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禮,在延和殿守門的小太監也是常見各位相公的,本是妥帖之人,此刻卻也是慌慌張張地跪到地上,與侍衛一起喊“萬歲”,待趙琮溫潤地說了聲“起來吧”,才匆忙爬起來,進去稟報。魏郡王落后趙琮半步,看不到趙琮的面部表情,他只求趙琮少露些怯。他哪里知道趙琮面上一片云淡風輕呢。趙琮笑得坦然,笑得平靜,卻又笑得人莫名心寒,笑得本已起身并抬頭的侍衛與小太監們又紛紛低下了腦袋。魏郡王還當他們是忌憚他。待兩人走進殿中,并遠去,門口兩側站著的侍衛與太監紛紛對視,再不約而同地收回視線。似乎真要變天了。陛下原來是這樣的。趙琮與魏郡王來得突然,太監剛通報完,他們已經邁入了殿中。甭管里頭的孫太后坐在首位上是如何的高貴與從容,趙琮甫一入內,伴隨著太監“陛下駕到——”的通傳聲,殿中所有坐著的官員全部起身,轉過身子來,跪下便朝趙琮行大禮,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其實在延和殿這般的禁中宮殿內,本不必如此,只需站著作揖說聲“恭祝陛下圣躬萬?!币簿偷昧?。但趙琮難得露一次面,眾人自然不由便跪下,并高呼出這話。魏郡王也跟著跪了下來,高呼完后,他抬頭,與首位上依然坐著的孫太后對視。孫太后渾身無力,這便是皇帝與太后的區別。皇帝再弱再小,那也是皇帝,只要露面,人人都得跪,都得叫“萬歲”。她是太后,她聽政聽了六年,她處理朝政的本事再好,哪怕朝中全是她的人,他們也只能說聲“太后娘娘萬?!?,連聲“千歲”都說不得。祖宗定下的規矩,只有萬歲,無千歲。她差點支撐不住身子。偏偏魏郡王抬起頭,得意地看她。她也與魏郡王對視。魏郡王以為這般便能拿捏住趙琮,進而與她打對臺嗎?!她看向趙琮,趙琮羞澀地朝她一笑。她心中一定,她就好好與魏郡王打上一打!只要趙琮始終站在她這側,魏郡王就別想贏!孫太后反而遞給趙琮一個鼓勵的眼神,她并不想在魏郡王面前示弱。魏郡王跪在趙琮身后,自始至終均見不到趙琮的表情。他一見孫太后那模樣,心里便大罵“老虔婆”,又哄騙他那傻皇侄兒!一個兩個地都在利用他,他反過來讓他們打架去,關他什么事?他就是個病弱的小皇帝啊,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懂。趙琮溫聲道:“諸位大人請起?!?/br>相公們紛紛站起后,孫太后親和說道:“琮兒,來我身側坐?!?/br>她故意叫“琮兒”,而非“陛下”。魏郡王挑眉,其他大臣眼觀鼻鼻觀心。趙琮笑意盈盈地往她走去,心中卻道:讓她叫“琮兒”,以后非讓孫太后給他跪下,叫上一天一夜的“陛下”!魏郡王偏不讓她好過,不待趙琮坐下,他便道:“正好,左、右仆射相公都在,本王雖與你們不熟,你們倒是給陛下和本王說說,各國使臣來見咱們陛下,到底有些什么儀制?咱們陛下六年未見使官,本王竟是忘記了?!?/br>左、右仆射先是看了一眼上頭的孫太后,孫太后面目平靜,他們倆便猶豫起來。趙琮微笑。“臣雖不掌禮部,卻是懂上一二的?!卑察o之中,一位官員起身,面朝首位作了一揖,并說了這番話。他說完一抬頭,是錢商。孫太后將手藏至袖中,正要握緊,卻突然察覺到身邊有一絲抖意。她看向趙琮,趙琮的長袍正貼著她的衣袖,趙琮在發抖。她不由又嘆氣。趙琮的膽子實在是太小,到底難得見一次大臣,又是諸位宰相同在時,偏偏錢商還站了出來。也罷,錢月默的淑妃是她同意的,錢商是淑妃的父親,自然要幫趙琮說上幾句話。而錢家是太祖交代了要好好對待的人家,滿朝皆知,她能怎么辦?她能擼了所有人的官職,獨獨錢家動不得。她既已同意,便是將這串事情都想過一遍的,何必此刻又如此?她輕聲道:“琮兒坐下罷?!?/br>趙琮再朝她一笑,十分青澀,隨后才坐下。不待孫太后說話,魏郡王直接道:“錢相公不必謙虛,要本王說,這事兒該誰管就誰管,要是該管的人管不了,那還當什么官?革了便是,太后你說是也不是?朝中,最不缺的便是能人!”此刻,下面站著的左、右仆射均是孫太后聽政后任命的。原本的左、右仆射倒真是能吏,孫太后倒好,一個提為尚書令,另一個直接讓其告老還鄉。尚書令也是聽起來好聽,是正宰相呢,可誰又不知只是個虛職呢?什么實權都沒有。總之,這六年來,這朝廷的確被孫太后與她的人滲得透透的。魏郡王這般說話,那倆人自然不接。其他人也不愿惹禍上身,只有錢商笑道:“王爺這又是說笑了?!?/br>“說笑?本王從不說笑,實在找不出能人來,本王倒愿意出來頂一頂。當年,本王也是得太祖親自教導的!”孫太后每聽魏郡王提起太祖便恨得牙癢癢,干什么事,都拿太祖做文章、做救命符!太祖親自定的規矩,不讓宗室干政,不讓宗室掌實權呢!你魏郡王為何不說?!作者有話要說: 北宋時期部分宮殿的用處,感興趣的可以看下(好像有點長,不看的麻煩多翻幾頁哈哈)。北宋整座皇宮,分外與內,前與后。外(前):大慶殿、文德殿。內(后):紫宸殿,垂拱殿,崇政殿,延和殿。(其他宮殿,文中提到再說明)大慶殿:整座皇宮的正殿,舉辦大朝會的宮殿,大朝會一年三次:正月初一,五月初一,冬至。此外各重大儀式都是在大慶殿,例如皇帝登基這種級別的。文德殿:級別僅次于大慶殿,太后聽政時,主持大朝會,最高也只能在文德殿。此外,皇子、妃子的冊封,一些官員辭官授官,也在這座宮殿內。紫宸殿&垂拱殿:均是朝參的宮殿,也就是小朝會(五天一次)時,官員們上朝的地方。區別在于,紫宸殿主要就是五天一次的朝參場所,也是見契丹即遼國使臣的地方,如果地方有祥瑞獻上,也在此處。垂拱殿是標準的上朝專用宮殿,北宋時期有些皇帝是每日都要舉辦朝會的,就在垂拱殿。崇政殿&延和殿:離皇帝寢殿最近的宮殿,也是最“內”的宮殿。這兩個是皇帝的私人工作場所,類似于私人書房,皇帝在此,親召重要的或者喜歡的官員來此處共商政事。如果皇帝不在寢殿睡覺,也剛主持完朝會,吃過飯了,也不去后苑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