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4
書迷正在閱讀:特殊案件調查組Ⅲ、蛇男(H)、林大平的穿越情事(H)、老媽總愛在同學面前揭我的短(H)、我的瞎子影帝[娛樂圈]、以心侍人、摸個尸哥來戀愛、賣火柴、對不起,我污了!、幫主是boss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山莊大門半步的人,連牛都沒得吹!” 趙重熙微哼道:“假牛鼻子吹真牛,全憑一條牛舌頭!” 袁謨頓時一噎。 這是什么狗屁話? 涂浚哈哈大笑道:“姐夫,我真是服你了,這么有水平的話是怎么想出來的?!” 荀朗也笑道:“我聽著這話倒不像是重熙的風格?!?/br> 趙重熙轉頭對二人笑道:“侯爺就是比世子有見識!” 袁謨見他們笑得歡實,氣鼓鼓道:“是哪個促狹鬼在胡編亂造?!” 其實他想罵的是混蛋,而不是這太過斯文的促狹鬼。 只是這兩句話的出處他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實在不好開口罵人罷了。 涂浚催促道:“姐夫,快說給我聽聽,今后我想罵人的時候便去請教他?!?/br> 趙重熙如何肯老實交待:“好好的一個世子爺,又是少年將軍,學什么罵人?!?/br> 袁謨聽不下去了:“重熙,回京后告訴你媳婦兒,口齒太過伶俐的女孩子不招人喜歡!” 趙重熙道:“只要我喜歡就夠了?!?/br> 袁謨搓了搓胳膊:“走了走了,待會兒天黑就進不了城門,今晚我可不想再睡帳篷了?!?/br> 這話正說在大家心坎上。 離京那么久,他們還沒有踏踏實實在屋子里睡過一個整覺。 如今想起那帳篷真是一言難盡。 安頓好那五千士兵后,一行人打馬飛馳,不一會兒便從北城門進了桂州城。 如果按照趙重熙的心意,他是真不想去太子府。 父王這幾年對他的態度表面上看好了許多。 每個月一封信噓寒問暖,桂州的土產幾乎次次隨信而至,幾乎讓他目不暇接。 可他心里很清楚,父王還是從前的父王。 只要皇祖父一日還看重他,父王便永遠只會把他當對手,而不是兒子。 可惜他此行并非游玩,再不愿意也得回太子府見父王。 桂州城不算很大,從北城門入城之后,只需兩刻鐘便能抵達位于城西的太子府。 因為之前派人送了信,太子早已經吩咐方側妃做好了迎接長子的準備。 趙重熙等人來到太子府,只見中門早已大開,府里的丫鬟仆從在門口成雁翅狀排成兩行,十分恭敬地迎候他的到來。 趙重熙暗暗冷笑。 重華說的一點沒錯,三年時間,那姓方的女人真把自己當太子妃了。 他雖然從未來過桂州太子府,可太子是他的親爹,這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親爹的府邸,自然就是他的家。 誰聽說過回家還需要大開中門的? 姓方的女人是想挑事,可惜水平太低。 都不用他主動發難,父王一定會讓她吃點教訓。 他正打算下馬,桂州太子府的大總管練公公就迎了過來。 “老奴給長孫殿下請安?!?/br> 趙重熙縱身下馬,假意攙扶了他一把。 “練公公好久不見,瞧你身體依舊硬朗得很!” 練公公笑道:“殿下謬贊,老奴年紀大了,只盼著能在主子們跟前兒多伺候幾年?!?/br> 趙重熙淺笑道:“父王現下可在府中?” 練公公道:“在呢,殿下還是快隨老奴進府,待會兒就能見到太子殿下了?!?/br> 趙重熙幾人不好耽擱,隨著練公公進到府里。 洗漱好用過午飯,袁謨等人自去休息,趙重熙隨練公公去了太子的書房。 趙重熙給太子行過大禮,依言在他下首落座。 近三年的時光,父子二人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太子蓄了胡須,看起來比過去成熟穩重了許多。 當然,這是好聽一些的說法。 在趙重熙看來,父王比三年前老了許多。 要知道他的岳父大人司徒三爺比父王還大一歲,看起來卻比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而太子同樣也驚訝于長子的變化。 三年前長子只是一名十六歲的少年,雖然比同齡人穩重很多,看起來卻依舊稚氣未消。 而如今的他已經是一名即將及冠的青年,身材修長矯健,容貌俊美超逸。 最讓人驚艷的是他的氣質,從前僅僅是尊貴雅致,如今竟隱隱有了幾分屬于帝王的霸氣。 這是太子一直渴望得到,卻一直無法擁有的東西。 他努力把心里的嫉妒壓下,慈藹地笑道:“我兒終于長成了,為父十分欣慰!” 這般言不由衷的話,自然無法讓趙重熙感動。 不過,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他的好父王這幾年沒有白過,進步是很明顯的。 他笑道:“謝父王夸贊,桂州偏遠,您這幾年吃苦了?!?/br> 太子感嘆道:“吃苦倒也談不上,就是初初到這里的時候有些水土不服,受了不小的折磨。 尤其是你三弟,著實是遭了大罪,小小年紀藥比飯吃得都多?!?/br> 他三弟? 趙重熙暗暗撇撇嘴。 要是父王不刻意提起,他幾乎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尚不滿三歲的三弟。 ☆、第九十一章 趙重安 三年前太子啟程前往桂州時,恰逢方側妃臨產。 他雖然放心不下愛妾和幼子,卻又不敢忤逆圣意。 本想把方側妃母子托付給妻子,無奈那時太子妃病勢沉重,哪里還顧得上照顧別人。 所以只能把這件事交待給了長子和準兒媳。 這種事情誰都不想沾惹,趙重熙和鳳凰兒自然也不例外。 但太子殿下其實就是關心則亂,方側妃身邊伺候的人全都是他的心腹,連產婆和乳母都早已經安排妥當。 他們就算真心想照顧,也根本插不上手。 不過順水人情這種東西,不要白不要。 所以當時二人答應得十分干脆。 太子離京半個月后,方側妃順利產下一子。 趙重熙的名字是元后取的,趙重華的則是出自昌隆帝,足見帝后對皇孫的重視。 然而輪到庶出的三皇孫,昌隆帝顯然興趣缺缺。 聽聞自己又添了個孫子,他只說了聲“知道了”便繼續批閱奏折,甚至連頭都沒有抬一下。 自然,給三皇孫賜名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方側妃很了解太子殿下花心風流的本性,知曉自己如果和他分開太久,想再如從前那般受寵難如登天。 所以她絕不能在京城里停留太久 不得不說,方側妃這個女人的確夠狠。 剛一出月子,她就迫不及待地帶著三皇孫去了桂州。 這一有些冒險的舉動讓太子非常感動,兩人的感情也比從前更好,方側妃儼然成了太子府的女主人。 然而,她看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實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三皇孫年紀太小,根本不適合長途跋涉。 被方側妃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