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蘭兩個小可愛眼淚汪汪地撲過來,抓住她不放,滿臉的想念之情。 梁寶兒是以散心為借口去別莊住的,凌老夫人想到她此前絕烈的表現,也不敢太狠逼她,點頭允了。不過她扣住了凌芷仙和凌芷蘭,不讓她們跟梁寶兒一起去。凌老夫人親自照料兩個孫女,想給她們灌輸一點“有弟弟meimei是好事”的觀念,想借著她們勸梁寶兒。 可是兩姐妹從來沒有離開過梁寶兒身邊,突然轉到奶奶手里,還天天見不得母親,除了害怕不安還是害怕不安。凌老夫人的教導等于對牛彈琴,做了無用功。凌芷仙的脾氣嬌縱暴躁,凌芷蘭成天抹著眼淚哭哭啼啼,任誰哄都沒用。凌老夫人想狠罰,被凌芷仙與她父親凌肅極相似的眼睛一看,頓時下不了手。宋國公府新生的一代就她們兩個女孩兒,本該千嬌百寵,偏偏兩個都是可憐見兒的,一個自幼喪父,一個有父親,父親卻從來沒有陪在她身邊,都是大人造的孽…… 于是,梁寶兒還沒被怎么樣,凌老夫人反而因為她的兩個女兒對她動了惻隱之心。 第100章 第 100 章 其實凌老夫人心里也未嘗不知道梁寶兒的委屈, 嫁進府里七年, 和丈夫相處的時間還沒有一個月, 夫妻關系又不好, 跟守活寡似的。只是一來,梁寶兒這個兒媳婦一開始便不是她想要的。她喜歡溫柔賢淑, 樸素勤勞的姑娘,凌肅原來的未婚妻寧舒兒就是這種類型的。至今她依然不認為她對寧舒兒看走眼, 只恨太子見色忘義,強取豪奪, 給了凌肅那么大一個羞辱。而梁寶兒長得太明艷,性格也太活潑嬌氣, 一看就不是溫順柔軟、耐得住寂寞的人。只是礙于皇上賜婚,無論是他們家還是梁家,都不得不捏著脖子認了。二來, 她知道梁寶兒的委屈,卻無法理解她的憤怒,畢竟當年她也是這么走過來的, 男人為國盡忠,顧不上家小本來就情有可原,納妾是為了開枝散葉,興家旺族, 作為媳婦不應該心存怨懟。從嫁給武將的那一刻開始, 女人便該有這個覺悟。 但看到凌芷仙和凌芷蘭對梁寶兒如此依戀, 尤其凌芷蘭不是梁寶兒的親生女兒, 她會這么喜歡這個“母親”,可見梁寶兒平時待她是不錯的……那是她所出的三兒唯一留下的血脈…… 凌老夫人想著梁寶兒一向口硬心軟,嫁進府里這么多年也算安分守己,便松口道:“納妾一事,你去信與肅兒商議,我不插手了。你要聽他的話,知道嗎? 在凌老夫人看來,問凌肅只是走個過場。男人上戰場,在邊關一待數年,哪個會不想女人的?軍營里只有軍妓,以凌肅好潔的性子是絕不會碰的,有幾個侍妾恰好名正言順。 她的意思也只是給這兩夫妻制造交流的機會,讓凌肅哄一下梁寶兒。 梁寶兒道:“母親,我知道該怎樣做的?!?/br> 原劇情里直到凌芷仙和凌芷蘭成婚,凌肅也只有凌芷仙一個孩子,不知他是哪里不行。 凌將軍你就別禍害其他女人了…… 梁寶兒認認真真寫了一封信給凌肅,告訴他兩個女兒都非常反對他納妾,請他三思而后行。還畫了一幅畫,畫上標注著凌芷仙和凌芷蘭名字的兩個小人嘴里正噴出火,以示憤怒和反對。 這不是梁寶兒拿兩個女兒做借口捏造的,她是真的問過她們。 問題是:“仙兒,蘭兒,你們同不同意你爹納別的女人做妾,給你們生弟弟meimei?” 凌芷仙很火大道:“不要!我討厭阿爹!” 宋老國公在世時納了不少妾,生的孩子也不少,只是幾乎都死絕了,但到底有后代留下來。凌芷仙是見過的,她知道妾室是什么回事。之前梁寶兒就是因為納妾的事碰柱受傷,凌芷仙一聽到這個問題就炸毛,堅決反對到底。 凌芷蘭問梁寶兒:“娘,您同不同意阿爹納妾?” 梁寶兒斬釘截鐵說:“不同意?!?/br> 凌芷蘭立刻好像很懂地點點頭,“那我也不同意?!?/br> 所以,意見非常統一。梁寶兒在信中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堅決反對,措辭嚴厲。結論是,但凡凌肅有一點在乎她們娘三,就不該納妾。 若凌肅看到這封信還堅持納妾,梁寶兒也沒辦法。她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凌肅的回信出乎意料的快。他對梁寶兒說他無意納妾,又說已經另外去信給凌老夫人,讓她不要送人到邊關。還調戲了梁寶兒,曰:家有河東獅吼,安敢不從? 把梁寶兒氣得直戳紙,仿佛能通過戳紙戳中自家夫君的腦袋。 至于凌芷仙和凌芷蘭,又收禮物收到手軟。都是邊關的一些小玩意兒,不值錢但勝在新奇有趣。 梁寶兒給凌肅回信,意思是,本來看在他識趣不納妾的份上,她準備在兩個女兒面前說說他的好話。但鑒于他稱呼她為河東獅吼,大大損害了她的印象,她決定不做好人了。 凌肅回信:娘子恕罪,請繼續做好人。 并畫了一個彎身作揖的小將軍圖給梁寶兒。 梁寶兒想,誰說宋國公剛硬不會討女人歡心呢?這不是做得很好嗎? 夫妻倆一來一回地寫信,竟慢慢成為筆友。梁寶兒和凌肅說她在宋國公府遇到的各種雞毛蒜皮的事,重點是兩個女兒的教育。 凌芷仙和凌芷蘭兩姐妹小時候相親相愛,慢慢開始疏遠、互相敵視是在進學之后。凌芷蘭在琴棋書畫女紅的學習上全方位輾壓凌芷仙,漸漸地連論容貌,凌芷蘭宜家宜室的美人臉也比凌芷仙艷光逼人的狐貍精臉更得人喜歡。梁寶兒見不得獨女處處被人壓一頭,非常偏心她,故意打壓凌芷蘭。于是兩姐妹的矛盾進一步加深,最后嚴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如今梁寶兒對她們是力求一碗水端平,教導她們“姐妹如手足,老公如衣服”,又著力發掘凌芷仙的天賦。梁寶兒和凌肅的資質比凌芷蘭的父母要好,沒道理親生的女兒樣樣不如凌芷蘭。 果不其然,凌芷仙在武學上的天賦,凌芷蘭拍馬都追不上。只是大鄴朝重文輕武,對閨閣女子的要求以貞靜為主,少有女子會習武的,所以凌芷仙的天賦才差點被埋沒。兩姐妹一個擅長動,一個擅長靜,相當互補。凌芷仙不再自卑于比不過凌芷蘭。 為了讓她們忙起來,沒有時間生出其它多余的心思,梁寶兒用學習填滿她們的生活。難得的是,凌肅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