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一交予她們,寶釵一面凝神靜思,一面卻又克制不住在想:三meimei如何會在這里?她在榮國府住了這許多年,自然知曉賈政的性子。莫說是讓女兒來考試了,只是當日跟著眾人于那請愿書上簽了個名字,探春便被賈政關了幾個月的禁閉。到了后頭,連飯都無人送與她吃了,還是寶玉偷偷摸摸將飯藏了起來,每日與她送過去。她再想一想,不由得搖頭失笑,笑自己實在是昏了頭。方才那官員還說了是柳夫人安排的,除了黛玉,還有何人會如此出手相助?待到下了考場,與探春一問,果然。黛玉今日推說要請姐妹來府中賞花,將探春接了去。她如今深得圣寵,王夫人雖心中不痛快,卻也不敢明著拒絕她的意思,只得心不甘情不愿讓探春去了。隨即,眼錯不見,黛玉便令柳府的車馬將其送到了這考場,終于是趕上了考試。“大恩不言謝,”探春的杏眸中都噙著淚,咬著牙道,“林jiejie懂我,知道我若是不來此處,定然是一輩子都無法甘心的!難道我便該是那府中永遠帶著一個庶字,被太太吆來喝去,連一丁點自己的情緒都不能有的命么!我偏偏要自己拼出一片前程來!”這一席話正中了寶釵心事,令她也默默無語,只是拉著探春的手背,輕輕地拍了下。待到張貼皇榜之日,賈政方才從自己的同僚處得知了自己女兒中了舉之事,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然而木已成舟,他就算此時再恨鐵不成鋼,也無一點辦法,只得回到家中,對著探春出氣。“你一個女子,就算考中了舉人又能如何!難道還能為官做宰不成?”“為何不能?”一向乖巧而聽話的女兒忽的揚起頭來,倔強地看著他,“我為何便不能為官?”賈政絲毫沒有想到這個小小的庶女居然敢出言反抗自己,一時只能捂著心口,瞪大著眼睛:“反了,反了你了!”探春揚了下嘴角:“我除了是個女子,是姨娘生的孩子,還有哪一點比這些舉子差?我也苦讀了四書五經,也有一腔報國之志,甚至比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更知曉窮苦人的不容易!陛下體諒天下女兒,方與我們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既然旁的女子可以為官做宰,我為何不可?!”她的話咄咄逼人,一瞬間將收斂的威勢全部放了出來。昔日那個乖順而聽話的女兒不見了,賈政瞧著她,就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三姑娘這說的是什么話,”王夫人作壁上觀,此刻方上來插句嘴,“你好歹,也該與我們說一聲才是......”“說一聲?”探春搖頭,冷笑道,“你們是定然不會讓我去的。若是去了,做了官,我還如何乖乖聽話嫁人?還有哪個高枝兒肯要我?還怎么為寶玉鋪平這錦繡道路?我一個庶女,又怎能越過了大jiejie與寶玉的頭,去做官?”她跪在地上,從地板上傳來的皆是森森的涼意,可她的一顆心卻是沸騰不安的,汩汩的巖漿從灼熱的心內噴涌而出,令她都有些承受不住。被戳了痛腳的王夫人終于也沒什么心情與她演母慈女孝了,忽的笑了下,眉目中皆是狠意,在探春揚起來的下巴上一下下撫摸著。撫摸的探春汗毛倒豎,像是被一只毒蛇纏繞上了脖頸。毒蛇盤旋著,終于露出其全部的獠牙來:“是啊,你一個奴才生的,到底還是個奴才。骨子里的血都是卑賤的,怎么可能妄想著壓到我的兒女的頭上去?我的元丫頭和寶玉,那才真正是有大造化的人,而你,不過是個與他們墊腳的!”“啪”的一聲,在眾人皆未反應過來之時,探春狠狠地扇了王夫人一巴掌。眾丫頭驚呼一聲,忙湊上去查看,只見王夫人半面臉都紅腫了起來,可見手勁兒之大。接著探春整整衣裙,自顧自地站起身來,冷笑道,“你就接著做你的春秋大夢去,我已經忍夠了,也不會再忍了?!?/br>她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將趴在門口偷聽的趙姨娘同賈環也一同拎上,二話不說便出門坐車。趙姨娘被她弄的心內惶惶不安,忙道:“你這就走了?”“你走,有本事就再也別回來!”賈政的嘶喊聲遠遠傳來,然而探春的神情甚至有些輕松,理理鬢發,“是?!?/br>“可是你這......”趙姨娘有些呆愣,仔細想了想,又道:“我的名字還在那賤籍冊子上——”“放心吧?!碧酱旱?,“瑯兒已經都安置好了。若是過了殿試,你女兒也可以補個缺,做個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員,你也無需再去靠這個靠那個......老爺是靠不住的,太太更是靠不住的?!?/br>她的眼睛看向這窗外,望著這簾子外面一掠而過的街景,聽著耳畔這吵雜之聲,道:“你只要不鬧,和環兒跟著我......便夠了?!?/br>幾日后的金鑾寶殿上,女皇親自出了道試題,與這脫穎而出的數十個考生:“古書上曾記云,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依各位之言,且當如何?”探春眉眼堅毅,出列鏗鏘答道:“我自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自然以他當日之所為如數全部奉還?!?/br>這原不符合儒家以和待人之理,反倒更像是武林中人有仇必報的架勢。。眾生皆面面相覷,唯有女皇朗聲喝了一聲:“好!”這世上,本沒有任何人是圣人。當她們被逼入這絕境,哪怕是拼了自己這一身血rou,也要拼出這重重包圍來,拼得一個嶄新的天地——這方是天下大女子之氣概。第136章135.134.133.02.16于金鑾殿試之后,女皇青眼取中了一十二人,欽點了薛氏之女寶釵為榜眼,另一寒門子弟為探花。而這一年的狀元郎,最終則落在了林家嫡子林墨身上。自此,林家父子一探花一狀元,皆為人中翹楚。世人知曉了,哪個不嘖嘖贊嘆,哪個不說林家教導有方?不僅寶釵,探春并其他二名女子也赫然列于一甲之中,令世間有仕途之志卻仍抱觀望之心的女子們松了口氣。一時間,女學愈發在整片華夏的沃土上生根發芽起來,除卻政府建立的公學,各家私塾也紛紛建起來,有更多的女子得以識文斷字,前路也被呼啦一聲拓寬了。唯有王夫人聽了這消息,心內著實是不痛快。一來不愿一個小小的庶女也欺壓到自己頭上去,二來......寶釵這一登榜眼,可就令這金玉良緣徹底成為埋沒在塵土中的一段往事了。因而,元春與寶玉的婚事便又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