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2
書迷正在閱讀:特殊案件調查組Ⅲ、蛇男(H)、林大平的穿越情事(H)、老媽總愛在同學面前揭我的短(H)、我的瞎子影帝[娛樂圈]、以心侍人、摸個尸哥來戀愛、賣火柴、對不起,我污了!、幫主是boss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議國事并不打算讓他回避。 于是趙重熙便隨昌隆帝等人一起進了御書房。 此時已屆年末,正是皇帝和滿朝文武事務最繁忙的時節。 昌隆帝和諸位重臣商議的也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他每聽完一位重臣的奏對,總要耐心詢問趙重熙的意見。 對于一名十六歲的少年郎來說,這樣的場合是必然會緊張的。 總擔心自己的想法不夠成熟,說出的話不合時宜。 不僅讓皇祖父失望,更讓重臣們鄙夷。 但趙重熙顯然沒有這樣的顧慮。 上一世他比這一世更早被皇祖父帶在身邊聽重臣們議政,如同今日這樣的情形不知遇到過多少次。 所以他十分得體地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既不顯得張揚,又不讓人覺得幼稚。 總之,是一個讓昌隆帝十分欣慰,重臣們略帶驚喜的皇位繼承人該有的表現。 重臣們離開后,昌隆帝斂住笑容看著趙重熙:“今日來尋朕,是為了你父王上書離京一事?” 趙重熙躬身道:“是,孫兒昨晚在宮外留宿,今日一早回到東宮便聽說了父王打算離京一事,所以來問一問皇祖父的意思?!?/br> 昌隆帝端起茶抿了一口:“這本是你們東宮一家人都事兒,問不著朕,倒是你……” 他似笑非笑地凝著長孫的眼睛:“你是怎么想的?” 趙重熙道:“孫兒自然不希望一家人這么快又分離?!?/br> 昌隆帝呵呵笑道:“是啊,連你們這些小輩兒都知道,咱們是親人,好容易團聚在一起,為何又要主動求去?” 趙重熙一撂衣擺跪下:“請皇祖父寬恕父王,他定是一時間想左了,待孫兒回去好生勸說一番……” 昌隆帝冷聲道:“有什么好勸的,牛不喝水強按頭,他自己不愿意在朕跟前兒待,朕又何必挽留他?!” 趙重熙道:“父王向來都是個戀舊的人,在密州住了十幾年,對那里的人事物都非常熟悉了,乍一離開多少有些不適應。 等他再適應一段時間,肯定不會再有求去的想法,請皇祖父再給他一次機會?!?/br> 昌隆帝和所有的帝王一樣,疑心病是非常重的。 聽長孫說起太子對密州的熟悉,他的手指蜷縮了一下。 “好了,你起來吧,看在你這份孝心的面上,朕會仔細斟酌?!?/br> “謝皇祖父?!壁w重熙磕了一個頭,這才站起身來。 昌隆帝把長子的事情拋到一邊,挑眉:“昨兒出宮去見司徒六姑娘了?” 趙重熙老老實實道:“就是去給她送些書?!?/br> “傻小子!”昌隆帝笑罵道:“司徒家雖然也算是書香門第,但人家姑娘又不是書呆子,你整日價只會送書,也不怕被司徒六姑娘嫌棄!” 趙重熙嘿嘿笑道:“手里要不拿著幾本書,司徒三爺不讓進門?!?/br> 昌隆帝噗哧笑道:“難怪朕御書房中的古籍孤本一日比一日少,原來全都被你拿去討好岳父大人了!” 趙重熙輕聲辯駁道:“司徒六姑娘是真喜歡讀書,昨兒送的孤本孫兒拿漏了一冊,今兒她便隨著孫兒進宮來取了?!?/br> 昌隆帝眼淚都快笑出來了:“朕的重熙果然不傻,要不是故意拿漏那一冊書,人家姑娘豈會跟著你進宮,又讓你多得見半日!” 趙重熙故作羞赧:“孫兒……” “司徒六姑娘呢?取了書便回去了?” “在陪我母妃說話呢?!?/br> “朕本來想留你一起用午膳的,既然她還在東宮,你還是回去吃吧,朕就不當這個惡人了!” “謝皇祖父成全,那孫兒便告退了?!?/br> 昌隆帝點點頭,又把候在外間的吳公公叫進來吩咐道:“在朕的午膳里撿幾樣合小姑娘口味的菜,你親自送去太子妃那兒給司徒六姑娘?!?/br> “是,圣上?!眳枪珣?。 趙重熙忙又替鳳凰兒道了一次謝,才和吳公公一起走出了御書房。 吳公公看著身側比自己還高了半頭的皇長孫,暗暗咋舌。 皇長孫是越發受寵了,就連準長孫妃進宮一趟都能有圣上親自賜菜的殊榮。 看來他也要更加用心伺候好這位未來的主子。 他堆起笑容道:“長孫殿下,老奴想向您打聽一下……萬一老奴送去的菜品不合長孫妃的口味,豈不辜負了圣上的一番美意?” 趙重熙笑道:“吳公公也是看著我長大的,不用這般客氣。司徒六姑娘并不挑食,只是口味比較清淡?!?/br> “多謝長孫殿下提點,那老奴告退了?!眳枪┝艘欢Y,去了御膳房。 趙重熙笑了笑,也朝東宮那邊走去。 不多時他便回到了東宮,直接去了太子妃的居處。 還在門外就聽自家母妃在訓弟弟:“你別整日只知道練武,要像你嫂子一樣多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 趙重華嚷道:“嫂子家全是讀書人,外祖家卻全是武將,娘覺得哪家的子弟更有出息?” 在他看來司徒家的人就是一群酸腐的讀書人,哪里配和阮家的少將軍們相提并論? 嫂子之所以能成為他的嫂子,難道是因為她姓司徒? 別開玩笑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解法(下) 趙重華的話讓太子妃愣了愣。 以大宋朝當下的情勢來看,司徒家自然比不上阮家有權勢,府中子弟也不及阮家的少將軍們有出息。 可看事情最忌諱目光短淺。 小兒子知道上進是件好事,可一來大宋那么多的武將,怎么也輪不到他去開疆拓土。 二來大宋朝不可能永遠無休止地征戰,總有一日要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文官的重要性遲早會超過武將。 而曾經的司徒家是燕國的文官之首,也曾經出過很多大人物。 誰又敢說他們家沒有翻身的一日呢? 重華不像重熙那般得圣上看重,但也不能一輩子就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绔。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他多讀些書日后也好幫扶重熙一把。 她剛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小兒子說一說,就見長子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了進來。 見自家大哥回來了,趙重華把方才和母妃談論的話題立刻拋在了腦后。 他著急忙慌地迎上前:“大哥,皇祖父怎么說?” 趙重熙道:“皇祖父說待他斟酌之后再說?!?/br> 雖然不是什么肯定的答復,趙重華卻立刻就高興起來,一雙眼睛也變得格外明亮。 鳳凰兒在一旁暗暗感慨。 同是出身皇室,阿福和他弟弟,甚至是那位總是犯蠢的太子殿下都比自己單純多了。 當然,單純的是上一世的趙重熙,這一世的阿福有了許多的變化。 但他的心地依舊是善良的。 想到這里,鳳凰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