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5
跡!然而他卻不能跟別人這么說,一來旁人不可能會相信,二來他沒有實力跟戚博翰對抗了。翁元基在入朝的時候,作為純粹的戚博翰黨,自然不會拉幫結派,營造自己的勢力圈子。而現在他想找人跟自己一起對抗戚博翰,不好意思,他關系好的人都是戚博翰的人。這就導致了翁元基對這一切的無能為力。而翁元基無能為力,不代表其他人無能為力??!立男人為后?這像什么話!雖然之前戚博翰的所作所為已經表明了他的決心,但是有些人不搞點事,就渾身皮癢!特別是那些沒有被戚博翰收拾過,沒見過戚博翰手段的世家。比如說:青州慕容家。慕容家自詡掌天下之教化,端從慕容溫瑜身上就能看出他們家風一二分,那絕對是一個死板又固執的家族。當鳳凰的傳說傳到青州的時候,慕容家一群老頑固,和他們教出來的小頑固,一起炸了!雖然是在過年期間,但是青徽書院的學生們紛紛返校,準備結伴上京□□,意圖制止戚博翰立陶笉然為后!這消息一來一回,傳到慕容溫瑜耳中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五了。跟青徽學院抗議消息一同傳回來的,還有寧安臨海渠打撈出一尊石龜像,石龜口中還銜著錦書,錦書上也各種明示暗示要讓陶笉然當皇后的消息!這接連出現的神跡,直接將陶笉然民間的聲望給推到了頂峰!陶笉然有些擔憂地對戚博翰道:“博翰,這樣會不會物極必反……”“別擔心,我有分寸?!逼莶┖苍捯魟偮?,門外就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爺,公子,慕容大人求見?!弊悠谠陂T外說道。陶笉然和戚博翰對視一眼,便讓子期把人帶進來。慕容溫瑜今天竟然破天荒的不是以一絲不茍的模樣出現,衣衫有些凌亂不說,臉上表情也十分慌張,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后,又急忙道:“陛下,陶大人,出事了!”慕容溫瑜將青徽學院的學子們打算上京□□的事情說完后,又繼續道:“今日臣在外面聽到不少風言風語,說陶大人乃天選之子,當為……帝!”陶笉然眉頭一挑,轉頭看向表情沒有任何變化的戚博翰:“這事,不會是你干的吧?”慕容溫瑜聞言,差點沒有一口老血噴出來。“總要降降溫,不能一直這么吵下去?!逼莶┖惨荒樀ǖ哪?,讓慕容溫瑜覺得自己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那個太監。感情他提心吊膽了大半天的事情,結果竟然是戚博翰自己弄出來的?!陶笉然看到慕容溫瑜的表情變化,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又連忙收斂了笑容,嚴肅道:“那流言的事情就讓博翰去cao作吧,你剛剛說的青徽書院,怎么回事?”說到這個,慕容溫瑜也是十分尷尬。慕容家絕無反叛之心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正因為他們忠于瑞朝,才不能讓戚博翰做出這么有悖人倫的事情來。從慕容家人的角度來說,他們并沒有錯,甚至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就是一群冒死覲見的大忠臣!自我感動得不行。慕容溫瑜理解家人的做法,但不代表他不阻止??!青州距離京城太遠了,慕容家人根本不了解戚博翰是什么樣的人。戚博翰這種人,可以說是非常不聽勸了,換到別人身上,那妥妥的就是個親小人遠賢臣的昏君。不過至少現在戚博翰還是非常理智的,他能分辨自己做這件事情能不能給瑞朝帶來好的影響。對于要立陶笉然為后的事情,戚博翰可以說是登基以來,第一次展現出了他的昏君氣質。只能說幸好這件事,對比皇帝讓小人禍害朝政來說,對百姓壞的影響是相對較少的。而且慕容溫瑜作為少數知道戚博翰想要帝后同治的想法的人,這也是他這個小頑固會站到戚博翰這邊的原因之一。戚博翰真的不是各種意義上的明君,如果將來有陶笉然能牽制住他的話,那瑞朝應該不會陷入所有人都在擔憂戚博翰哪天要黑化的未來。這一點,就連戚博翰和陶笉然本人,都沒能看清。這是慕容溫瑜長這么大第一次跟家人有了意見上的分歧,同樣是慕容家教出來的小頑固,慕容溫瑜知道自己勸不動家人,那就只能讓戚博翰來將青徽書院那群學生給解決掉了。慕容溫瑜說完自己知道的情報,就安靜如雞地坐在角落等待戚博翰和陶笉然的決策了。戚博翰先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慕容溫瑜一眼,又突然來了一句題外話:“慕容家能出一個慕容愛卿,真的是上天庇佑啊?!?/br>陶笉然聽不明白這話什么意思,但慕容溫瑜一聽卻是瞬間冷汗濕透了后背。青徽書院矗立南方多年,培養出的學子千千萬萬,朝中不知有多少官員出身青徽書院。而慕容家每一代又有一名穩坐禮部尚書高位的人,這樣一個不顯山漏水的世家,底蘊可比在京城蹦跶的那幾個世家要深厚得多。而這種世家,又何嘗不是帝王的眼中釘?戚博翰這話,明顯是對慕容家動了殺心了!陶笉然看不見屋內的刀光劍影,思索了一會兒,才道:“既然他們想要□□,那就讓他們游去。我們行知中學的學生平時在學校里也沒什么活動,不如去跟他們會一會?!?/br>陶笉然這話一出,慕容溫瑜眼睛一亮。這是直接將原本的政治事件,直接拉低到了兩大書院學生之間的斗嘴層次了。不愧是能夠制衡戚博翰的人,果然需要他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呢!慕容溫瑜作為禮部尚書,這場斗嘴,啊不對,是□□,自然交給他來組織了。翌日,陶笉然當為帝的言論在經過一天的發酵之后,整個京城中已經無人不曉。甚至也病毒式地往周邊城鎮傳播開來。今天這個早朝,所有人都是屏息凝神,生怕戚博翰一個怒火就燒到了自己身上。而那些陶笉然的政敵們,更是在心中幸災樂禍。自古以來帝王最忌諱的就是有人覬覦這個位子,就算只是民間傳言,那也是可以一言不合就殺頭的重罪!☆、215陶笉然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戚博翰也絲毫沒有生氣跡象地跟大臣們討論政事,一切看起來跟往常沒啥兩樣。但這時候沒兩樣才是最大的異樣??!立即就有人按捺不住了。只見已經官復禮部侍郎的趙立秉著大無畏精神,站了出來:“啟稟陛下,昨日民間有傳言……”那些個還打算看陶笉然笑話的人,一見到竟然是趙立站出來,心中一個咯噔,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趙立是誰?三年前被戚博翰擼下尚書之位的六個人,只有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