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9
窮還貪享受,這是十六歲以前李季的日子。因為自由李季爹就纏綿病榻,家里出了生活必須有的外,全部都換了銅板給李季爹買藥了??梢哉f從出生開始,李季記憶中,機會每一頓飯吃的都是雜糧米和棒子米,蒸干糧的次數都很少。十二歲那年,李季給爹買藥的時候薛郎中家里正好在煮粥,在這個小村落里,一個月能吃上五六次大米,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薛郎中瞧他可憐,留下他請他吃了一碗水比米多的稀粥,那滋味,那感覺,李季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后來爹沒了,經濟上再也沒有絲毫的負擔,李季一人獨居,很容易喂飽。不用再去贊銀子買藥,李季就直接將辛苦一年收下來的糧食全都換了大米。人可每頓少吃點,人也瘦的厲害,也要貪心哪一點口腹之欲。二狗子將手里頭的榛子仁攢了一小把,塞到李季的手里:“以后我陪你一起摘,一起吃?!?/br>李季看著榛子仁,臉上笑的特幸福。管他戰亂,管他離家。只要二狗子還在身邊,對于李季來說,這個世界,都是仁慈的。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師上學了……有沒有人幫個忙【笑哭】第121章營地規劃山上營地。地開墾出來了,樹木也伐了不少。除了樹枝砍下來用作編制圍墻,剩下的都收拾好了堆放在一起。上來的百姓有懂得蓋房子的,圍墻里頭地開墾的差不多了,開墾前特意流出來一片地方,眼下就用作蓋房子了。蓋還是要蓋,木房子,但很多部分還是需要石頭才能讓一個房子成型。石頭山上有的是,不過適合蓋房子的不多。小些的碎石頭可以用作地基。大些的石頭就只能費力的敲開成小塊。蓋房子當然不能跟山下一樣,一家人一個房子。仙臺呢這邊考慮了許久才拍板決定蓋商鋪那樣的房子。一個長長的房子,被分成一個一個的房間。既能節省地方,又能減少取暖所消耗的柴火。一條長長的通炕貫穿了所有屋子,相互之間也就是用兩層木板隔開。幾乎相互說什么話都能聽見。不過眼下,也是沒有精力去在乎那個了,再有一個月就要入冬了,行軍帳篷確實暖和,但取暖麻煩,長時間點篝火太奢侈了,且篝火一滅就冷了。若是有炕,一把火燒起來能熱半宿,若是再帳篷;里頭點火盆,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把人燒死。這房子夠忙的了,準備燃料同樣麻煩。雖說從山下背上來不少炭,但要讓三千人過一個暖和的冬天,還是費力的。所以還要繼續挑選木頭燒炭用。偏偏深秋陰雨連綿,伴隨的是一日比一日的寒冷。到了山上,各種日子都要想到,若是眼下不能未雨綢繆,那等到了冬天就有的受得了。營地選擇的地方是在水邊,雖說水邊猛獸會多些,但圍墻做的高,又在圍墻外面做了些陷阱,不單危險大大降低了,還能額外獲得些獵物。軍隊除了隨時保護百姓外,還要時長外出打獵、設陷阱,干的是危險的活。而百姓開荒土地、蓋房子、砍樹挖坑燒煤,干的都事勞苦又安全的活。就算是小孩子,也會幫著般個木板石頭的。這樣極端的環境,讓大部分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短時間內成長起來。上山十天,山上已經時不時傳來孩子玩鬧的笑聲。孩子們比大人更容易適應惡劣的環境,為這份陌生地方求存的環境中,添了些色彩。縣太爺見過了李季的村民們,還有侄子們、侄孫子們。縣太爺并沒有給他們什么便利,但面對他們的時候,心里頭都會多一些善念。這段時間縣太爺出現在民眾面前的次數并不多,更多的時間還是在帳篷里規劃后面的日子。他不是個親力親為的人,甚至有些嬌氣。但他對自己的定位,就是這整整三千人的頭腦。這三千人未來的走向、決定,都要靠他一個人的決定。他沒必要為了贏得百姓的用戶就去感謝粗活來浪費時間。因為有這個時間,想一個好主意,能夠讓三千多人受益。最近縣太爺都沒睡好,可看這這群人忙碌的身影,就覺得自身的疲憊也不是那么多了。“娘,咱們什么時候能下山?!?/br>“等不打仗了,就下山了?!?/br>“什么時候能下山?!?/br>“娘咋知道?!?/br>“那下山還能念書嗎?”縣太爺轉頭看過去,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在跟娘一起搬一塊長木板。縣太爺走過去,二人忙放下木板,就要跪下拜見。縣太爺直接將二人拉起來,問那孩子:“你念過書?”那孩子好巧不巧,正好是李金家的小土豆,他娘自然就是二英。小土豆打小皮實,見到縣太爺心懷敬畏,但不怯場。“回大人,跟先生識了幾個字?!?/br>縣太爺瞧他的穿著打扮,不太像是能供得起上學。而且一般這樣的家庭,能愿意出銀子讓孩子念書,已經是十分少見的了。“你家里供你念書很辛苦吧?!?/br>小土豆搖搖頭:“辛苦的是我四叔。我四爺爺有本事,手里頭有些閑錢就供我和哥哥進城念書了。四爺爺說,念書是好事,趁著年齡小學了,不管能不能學出什么來,認字的總比不認字的多些出路?!?/br>這地方地勢偏遠,能有這樣想的人少之又少??h太爺點點頭:“你四爺爺是個有遠見的?!庇窒肫鹄罴拘兴妮叿钟执?,當即問道:“你那四爺爺是不是叫李季?”二英忙道:“對對,四叔大名是叫李季。民婦公爹叫李伯,伯仲叔季,四叔行四!”縣太爺沒想到能有這樣的緣分。之前只知道他們是李季村里頭的,其中有至親是肯定的,只是一直因為忙碌,就沒注意,眼下直接碰到了個讀書的。“如此倒也是緣分。你叫什么?”小土豆想想,道:“先生賜名李杰?!?/br>小土豆原本有一個名字,拜師以后老師覺得不妥帖,就跟小土豆爹娘商量著,給他改了個名字。縣太爺點點頭,若有所思:“確實是個好名字。你眼下還沒到及冠的年齡,本官提前給你提個字如何?”名字本不同,名是大名,字是表字。不過村里頭內有那些講究,就是一個大名叫著,再取個小名用來親戚長輩叫也就夠了。按理說這字是要當爹的再孩子及冠的時候給的,不過若是在村里頭沒有這規矩,李金又不識字,顯然是不可能的。最多是那時若還在念書,先生會代替當爹的給他個字。小土豆好歹念過些日子書,見識能更寬廣些。聽了這話忙行禮感謝:“草民多些大人賜字?!?/br>“你名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