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被救活了過來,但一雙耳朵卻半聾了起來,分不清楚到底是誰在與她說話。而且你道是那紈绔是如何發現她的?說起來也是這雙耳朵害的,讓她沒聽見紈绔手底下的仆從騎馬過來的聲音,照舊從道路中穿過,被馬匹掛帶了一下,半耳聾也就罷了,如今還換上了嚴重的耳鳴,更是雪上加霜。盲婦人看不到江敏的模樣,聽不出江敏的聲音,她自己也不敢就這么確認江敏是她的丈夫,自然有更多的人也不相信此江敏就是彼江敏了。江敏則是竭力撇清自己跟她的關系:“我并未成婚,更何況有兩個這般大的孩子?!钡@話說出來,實在是太過單薄了些,也有不少人,聽了紈绔說的那番巧合言論之后,對他的一切辯解都顯得嚴苛起來:“這話一聽就是狡辯之言!在兩種觀點之間徘徊不定,只冷眼旁觀的人,也是不少。這場僵局,實在是叫人哭笑不得。但謝承宸對此,實在是氣恨得不行。他也知道,這其實跟江敏并沒有什么關系,他只能說是個被幕后黑手拿出來的借口,這流言之所以能傳得這般快,指不定是誰在背后推動。但他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這可是他繼位以來,組織的第一次春闈,選拔的第一批士子,雖說這事情看似矛頭只對著江敏,實際上也是讓謝承宸顏面無光——不是說皇帝要有識人之明嗎,你做得可不怎么樣!內心里給那個紈绔的家族,記下一筆又一筆的小黑賬,謝承宸面上卻還能保持住作為皇帝處變不驚的儀態,淡笑著安撫侍立在一旁的江敏:“你不必擔心,等派去你家鄉的使者帶著消息回來,你身上的污名自然能夠洗清的?!?/br>江敏不卑不亢的躬身謝恩:“微臣得陛下如此信重,心下實在不安,愿獻微末之能,以供陛下驅策?!敝x承宸擺了擺手:“江卿何必如此?!?/br>但兩人都知道,這話也只能是彼此安慰安慰了。那幕后之人選中江敏,除了狀元這個靶子實在是太過明顯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江敏的老家,在離京城相對比較遠的那個州里的一個普通縣,就算是使者加急奔波于兩地之間,最少也要在路上花費個二十天的時間,若是加上搜集證據等等,那就更長了。榜眼與探花兩位,一個家就在京郊,一位伯父正在京中做小官,就算往他們身上潑臟水,也很快就能被澄清了,不像江敏這般方便cao作。就算最后還了江敏一個公道又如何,這二十來天的時間,已經足夠把“新科狀元是個拋妻棄子的狼心狗肺之人”這樣的流言傳遍五湖四海了。而辟謠往往比傳播這樣的流言,困難幾十倍!一個名聲有瑕的狀元,并不是謝承宸愿意看到的。讓夏亦真負責追溯流言的源頭,謝承宸翻開桌面上的奏章,認認真真的翻看了起來。作者有話要說: 過年回家……根本就沒時間碼字,對不起了大家,瑣事磨人QAQ話說大家,如果被人莫名其妙的刪了好友,而且不知道被刪多久了……會去問原因嗎?發新年祝福的時候被提示不是好友,需要驗證什么的,感覺好心累QAQ☆、17|第十七章一團亂想也知道謝承宸最近的心情很是不好,加上朝中也并沒有發生什么非要在這個時候來觸他霉頭的大事,大臣們或是匯報自己工作的成果,或是訴苦要錢,或是暗戳戳的給宿敵上個眼藥……總之,氛圍都很沉悶。謝承宸看得直皺眉,雖然說沒有壞事發生,對這么大一個國家來說,就已經值得慶幸,但也沒什么好事發生,也著實叫他高興不起來。往日還有上刊載的報道讓他舒緩一下心情,但現在連上,也盡是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比如某位官員嫁女,喝得厲害了,回憶起年少輕狂時,曾在京中某處用彈弓亂射彈子,還曾打中過獵物,本意只是想炫耀自己的武力,結果最后跟親家差點打了一架,因為也就在那個時候地點,當時還年少的親家老爺路過那處,正被石塊打中過頭,頭上腫了好大一包,卻找不到罪魁禍首,此仇念念不忘二十余年……要不是婚事已成,小夫妻倆又和睦,差點就親戚做不成,要成了仇人。或者是某位官員在繼母面前維護了一下自己的妻子,不肯幫繼母生下的孩子還賭債,夫婦二人第二天清早,就被繼母堵在臥房門口,痛罵了一遍不孝,竟不能早早就來給她請安,無論官員起得多早,都他繼母都能更早。一連被堵了三天,官員妻子最后拿了五十兩銀子出來,才解決了這場大麻煩。這種家宅陰私,看久了也會覺得心里十分疲憊,畢竟看來看去,幾乎沒有什么讓人覺得心情愉快的內容。就像是第二篇文章里寫的那個官員,一個孝字當頭,謝承宸就算是皇帝,也無法與傳承千年的規則相抗衡,甚至于他自己也就是這些規則的最大受益人之一。就算是謝承宸想幫助那官員,最多也就只能追封他生母,再加封他妻子,唯獨讓他繼母仍是白身,給他繼母添添堵罷了。但內宅之事,謝承宸是沒法插手的。而翻完了今天的全部內容,謝承宸也只能是一聲嘆息,忍不住有些失望。有前些日子特別加刊的珠玉在前,謝承宸忍不住也會期待,這報紙會不會也關注到京城如今大熱的“狀元拋妻棄子”事件,按照報紙無孔不入的情報搜集能力,這應當不是件太難的事情。但偏偏謝承宸期待了兩天,卻一直沒能看見他想看的內容。如他同江敏所說,他現在確實是很信任江敏的人品才學,也愿意在朝臣面前顯示這樣一種信任。但事實是,作為一個皇帝,他十分的信任里,總藏有那么一兩分的懷疑,隨時預備著面對最為糟糕的局面,不用他從身邊找出這樣的例子,史書中這樣的人就不少,事實告訴我們,文品才學這樣的事物,并不能與作者的人品有什么相互促進的關系。文章寫得好,并不代表他就是個道德楷模,書畫作得好,并不意味著他就是個光風霽月的君子。就算這江敏做的策論很得謝承宸的心意,平日看起來也是賞心悅目,但事實究竟如何,謝承宸自己也說不清楚。他現在的表態,只是為了避免那個最糟糕的結果——他已經預備好如果到時候江敏真是個偽君子,在可行范圍內,盡可能幫他遮掩住這件事了。但等風頭過去之后,謝承宸也會讓人知道,欺瞞他的下場是什么。謝承宸對自己這般作為,其實也并不是特別滿意的,他或多或少也沾染上了些許書生意氣,像是史書上所說的那些明君,還有最為典型的,他的父皇元朔帝,都能做到“信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卻始終做不到這點。這樣的差距,或許就是看人眼光帶來的判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