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上的枯葉帶回去,等腐熟后,就灑進土壤里。這些樹是比較少見,但并不算多稀有,或者說見過的人不少,但一般人都不知道它們葉片的作用,村里人從江凡那里知道這些樹的作用后,順帶著就挖了不少回來,種在家門前,等長成后給自家地里加肥。這也讓來年麗山村的田地收獲直接翻了一倍,之后更是通過麗山村人之口,讓這種樹被更多人知道,慢慢地推廣到了整個大周,成為大周的護地母樹。二月初,農歷已經進入臘月了,臘月初十的時候,顧遠韜開始放假,要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學。小伙子難得有這么長的假期,雖喜歡讀書,可也歡喜壞了。江凡找人種紅霜果的時候,他還跑上跑下的,帶著書童六曲和松節,幫著江凡監工。紅霜果種下去后,春節還有不到十天就來了,新房子暫時停工,劉老帶著家里的幾個后生,從江凡這里打劫了一堆好東西回去過年了,村里也開始忙碌起來。今年村里人手頭寬裕,每天都有人坐陳大狗的牛車去鎮上買東西,吃的、喝的、穿的,大包小包,人人都喜氣洋洋,家家戶戶看著都很熱鬧。店鋪里如今還開著,近來生意不錯,三個小姑娘每天跟著孟雁翠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說得還是有道理的,讀書識字了,三個姑娘看著都變了不少。顧芳秋定在春節臘月二十八關店,三個姑娘到時候跟著放假,初六開店,跟著大周朝官員的假期走,共七天。面脂坊的休假日期從臘月二十七開始。至于縣城里,鄒學義也是在臘月二十九回來,丁自明休假七天,因為顧長青在上京買了不少人,這次跟他一起回來的就有八個,江凡讓四個男丁在春節期間去西區店鋪守著。江凡他們,新年里也少不了裁制新衣,如今家里下人多了起來,來年新衣也要置辦,這些事自有張書墨去辦,他如今相當于江凡家里的大管家了。張叔只管著家里幾個主人家的吃食,和其他人一樣,張叔也掛了臘rou、臘腸,還挺多,除了這些,江凡進山抓的,或是母虎送來的野味,也風干了不少。家里自養的雞、鴨風干后味道最好,畢竟是碧霧絲喂起來的,還沒過年,江凡就已經吃掉兩只了,就那般煮熟,用手撕著當零嘴吃最好。作者有話要說:將第一章上京和麗山村的距離改了下,原先驢車十八天,改成二十八天。第68章臘月二十七,江凡和張書墨幫著顧李氏將面脂坊盤點、清理了一番,給員工們結了半月工錢放他們回家團聚。臘月二十八,江凡帶著顧遠韜和顧李氏,準備了幾份年禮,由張書墨趕車,一起去了鎮上,然后和顧長青匯合。將年禮送給蕭老板和窯口周老板,收到兩份回禮。在蕭老板那兒,江凡又談了筆生意,他需要幾千棵的桑樹成樹,請托蕭老板幫忙。蕭老板在這方面認識的人確實多,江凡要的量這般大,不用問就知道他是要養蠶,笑著答應了。原先江凡的打算是從別處拿蠶絲回來織染,不過到底不放心貨品質量,還是決定自己一步到位了。等初六面脂坊開工,江凡再在村里尋塊地,建個養蠶坊,還有以后繅絲的地方,然后還要招些織布小能手。對江凡的決定,顧長青是很支持的,畢竟這是子承父業,江震發家后,也是這樣一步到位的,日后不必受他人掣肘。一行人辭別了蕭老板,又采買了不少年貨,中午在小院里吃了飯,玩到下午兩點那個樣子,去了店鋪。顧芳秋關了店門,給店里三個姑娘和洪家姐妹結了半個月的工錢,一人一份年禮讓她們提回去,然后一起去了孟雁翠那里,也送上一份年禮,又回小院給守在里面的幾個下人支了銀錢,讓他們守著院子自己過年,一行人才一起回了家。到家的時候,門前停著兩輛馬車,旁邊都有人卸貨,張叔帶著六曲和松節在旁邊指揮忙活。是劉老和關修謹送來的年禮。張叔將禮單給了江凡,江凡看了一下,都是名貴的茶、酒、綢緞布匹、補藥和零食干果之類的,幾套上等的筆墨紙硯,還有幾筐在冬日難見到的水果。江凡自然也要回年禮,拿著筐子在菜園里現摘的蔬菜,現摘的紅玉果。不知情的人看著,會認為江凡的回禮真是太敷衍太沒誠意,但清楚這些東西的人,便知其貴重程度,不是那些花錢就能買到的名貴物品可比的。兩家下人喜滋滋地拉著回禮回去交差了,江凡轉身看著沙地里的紅玉果,這些土匪啊,四畝紅玉果因為他們的打劫,已經吃掉兩畝了,剩下兩畝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除了這些人,村里人這幾天也陸續在往江凡家送東西,不是啥名貴的東西,基本是自己做的吃的,江凡也在家里準備了不少東西回贈。上京江家那邊,江凡差人送了份年禮過去,很敷衍,都是些尋常的東西,分量也不多,畢竟他當初被驅逐時是只帶著一千兩銀子的窮小子。結果江家那邊的回禮更敷衍,里面有匹布,江凡抖開的時候,里面都發霉了。最后這些不是扔了就是讓下人若有看得上就拿去用了。江家的祖墳就在麗山村內,當初江家搬到上京,因來回不便,請了靈位到上京設了祠堂,之前十幾年,祭祖灑掃都是在上京,當年原身父母出事,路途遙遠,尸身并未運回來,只差人回來建了墳墓立碑。今年江凡不回上京,便在這邊祭祖。顧長青他們在王家村的房子還是那所垮塌了一半的茅草屋,這大半年一家子都忙著面脂坊的事,顧長青沒有時間去弄自家的房子,打算把江凡上京那座山忙完后再重新起一棟房子,不過應該也不會回去住的。臘月二十九,顧長青帶著妻兒和江凡回王家村,祭拜了顧家先輩。除夕當天,江凡祭拜了江家先輩,與顧長青一家祭拜了江震夫婦,上香燒紙時,江凡給原主和自己原來世界過世的家人都燒了一份。回到家,張叔帶著一干下人在廚房里忙活,菜香不時飄到廚房外,六曲和松節迎著自己的小主子,在兩個大人的幫助下,爬著梯子笑鬧著貼春聯。這是江凡來這里過的第一個年,倒是熱鬧。初一一早,張書墨領著還在麗山村的下人來給江凡叩頭拜年,江凡準備了一筐子的銅錢,散了下去,讓一群下人也跟著過了個歡喜年。麗山村的春節氛圍濃厚,但是總的來說是比較安靜的,畢竟遠離城鎮,除了走親戚,就沒其他活動了。江凡這個春節,哪也沒去,每日不是歪在廊檐的躺椅下逗狗看書,就是打開系統瀏覽各種各樣的植株,本位面的看得最多,江凡已經記住不少花花草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