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溫洵十二歲這年,徐陶出使虞國。這時候溫洵也已經很懂事,于是徐陶便帶著溫洵來到了虞國都城,看看這個五國之中,最強國家的模樣。馬車顛簸了六天到了陽役,徐陶帶著溫洵出示了文書后在陽役的驛站住了下來。十二歲的溫洵對外界有著很濃厚的好奇心,他扒著驛站房間的窗戶,探著頭看著外面的街道。少年時的溫洵有著最澄澈有神的眼睛,撲閃著求知欲看著外面陌生的環境。徐陶先生和藹地撫了撫小溫洵的腦袋,問道,“小洵看出什么了嗎?”溫洵單手撐著自己的腦袋,眼珠轉了轉,思考了片刻,回答:“雖然一直聽聞陽役是西邊最繁榮的城市,但是這里商業并不繁榮,一路上沒有看見很多商鋪。街道上的百姓走路都目不斜視,很少交談,這里的房屋也全都是整齊排列著。剛剛來的路上還看到了官府的告示欄,上面貼著對案件的審判結果已經對罪犯的裁決,可見虞國律法很是嚴謹……暫時只看到這些?!?/br>“那小洵覺得和我宛國相比,哪個更好?”“嗯……”溫洵思索著,“虞國向來以兵力強盛律法嚴苛稱霸,這樣的確能讓虞國興盛,但是過猶不及,長此以往下去,百姓定然會受不了這樣的壓迫感。所以雖然虞國的確比宛國更強盛,但我還是喜歡宛國,這不僅僅是我作為宛國人說出來的客套話?!?/br>長篇大論一番的小溫洵,模樣甚是老成嚴肅,像是下一秒就能為了國家獻出自己的拳拳愛國心,逗得徐陶先生撫著胡子哈哈大笑。“哈哈哈,好!看樣子我們小洵將來定然是宛國朝堂上的清流之輩啊,不愧是溫氏后代!”溫洵被夸獎得臉頰通紅,不好意思地回話,“先生說笑了?!?/br>看溫洵這樣,徐陶也不再逗他,“明天虞王會來召見我們,小洵和我一起去虞王宮,去看看他國的朝堂之風,如何?”溫洵眼睛霎時亮了,“我,我也可以去的嗎?”徐陶呵呵一笑,“當然可以?!?/br>溫洵瞬間從凳子上蹦起,又發現自己這樣有些失禮,于是有模有樣地作了揖,“謝謝先生?!?/br>第二天徐陶和溫洵都穿上了禮服,帶著文書去了虞王宮。兩個人攀著高高的臺階,走到了朝堂之上。宮殿最前方的王座上坐著這個國家年輕的王——鐘闕。虞王穿著深色的朝服,端坐在王座之上,冕冠上的垂珠遮住了年輕的王的面容。若隱若現間,隱約看見他威懾眾生的目光。溫洵在下方彎腰作禮,如果不是禮數束縛著自己,否則他真的想抬頭看一眼上面的人,想看看這個在自己如今的年紀就登上王位的君王,想看看這個在五國傳聞里年紀輕輕就擁有鐵血手腕的霸主,究竟是何模樣。虞王輕抬手,使臣起身。溫洵終于光明正大地抬起頭看向自己的前方,然而隔著垂珠,他并不能看得清楚??伤凰佬?,依舊固執地盯著前方。而鐘闕——我們的虞王,早就發現了這位不怕虎的牛犢,用著滿是好奇的眼神一直看著自己。鐘闕并不在意,如常地吩咐侍從下達命令,偶有掃視下方的時候,會和這位小使臣對上目光,但對方并不知曉。朝見的時間并不長,結束了之后徐陶帶著溫洵回到了驛站。虞王的加冠禮在三月之后,因此三個月內徐陶必須鑄出一柄寶劍,鑄造的原料是虞王提供的一塊稀有隕鐵,如果鑄造成功,那么這柄劍必將鋒利無比。徐陶要帶著溫洵一起去鑄造的地方,以前溫洵也看過很多次,但這次因為在別國,所以徐陶很是耐心地囑咐了溫洵一系列需要注意的事情,結果等他說法才發現,這個小崽子一直在神游天外。先生很生氣,對著自己小徒弟額頭彈了一下。結果溫洵只是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終于把自己的目光轉回在了徐陶身上,問了句話——“先生,虞王是怎樣的一個人???”第13章第十三章徐陶沉吟片刻,“這個問題我也無從回答,只知道五國內大多數人一面震懾于他的威望,一面卻也驚嘆于他的雄才偉略。別國人也沒有誰能夠真正見識過這個君王真實面貌,我想大概連虞國本國的人也沒辦法了解到他們的君王吧?!?/br>聽了徐陶的回答,溫洵有些沮喪地趴在了桌子上,嘆了口氣,“好神秘啊?!?/br>看著小徒弟時不時冒出的老成模樣,徐陶樂呵呵笑著,“都十二歲了,好奇心還是這么重?!?/br>“那當然要好奇了,在我這么大,鐘闕都當上王啦!”溫洵坐直了身子,很是認真地回答著,然而這樣直呼其名卻嚇到了徐陶,他趕忙捂住溫洵的嘴,略帶斥責地說道,“噤聲?!?/br>被捂住了嘴,溫洵思考了一下發現了自己的無禮之處,也就不敢說話了。溫洵雖說是世家子弟,但是一直以來也多受溺愛,加上是第一次出使他國,少年人的直爽還是一下子收不回來。徐陶知道這也無可厚非,一時要改也改不掉,只能千叮萬囑讓他不要再這樣對一國之君直呼其名了。而另一頭,鐘闕收到來自驛站的探包,說是宛國的小使臣說了自己的名字,也沒有表示什么,只是笑了笑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后了。第二天,徐陶就帶著溫洵去了陽役外郊的劍廬,那里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一切鑄劍的材料,只等徐陶來鑄造了。并且因為徐陶帶了年幼的溫洵,所以鐘闕還準備了幾個護衛,如果溫洵想外出游玩也可以保護他,所以說鐘闕做的還是很周到的。徐陶只要投入鑄劍就全神貫注不理外事,這樣的事情溫洵已經經歷了很多次了,所以并沒有待不住。一般情況下溫洵會呆在自己房間里看看書,剛好看著虞國的書能夠了解這里的風土人情社會風貌,偶爾也會出去幾次,在陽役城內逛逛。然而陽役如同它的國家一樣嚴肅無趣,并沒有很多花樣來吸引溫洵多次閑逛,所以兩三次之后溫洵就不再出門了,要看什么書也會叫護衛們出去買回來。就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徐陶鑄好了劍,鐘闕收獲了一柄寶劍,溫洵得到了一個形容邋遢的老師。雖然這是常事,但是溫洵還是忍不住嫌棄了一下徐陶。“先生,你以后鑄完劍能不能洗漱一下再出現在我面前???”被小徒弟又一次語言攻擊,徐陶氣得胡子都要豎起來了,“臭小子,嫌棄誰呢?信不信我罰你抄書?”“不信!這都是老把戲了!”“反了你了!”溫洵轉過身去偷偷笑,雖說他已經習慣了經常這樣三個月沒人好好聊天的日子,但習慣并不代表著喜歡,他還是很想和老師說說話的。徐陶也知道溫洵的常例,也沒有真的生氣,笑著去沐浴更衣了。劍已經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