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些進項,就有些不痛快,但也不會當著面怎么地,最多背后碎嘴出出氣。像趙家這樣的,純粹升米恩斗米仇。他們只認為,自家的田地是被江凡給搶走了,以后為了省幾個銀子出來又得吃糠咽菜了。所以見著他出言挑釁幾句,在趙家看來你就得受著,這還只是看在村長的面子上的。如果江凡沒有村長撐腰,家里再弱勢一點,趙家強占的心都是有的。第7章要知道,麗山村里的人雖說吃穿不愁,但比起鎮子里的人生活水平都差了一大截,更別說上京這等國家都會了。一個胖小子莫名其妙的回來,說是養病,但在村里好多人眼里,指不定是在上京惹了事活不下去了才回來的,欺負了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他又能拿別人怎么地?高虎說了緣由后,江凡還沒說話,張書墨就不可思議地嚷出聲:“二老爺好心給他家地種,不知感恩不說,這倒還種出仇了?”江凡對趙家人這種人倒是見怪不怪的,畢竟這樣的人他以前就見過不少。高虎不好附和,便把屬于江家的竹林給指出來,自己去砍竹子去了。江凡人雖胖,力氣還是有兩把的,就是砍完竹子后有點喘。本來江凡是比較懶不經常運動的,但這么一來,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每天運動一下了,不說減肥,鍛煉身體提高一下身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嘛。砍了八根竹子,兩人一手兩根提著竹子尖那頭往家里拖。村里的地不平,沒人打理的小路各種雜草都冒出來,每次雜草和竹椏相觸,都像戀人似的,在江凡費力的拖動下才依依不舍的分開。等江凡和張書墨滿頭大汗的把竹子拖回去了,攤在地上都快累成死狗樣兒了。已經回到家的張叔趕緊給兩人倒了熱水拿了毛巾出來,讓兩人擦擦汗,自己開始拿著刀剔掉多余的竹椏準備編竹筐。等歇夠了,江凡從地上站起來,這會兒走路感覺下面漏風,低頭一看,小腿那里被劃了好長一條口子。“嘖!”江凡無奈出聲,可惜了,這么好一塊料子。原身在江家時,雖不得人喜歡,但那些人為了江家的面子,每年給江凡做的衣裳料子都是比較好的。他到這里這么久都穿習慣了,一時間沒想起來,之前去鎮子上時該買些麻布讓人幫著做兩件衣裳的,鄉村里穿這些做事情才比較方便。張書墨看江凡褲子被劃破了,趕緊檢查一下自己的衣裳,發現衣角也被刮出個口子,直嘆可惜了。本來下午江凡打算和張書墨去一趟鎮上的,結果吃了飯后天開始下起了細雨。鄉下泥巴路,沾點水就成爛泥,不好走路,鎮子上就沒法去了。在這個沒有手機電視沒有網絡的時代,莊稼人的下雨天似乎就只有窩在家里。江凡離開江府時倒是帶了幾本書,不過在路上就已經翻完了,這會兒張書墨正捧著他之前看過的書在看。閑著沒事做,江凡便去幫張叔削竹篾,結果沒劃拉兩下虎口就被竹篾給弄了個傷口,張叔立即虎著臉不要他做了,一邊兒歇著去。江凡干脆就爬上了床打開系統,開始“上網”。既然有了這個系統要種植株,江凡打算好了準備種些果樹,趁著下午空閑,翻翻自己位面都有些什么果樹。下午的雨直到半夜才停,整個村大小泥路都濕透了,第二天又是個陰天,幸好后面兩天都出了太陽,路面干了不少,但還是不太能下腳,不過莊稼人都不在乎這個,好多雨停了后依然下地,所以路面上已經被踩出了一條路。江家前面院子因為全是土,所以也爛得難看。吃了早飯后,江凡和張叔商量著,是不是去鎮上買點青磚回來,不然以后下點雨連自家院子里都不能下腳。張叔聽了,直搖頭,拿了兩個已經編好的竹筐,叫張書墨和江凡跟他走。江凡關了門,跟著張叔,三人兜兜轉轉,來到了繞著村子的河邊,找了一處淺灘地塊,把竹筐放下后,張叔動手撿起了鵝卵石。江凡恍然大悟。張叔這是準備用鵝卵石去鋪那條小道。以前自己住的別墅小區里倒是有那么一條小路,黑白青幾種顏色的鵝卵石擺成好看的圖案,還是一條別致的風景線。知道了張叔的想法,江凡挽起袖子也蹲在旁邊撿,他們都盡量撿大小一樣的。等兩筐都撿滿之后抬回去,又換兩個框子去撿,一上午來來回回撿了好幾筐才停手。等回到家,江凡去高老叔和海叔家里跑了一趟買了幾斤糯米回來勾兌成糯米汁等會兒用來固定石子,張叔用木棒把小道打平整嚴實了,才開始把石頭往土里壓。張叔剛在河邊見江凡長時間蹲著直喘氣,這會兒壓石頭便不準他動手。不過江凡可不閑著。他動不了手就動口,叫張書墨給張叔挑石子,按著尖角正對門外的方形圖案來鋪。下午他們還給種了菜的地方中間也給鋪了幾條供一人下腳的十字路,方便以后下雨天摘菜,為此還又去撿了幾筐石子。最后的成果,雖不如現代他看過的那般好,但也不錯了。因為鵝卵石都挑差不多大小的撿,又壓的平整,走上去也不怎么硌腳。石子路一鋪好,整個院子能下腳的地方就全是平整的石子路,看上去好看多了。水井周圍也給鋪了,以后打個水洗個衣服也干凈方便多了。就這么弄弄,一天就過去了。晚上煮飯的時候,張書墨說菜今天吃了就沒了,米也只夠煮兩頓的了。菜是之前高老叔和海叔家送的,米是從高老叔家買的,還送了他們十斤粗糧。莊稼人平時是舍不得吃白米,只偶爾過節或者家里來個客人才會煮上一頓。但是不管是原身還是江凡,都習慣了吃白米,粗糧偶爾吃吃當個新鮮,長時間吃就不行了,光是上廁所就是個問題,就連張叔父子兩,自從到江家后,也吃了十年白米了。所以高老叔家送的十斤粗糧也就混著白米煮過幾次粥,沒用過多少。張叔倒是一直想這么煮下去,畢竟他以前也是莊稼漢出身。不過每次煮出來,江凡用飯的量就不如白米飯,顯得沒什么胃口,加上江凡叫他不用擔心米的問題,張叔也就放棄了。看著天晴了,暫時是不會下雨了,路面也干得差不多。江凡就打算明天一早上鎮子,去買點米面,再把之前忘記買的一些生活用品給買回來。翌日一早,三人吃了早飯,江凡揣上銀子,牽了驢套上車棚,先是去了高老叔家,然后是海叔家,問問他們有沒有需要幫著帶回來的東西后,就踏著春日的晨露走了。因為鎮子離村里有點遠,所以村里其實是有專供來回的牛車的,不過別人是盈利性質,每人每趟兩文錢,每天最少也能賺個十幾文。今日鎮上逢小集,村里去的人還挺多。江凡驢車到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