姑娘。 定了定心神后,她笑著問左未曦:“小曦你也不給我介紹一下這是誰家的姑娘,竟這般出眾!” 這也怪不得秦氏。 鳳凰兒生辰宴那一日她恰好身體有些不適,所以就沒有出席。 因此那一日在生辰宴上大出風頭的黎三姑娘,秦氏無緣得見。 她就是覺得這位初次見面的姑娘給她的印象實在是太好了,無論如何也不該錯過。 左未曦笑道:“這位是工部黎侍郎府上的三姑娘,是我新近結識的好朋友?!?/br> 黎展顏站起身,帶著得體的笑容行了個禮:“小女黎氏展顏見過夫人?!?/br> 秦氏越發歡喜,從手腕上取下一只羊脂玉鐲:“今日來的急,伯母也沒有帶什么合適的禮物,展顏莫要嫌棄?!?/br> 黎展顏道了謝,順著秦氏的意思將鐲子收下。 兒子還沒有回來,秦氏自然不好有所行動,回府后便派人暗中打聽了一下黎家和黎三姑娘的情況。 結果自然又是非常滿意。 周夙襲爵之后,勇義侯府算是重新立了起來。 尤其是他兩年多前得了昌隆帝的賞識,被直接任命為水軍都督后,勇義侯府算是重新回到了大宋頂級勛貴的行列。 如今周夙娶親,妻子娘家若是勢力太大,反而會引起各方面猜忌。 倒是黎家這樣簡單的背景再合適不過。秦氏對黎展顏越發滿意。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只要兒子一回來,她立刻就能托人去黎家求親。 秦氏把一切安排妥當,只等著兒子凱旋。 然而,事情并沒有秦氏想象的那樣美好。 黎家的確不算高門。 黎展顏的父親黎侍郎在朝中也不是非常要緊的重臣。 可就是這么一個出身不高,容貌只是中上的姑娘,最近卻成了京中最搶手的媳婦人選,真真兒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原因其實還是在鳳凰兒身上。 大宋的皇后和其他國家的皇后不一樣。 后宮的事情一概不管,倒是整日上朝處理國事。 這是乾寧帝和太上皇共同做出的決定,沒有人敢提出質疑,更沒有人敢說她牝雞司晨。 加之這位輔政皇后的確是有幾把刷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很是做了幾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滿朝文武皆無異議,他們的夫人卻有些上火。 皇后娘娘這么忙,她們連個覲見的機會都撈不到,這算怎么回事? 于是就有那消息靈通的人放出話說,工部黎侍郎府上的三姑娘,是整個大宋最得皇后娘娘看重的人。 夫人們反應都不慢,立刻就開始行動。 拉攏朝臣還要擔著結黨的嫌疑,把皇后娘娘看重的姑娘娶回家里當兒媳,就相當于抱上了皇后娘娘的粗腿。 這樣的美事兒能等么? 當然不能。 于是黎侍郎家那本就不高的門檻,很快就被各路媒婆險些給踏平了。 ☆、第六十九章 百家求(上) 黎侍郎絕對是大宋所有的京官中最低調最不惹眼的一位。 他出身寒門,三十多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步入了仕途。 和世上絕大多數的寒門子弟一樣,他無權無勢沒有人脈,加之中舉的名次偏后,留在京中任職實是不易,所以他選擇了外任。 這些年他在任上兢兢業業,更因為精通水利運漕一事,在外州任職期間,所轄各州府十多年間旱澇保收,漕運極為通暢,讓飽受戰亂的當地百姓過上了安穩富足的日子。 因此半年多前工部水部司郎中致仕,在挑選繼任者時,昌隆帝第一個就想到了他。 孰料召他回京任職的圣旨還未發出,又傳來他立大功的消息。 于是昌隆帝干脆利落地給他又升了三級,直接任命他為工部左侍郎,主管水部司,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 這個職位讓向來崇尚務實的黎侍郎十分滿意。 抵達京城后,黎侍郎只簡單休整了幾日,甚至連行李都還沒有安頓好,他便去工部衙門上任了。 所幸他還有個特別能干的妻子,很快就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妥妥當當,否則黎侍郎很有可能連自家大門開都不知曉。 三進的宅子是昌隆帝賜的,雖然算不上闊朗,卻已經是他們一家人住過的最好最寬敞的房子。 黎夫人湯氏嫁入黎家二十多年,一共生養了兩子三女。 她很清楚自家丈夫的脾性,因此從來不用家中的瑣事去打擾他。 甚至于前面四個孩子的嫁娶,都是在事情敲定后才讓黎侍郎知曉的。 如今府里只剩下最小的女兒尚未婚配,湯氏要說一點也不著急,那也是假話。 小女兒的年紀和兄姐們懸殊有些大。 那幾個孩子出生時,他們家還是平民百姓,兄妹四人跟著他們夫妻吃了不少苦。 唯有小女兒是夫君做了官之后才出世的,雖然也沒有經歷過什么大富大貴,卻是一日苦都沒有吃過的。 因此小女兒的婚事,他們夫妻都格外重視。 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安喜樂。 京中的高門子弟多如牛毛,他們中卻沒有一個是適合做他們家女婿的。 今年非大比之年,想要尋一位和黎侍郎一般經歷的年輕人也沒有機會。 好在因為冊立皇后,明年春天會開恩科,屆時會有數不清的青年才俊齊聚京中。 想要為小女兒尋一位各方面都合適的女婿應該不難。 因此湯氏把尋女婿的事情暫時放下,日子過得充實而閑適。 沒想到這樣的好日子才剛過了幾個月,麻煩就來了。 他們黎家在京中根本就是無權無勢,夫君又是個清廉的官員,日子過得還不如一些衙門中的小吏富足。 小女兒不是什么傾國傾城的美人,也不是什么驚才絕艷的才女,怎的就惹來那么多人家的求娶。 湯氏那閑適安逸的小日子就這么被迫結束了 湯氏甚至懷疑,京中但凡叫的上名號的媒婆都來過他們家,而且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