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9
隕落,尚可有身后事,有親族宗門舊友的懷念。九人乃洪荒造化之力生成,唯有彼此相伴,再無他友血脈。神世不存,一旦身死,便會徹底融入天地,永世不得尋。相比與山,他當真是幸運。“如今,海島破碎重起,我等悉數離開,必將引來變故?!?/br>銅一邊說,一邊俯視混沌海,表情中閃過一抹遺憾。“若我所料不差,此地必將關閉萬年。除非我等回歸,再無重啟之日?!?/br>聽聞此言,李攸心中打了個突。重歸方可在啟?可能性簡直趨近于零,不提眼前壯漢,之前飛走的幾位,短時間內,絕不會調頭折返,繼續回到海島枯守,聽潮起潮落,望日升月沉。這個“短時間”,絕對要以“萬年”為計數單位。若要讓他留下,代替六人支撐此地,絕對不可能。巫帝更加不行。長久的寂寞,三世的輪回,好不容易相聚相伴,豈可輕易分離?何況,困于此地,難言會不會再被灰巖包裹,繼續睡上幾萬年。雖然仙人不死,靈體不滅,睡在石內沒有危險,更有助境界提升,李攸也是不愿。他在仙界同樣可以修煉,且下界方便。留在此處,能否隨意出入尚且兩論。假使出行方便,次次要穿心鏡,過石門,繞遠路,怎么看怎么不合算。“此地本不屬大千世界,關閉也好?!?/br>省得仙人荒獸誤闖,生出諸多麻煩。遭巫帝-放-火,環繞九座海島的霧氣狂風盡數散去。鎮海巨鯨蘇醒,混沌海危險升級。仙人荒獸冒險闖入,絕不是沉海離體那么簡單。沒有打擾,乘云船過海且要費一番力氣。有巨鯨追在船后,隨時可能噴出氣柱,掀翻船身,平安登上海島實屬癡心妄想。不然的話,海中散落的云團如何出現?隕落在云團中的仙人荒獸又該怎么解釋?相明白這一切,李攸打定主意,必須離開,立刻,馬上!尋寶?哪里比得上自由重要。對于李攸的決定,銅并不感到意外。“既如此,我便收回心鏡,徹底關閉此境。待他日返回,再開新路?!?/br>等等!“心鏡可以收回?”李攸望著壯漢,詫異問道。難道他想錯了,那其實是一件神寶?“自然?!?/br>壯漢點頭,理所當然道:“心鏡乃我打造,為何不可收回?”“除此之外,你可曾祭煉過一座石門?”“石門?”“像這樣?!?/br>彈指之間,光影鋪展,一座石門立在虛空。門上細節均未忽略,包括門柱上陷落的凹槽,可謂纖毫畢現。“此門確是出自我手?!奔氂^片刻,壯漢的語氣中帶著懷念,“神世滅絕之后,大千世界初成,我是最后一個陷入沉睡。祭煉心鏡石門,只為留幾許念想,不會徹底與世隔絕?!?/br>李攸可以斷定,三界匠人供奉的祖師,必有銅的影子。“我記得,當年鑿石之時,有兩頭白虎伏在一旁?!眽褲h頓了頓,掃白虎一眼,才繼續道,“見其討喜,我并未驅趕。如今回想,已是……”壯漢陷入回憶,李攸看向白虎,不由感嘆,難怪這位能打造荒古九門,連通三界,原來根由在此。經歷過上古初成,見識過神祗揮錘,傳承下幾幅云圖,實是再尋常不過。拋開回憶,壯漢開始詢問過界外之事。同其余五人選擇不同,他決意前往人界。“巫族以天地靈氣成就靈體,喜好靜修,妖族雖好陣法,卻不擅長煉器。仙界雖好,卻非我所喜。唯有人界可走一遭?!?/br>“若是入了人界,靈體哪里尋?”總不能入六道輪回,投胎轉世吧?“我自由辦法?!眽褲h笑了,古銅色的面容算不上俊美,卻極是粗獷豪邁,有別樣的魅力。李攸沒有追根究底,只道:“心鏡收回之前,容我點時間,島上有不少仙民荒獸?!?/br>神遺之地關閉,斷絕同外界的聯系,心鏡被取走,石門必也不得留存。繼續留在此處,性命得不得保全,實在難說??v能保住性命,忍受幾萬年的寂寞也會發瘋。巫帝妖王也好,荒獸人修也罷,因他之故方能進入此地,哪怕不愿意,因果也掛了滿身??傄鲅蕴嵝?,設法帶離。仙人就能耐住孤獨寂寞冷,不會瘋癲?李攸撇嘴,壓根不可能。換做天道,八成也是一樣。仰頭望天,雖天空云朵都是神力凝就,壓根同天道沒有瓜葛,李攸仍不由猜想,若是天道有實體,代替他們入駐此地,倒也合宜。不得不承認,李尊者的發散性思維很是驚人,也著實敢想。此事被天道知曉,不劈他七十二道驚雷,絕對是笑話。劈不死也要劈,只為出口惡氣!李攸所請并不為過,壯漢答應得極是痛快。謝過之后,李攸抓緊時間,和巫帝分頭飛向兩座海島,立在島緣上空,以靈力傳音,告知島上仙人荒獸:“此地將關,速速離開!”先時,巫帝連燒六座海島,僥幸渡過云海的仙人荒獸均吃驚不小。尤其是島仙,意識到自己竟和這樣的兇人較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很是后怕。今見李攸巫帝舍棄前嫌,提醒危機將至,更覺羞慚。換位思考,自己處在對方位置,是否會冒著一同被困的危險,折返海島,出聲提醒?唯有一成可能。互相看看,島仙打定主意,待返回仙界,必要登門拜訪,敬見上仙。荒獸的反應很直接,聽到李攸提醒,立刻收羅起找到的寶物,飛馳離開。腹大如貔貅,嘴一張,法寶靈植全部吞下肚,確保安全。吞掉自己的份,不忘角端找到的幾株靈植,拍拍肚子,誠懇表示:放心,等離開這里,必囫圇個還給你。角端憨厚道謝,輕松上路。只沒能想到,貔貅只進不出,承諾能否兌現,當真是未知數。其他荒獸沒這樣的待遇,好在不缺法器神通,大包小裹離島,倒也不虛此行。少數仙人的動作慢了些,李攸提醒三遍,才匆忙離開。巫帝沒有多少耐心,見有仙人被寶物所迷,心智陷入混沌,直接放出兩條巨龍,噴出水柱,將其沖出島林。是不是能及時醒過來,趕上末班船,只看個人造化。若是醒不過來,無法搭上云船,困在此地,只能怪心智不堅,怨不得他人。相助一次,因果即告了結,余下之事需得靠自己。凡事不問自身,全寄希望于他人,很不實際,也難有成就。這是上古遺留,通行仙界的法則。能出言提醒,又將他們帶出島林,在岸邊聚起云船,已是仁至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