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5
了。還準備了些燈油。那燈油可以在院子里點個亮,或是點火的時候用來引火用。這里頭就別用的,燈油燒起來有些嗆人。兩位主子都是金貴的,有蠟燭就好了?!?/br>窮人點燈,富人點蠟。這是不知什么時候流傳下來的一句話。燈油照比蠟燭便宜很多,而普通的燈油燃燒起來會帶著些異味。用習慣的聞不出來,而那些真的嬌貴的,只要提鼻子一聞就能知道不對。當然,燈油也分三六九等。比如那四秒鐘供奉的燈油雖說也有味道,但那味道好聞極了。蠟燭也分三六九等,最次等的蠟燭,也是會嗆鼻子的。所以這種事,還是沒有絕對。“行行行,不過是莊稼漢,聽你這么一說真跟公子哥似的。行了,這院子里頭該看的都看過了。咱們先把牲口喂了,然后起灶做飯吧?!崩罴久瞧?。其實這一路上沒少吃東西??善v過后,就縱向多吃些東西來找安慰。縣太爺準備的東西多,十二個人一起忙碌,做飯也容易。李季和二狗子進了廚房就被仆人攆出來了,原因也很干脆。仆人們是拿錢伺候人,哪里有讓主子做飯給仆人吃的?李季還能說什么?左右他們拿著縣太爺的銀子,等他們一走做飯的還是自己。飯菜昨兒豐盛,桌子不夠大,不夠十二個人用的。又沒有第二張桌子。李季出主意干脆分開吃,沒人一碗飯兩個盤子,想吃什么菜才能夠桌子上的盤子里夾進自己盤子,不夠吃再去夾。這還是通過在縣太爺府里頭丫鬟伺候吃飯有的靈感。怕他們放不下,李季和二狗子先給自己弄了兩盤子菜,直接放在窗臺上二人吃的有滋有味。剩下是個仆人瞧著他們倆都這樣了,也就逐漸放下拘謹吃起來。這種時候,飯菜都是珍貴的。誰都舍不得放壞了。一頓飯吃完以后,是個仆人就要回去了。屋子里還有旁的,一時介紹不到的,就要靠李季和二狗子自己去發現了。臨走的時候,仆人還說,葛二和聽蘭還要過些日子才能回來??h太爺知道他們二人喜歡清靜,所以只拍四個人過來。其中就有葛二和聽蘭。這兩個人是李季和二狗子習慣的人呢,剩下的兩個就是懂得打獵會寫拳腳的,住在這山里頭,也能幫上忙。站在巨型帳篷門口,李季看著他們離開,伸手揮了揮手,心情有些惆悵。從此以后就要住在這里頭了,怕是出去的次數都很少。人在山里頭,山下什么情況都不知道,仿佛與世隔絕。這就是與世隔絕。李季動動嘴唇,想說什么卻沒說出口,追中化作一聲嘆息。在這里頭,好像牢籠一般。什么時候能回去呢?“就我們兩個了?!痹S久,李季才對身邊的二狗子說到。二狗子安慰道:“會有人過來。他們說了,會有四個人來陪你?!倍纷又坏览罴九录拍?,如果不是沒有辦法,李季怎么也不會同意上山的。“我知道。我更在乎的還是山底下,仗打起來以后該怎么辦?什么時候結束?我不是不喜歡山里,只是舍不得山外頭的人?!崩罴鞠肫鹉切┻x擇背井離鄉的人,此時此刻,他們過得又是什么日子呢?二狗子道:“若是你很擔心,我可經常去山下看看?!?/br>李季連連搖頭:“太危險了,打起仗來刀劍無眼的,傷著你怎么辦。我也就是說說,你還不知道我?啥事都能瞎cao心?!?/br>李季蹲下身子逗逗小尾巴。雖說換了地方,加上又能聞到山中兇獸的味道讓小尾巴很不安,單是李季和二狗子都在,讓他多少有些安全感。“咱們剩下的這些牲口、家畜養好的,還會越養越多。當初你就抓了兩只兔子,現在不也有幾百只了嗎?咱們現在有二三十只兔子,努努力,爭取下山前弄他幾千只兔子?!?/br>二狗子點頭:“越多越好?!?/br>李季深吸口氣,轉身回去,將大帳篷的,門關上。抬頭大大小小的窗戶二三十個,全部打開以后,里面十分亮堂。李季看著那被窗戶分成二三十個的天空。其實這里也不錯。至少眼下,是最安全的地方。這里不會有叛軍,甚至連外人也沒有。縣太爺此時也開始安排愿意上山的百姓上山了。就在李季這邊忙著往山上搬東西的這幾天,縣太爺也在往山上搬。怕山上突然下雨,還要再山上挖出大大小小的山洞用于儲存物資。幾乎是發動了大部分能用的將士和衙役,分出一小部分在山上自保的同時挖山洞,剩下的補分不停的往山上運送糧草和物資。最近幾天幾乎是日夜兼程,眼瞧著叛軍越來越近,搬上山的速度也不得不加快再加快!知道了李季和二狗子成功上山了,縣太爺松了口氣??粗烂嫔戏胖玫纳缴系牡貓D,再怎么艱難也必須坐下決定了。將所有要上山的村民集合道一起,通過所在村落、接到分組,五個家庭為一組,再從這五個家庭里頭挑出來一個最能管事的人做大家長。作為大家長的好處,就是每個月可以多領一點rou。這對于太平時期都吃不上入的家庭來說,無意是個美差。當然,若是這五個家庭里有任何一個家庭不老實有了非分之想,大家長都是要負責的。然后每個將士負責兩個大家長。如果有什么事情是大家長解決不來的,就去找將士,如果將士也解決不了,就去找他自己的十夫長,上頭還有百夫長、千夫長和指揮使。而衙役們,管理的是屋子的發放。衣服、被褥、食物,以及住處都要安排。最終總結一下,這坐小縣,一共一萬三千人口,愿意跟著上山的,只有去兩千一百人。剩下的除了背井離鄉逃離的,都是選擇留下來等著叛軍到來的。士兵不足一千人,百姓兩千多人。要保護這些百姓,足夠了。這些人五戶人家分一組站好了??h太爺站在高處俯視下去,再看看城中零零散散的炊煙,心里頭很不是滋味。本縣,將會在叛軍打到這里時,不耗費一兵一卒放棄城池?;蛟S這回輪回千古笑柄,卻好過這些百姓受那戰亂之苦。至于城中留下來的百姓,那些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縣太爺也沒辦法。這個罵名,哪怕是背在身上,縣太爺也認了,指揮使也認了。縣太爺在乎的是百姓,指揮使在乎的是他手下的兵。百姓們不像軍人那般軍令如山。下令上山,一開始時候一切都好,走了兩個時辰以后,就已經開始有人吃不消了。大部分選擇上山的,都是拖家帶口的。尤其是那些家里孩子還年幼,最容易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的。否則,若是沒有舍不下的,誰又愿意犧牲放棄全部的財產將命運交給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