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1
書迷正在閱讀:小唐門只想要回自己的褲子、甲方與乙方、朕是不敢娶你啊、征服猛男國防生學長(H)、爺不叫翠花、生性使然、重生之聽著!影帝是哥的!、炮灰才是真絕色[快穿]、更愛美人纖阿、勾搭CV大手的正確方法
石塊,火油,著火的木條紛紛落了下來! 除此之外,為了有效攔截戰船,不給宏穆關增加壓力,姜定遙將身強力壯的男人都安排在西側的山口處。他們需要瞄準船只投石,以確保將聿軍的戰船擊沉。 雖然這樣能摧毀敵人的戰船,但投石者到底都是血rou之軀,難以長時間負荷重石投擲,到底,還是讓聿國的二十二條朦艟沖了過去! 之后石塊和火油等全部用磬,龐大的斗艦耀武揚威地駛進祥河,姜定遙恨不能跳到聿軍的斗艦上與他們拼命,但他不能。 穆礪琛有嚴令,若不敵,便避其鋒芒。他們已不是戰士,優先保護百姓的性命、活下來比任何事都重要! 現在穆礪琛陷在曙州生死不明,姜定遙只能組織山匪守護山寨,盡一切所能防止聿軍占領關門山! 只要他們守在這里,就能起到攔截聿國的援軍的作用,哪怕這作用不大,也總要讓聿軍付出近一半的船只做代價,才能進入祥河! 剩下的,就要靠守關的姜定遠和所有兄弟! 姜定遠接到了哥哥姜定遙的信鴿時,關中兄弟早已看到了聿國戰船浮在祥河之上。 鄭奇聲鐵了心要與荼芺部分食穆國,眼下已到了最后關頭。如果自己扛不住這一次聿國的進攻,下一次向宏穆關發動攻擊的便是荼芺軍,守關的就是聿軍了。 只守不攻,姜定遠憑借宏穆關本身的堅固城墻,硬撐了一個晚上。 第二日一早,天光剛剛發亮,巡邏兵來報,東門外的聿軍竟然在拔營,南門外的聿軍也將費力搬下來的攻城車等器械又搬回到船上,似是也有撤退之意。 怎么回事? 姜定遠一頭霧水,在城頭上看著聿軍忙忙碌碌,仍舊不明就里。 傍晚,聿國士兵退得干干凈凈,確定真的撤離了宏穆關! 然而,關門山的所有人來不及笑一笑,葛靜敷率領的荼芺軍又已兵臨北關門! 第164章 立國(上) 八月初一,啟部立國,國號啟,大酋長施長耕稱王,年號明德。 原本施長耕打算新年時才立國,但穆國已然被滅,義軍領袖方是時又傳出貪墨之事,軍心渙散,偏偏此時聿國又趁火打劫,且有大軍壓境之勢。 穆國存亡與啟部本無干系,但啟部看出聿國居心不良,每每會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如果荼芺部不是他們的敵手而退回朔北,由得他們吞并穆國土地,繼續壯大,僅隔一條啟河而有著豐富物產的啟部必將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啟部需要一個鄰國來形成三角之勢,互相支撐和制約。 穆礪琛與沈弄璋養育著鐵奴和傅柔的親生骨rou,基于這一點,幫助荼芺部是施長耕與施辰幾經商議后作出的最后的決定。 但是,他們又不想與聿國正面對抗,最好的辦法便是轟轟烈烈地宣布立國稱王。 雖然部落大酋長與南北國的國君權力并無二致,但在經濟互動頻繁、人口眾多、擁有相差不多的風俗習慣的南北國眼中,啟部只是未經教化的野蠻渾人,即便身為大酋長,也不過就是一個更強壯彪悍的野人罷了。 立國稱王,則昭示著啟部今后將與穆國、聿國一樣,不再閉塞于一隅,學習南北國精進的知識,加強與外國的經濟互動,以平等的身份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和平相處。 啟部自被沈弄璋和穆礪琛打通了交易和貨運水道后,不少人學習翰章商隊的cao作方法,也組建商隊,與聿國進行交易,早已有了立國的基礎。 眼下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便提前立國。 只是穆國土地上戰況激烈,還沒有人注意到啟部的變化,倒是聿國早在一個月便提前得知了風聲。 風聲來自啟部的各個商隊,尤其是在怡城的翰章商鋪的當家人耿介,已得到施辰的授意,將此消息轉告給了時任御史中丞的錢若谷。 錢若谷明白啟部的用意,又將此事秉知御史大夫曹延昌。 曹延昌對鄭奇聲陳述利弊,但鄭奇聲卻不信小小的啟部敢于威脅聿國,進而一意孤行繼續催促聿軍加緊攻占桐州和宏穆關。 見鄭奇聲不知收斂,施長耕下令,以立國戒嚴為由,啟部所有部落的商隊暫停與聿國交易,直到順利完成立國大禮之后,再視安全程度逐一恢復交易。 鄭奇聲完全想不到施長耕一道小小的命令,竟直接拖住了聿國水軍的造船速度! 啟部山多林多,千百年的樹木不計其數,沈弄璋在積累財富后看到木材生意的前景,向施辰提出購買山林,向聿國販賣優質造船用木材,此生意已經有四年之久。 因聿國派出大量戰船進攻桐州失敗,戰船損失嚴重。沒有木材供應,聿國只能恢復使用自己的木料,對船只的質量有極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早已被各行業用來進行包裝、裝裱等使用的糙紙突然停了供給,翰章商鋪也無法將貨運送過來。更甚至,聿國的香料船也停在啟河上,因安全原因而不準進入啟部。 鄭奇聲這才知道,原來聿國與啟部的交易已經深入到這種如膠似漆的地步,一時竟難以割離。 現在穆國已亂,交易停止,如果啟國也停止交易,大宗的紙類、繡品、香料和木材等都會受到影響。 啟部,竟然在這九年間,默默地從一個蠻荒部落變成了他們聿國不能或缺的經濟伙伴! 不喜受約束的鄭奇聲曾思考過出兵攻打啟部,教訓教訓這個蠻荒小兒。 然而曹延昌當即一盆涼水澆了下來——瀚船幫不過啟部之中一個小部落,便將啟河幫打得七零八落,幾年之后的現在,啟部敢于立國,實力必定比之前更加強大。 鄭奇聲雖然貪婪,卻很理智。 現在不僅要考慮聿國與啟部的交易持續性,還要考慮聿國一旦全力侵占穆國,與荼芺軍拼得兩敗俱傷時,啟部會不會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那時只有啟國毫發無傷,卻又戰力驚人,被他抄得利益一統天下,聿國成了給自己掘墓的蠢人,鄭奇聲怎么肯干! 正思考的時候,啟部立國的消息終于傳到了聿國。 當機立斷! 趁著聿軍還沒有與荼芺軍發生沖突,衡量了利弊的鄭奇聲果斷下令,聿軍全面從穆國境內撤兵。如此,今后若荼芺部吞并了穆國的土地,他還可以繼續與荼芺部心平氣和地談交易,無傷大雅。 之所以甘心退兵且迅速撤回,也是因為方是時在爍河灘淘來的一千石金粒,已足夠彌補這一次聿國發動戰爭的開銷!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