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4
們都忘了嗎?去年人家導過一場話劇呢,好多人轉發寫長評呢,在網上幾天點擊率上千萬呢,我·不·信·那·個·視·頻·你·們·沒·人·看·過!】眾人這才反應過來,對啊,誰說夏炎沒導過戲?他還導過一場話劇呢!話題到這里陡然轉了一個大彎。本來只是大學生業余話劇比賽的作品,之前在網上熱議了一陣,關注的人也比較有限。這回國產片入圍柏林電影節,可是走出國門的大事,熱心網友不管看不看電影、懂不懂電影,都要來攙和一下。在網上的視頻兩天之內播放次數翻了一番,分享和評論都呈幾何級數暴漲。觀眾褒貶不一,有說細膩深刻有人文內涵,功底扎實調度合理,有說冗長沉悶壓抑透不過氣來,還一味揭示社會陰暗面——總之誰也說服不了誰,吵得不可開交。娛樂圈總是講究話題的地方,沒爭議還要靠炒作來制造爭議,而這樣的話題度,簡直就像是在打天然的廣告。微博上“父歸”和“夏炎”兩個關鍵詞一度沖上熱搜榜首一二位,熱門話題里面父親入圍柏林電影節、父歸、夏炎三個話題,也都在實時熱門上,討論已經突破了8位數。而這一切的爭論,最終都統一在一個終點:一定要看看夏炎拍的那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上網一搜才見到一條新聞:題材敏感對審查不利,或無望過審?——輿論一片嘩然。在中國,電影審查制度可說是眾矢之的。無論什么電影,一旦被總局列為禁片,馬上就能蒙上一層神秘而誘人的面紗,還帶著股反抗強權的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撩得人心癢癢。過審的片可看可不看,可是禁片,只要有資源流出來,就必須得看個究竟——還有什么能比關起門來看禁片更刺激的了么?總之,夏炎這部小成本小制作清一色群演、基調壓抑題材敏感穩賠不賺的處女作,因為集合了種種公眾最愛看的八卦,在上映之前,關注度竟被推到了頂點。周禮人在柏林,躲過了大批記者的圍追堵截,隔著半個地球圍觀網上的口水戰,看得不亦樂乎。他等輿論發酵成熟,才以維京執行合伙人的名義發了一條聲明:【維京海盜V:感謝各位媒體和觀眾朋友的關注和支持。是由我工作室出品,夏炎執導的電影作品。此片極為幸運得到選片人的認可,得以參與柏林電影節的競逐。不過,由于題材相對敏感,在國內的審核的過程并不順利,很有可能無法過審。我作為制片方將盡力配合總局的要求,如果最終無法上映,我相信各位仍能找到獨特的渠道欣賞此片。相比于票房收入,我們始終認為,知識和觀點的傳播更加重要[贊][贊][贊]】“獨特的渠道”指的自然是翻墻出去看網絡版,這是中國網民在層層封禁之下的無奈之舉,此時說起來,倒莫名讓人有種親切感,似乎跟這制片人成了一起苦逼翻墻的戰友似的,對周禮的好感度直線往上躥。結果周禮這邊倒沒什么爭議,微博評論一片全是用詞微妙的叫好聲,還有特別多的人打一大串[doge]刷屏,場面格外有趣。周禮微博認證是“維京工作室執行合伙人”,從頭到尾也沒一個字提過自己姓周,也沒提過跟凱誼有一毛錢關系,大V賬號被他玩得跟小號似的,一色“轉發微博”或者“哈哈哈”,發一條原創0轉0評都是常事。這回借著的熱議小火了一把,猛漲了幾萬粉絲,心里覺得得意得不行。夏炎那頭,就完全是另一番光景。韓竟也不知該說夏炎是吃一塹長一智知道怎么應對輿論了,還是真的忙過了頭忙傻了,總之,網上正為他的電影入圍吵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呢,他自己一天天跟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睡睡該嘿咻嘿咻就拉韓竟嘿咻嘿咻,為了愁畢業論文的事薅掉了一大把頭發。“你說別的院怎么都那么好……我們院簡直就是變態啊,2月22號就要交初稿,哪有這么早收的?收上去放到畢業答辯不是發霉了么?簡直不讓人好好過情人節了……”夏炎赤著腳盤腿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本大部頭電影史,一邊舔著一根小冰棍,一邊懶懶散散地說道。韓竟正拿著抹布收拾屋子,看見夏炎手里的冰棍,就過去咬了一口?!啊驗榻虅罩魅问菃紊??”“對??!這你都能猜到?”夏炎格外義憤填膺地拍了一下腿上的書,“他一定就是被老婆甩了,看不慣小情侶成雙成對在一起,真討厭……”韓竟心道你話都說到情人節了,不是想吐槽老師不解風情還能是啥?他扶著夏炎的手腕又咬了一口他的小冰棍。那玩意一共就三口大,小孩一低頭就見自己手里的冰棍只剩個棍兒了,急得嗷嗷直叫,韓竟就捂著嘴樂個不停。“這是最后一個了,你至少給我留一口啊……”夏炎不甘心,往那根棍兒上又舔了舔,惆悵地看了半天,才丟進垃圾桶里。韓竟斟酌了一下,“我說……微博,你戒了?”“沒有啊,每天點贊窺屏,刷得特開心?!毕难滓暰€落在手里那本書上,若無其事地說道。網上早為了夏炎的電影爭得血雨腥風了,夸獎不少指責也不少,夏炎只字不提,韓竟也只好假裝沒看見。他見小孩精神狀態都好,確實沒有受到影響,才放下心來。他又想了想,問道:“我看周禮說片子審查不太順利,可能需要刪減或改動……你打算怎么辦?”夏炎盯著書多看了半分鐘,才把那本大部頭“嘭”一聲合上。“不刪,也不改。能上映自然最好,不能上映也沒關系。說實話我并不關心這些。我不需要票房的成功來給我增添信心,我心里知道,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這就夠了?!?/br>第164章柏林夏炎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是那么平靜而認真的,仿佛在說一項稀松平常又毋庸置疑的真理,猶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夏天的蟬要拼命鳴叫”一般。韓竟怔怔望著孩子愈發堅毅起來的側臉,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一切的藝術行業,都是與人打交道的行業?,F代的娛樂業就尤其如此。無論是歌手、演員還是導演,都要以作品來定是非成敗。而作品這東西,說到底是要給人看的。當今影視行業的體制之下,一部作品到底怎么樣,賣不賣得出去、觀眾叫不叫好、愿不愿意掏腰包,如果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有多大的市場,就會有多少逐利者,“文化”作為一種產業,迎合受眾聚斂財富儼然已經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