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之前大爺爺沒的時候完全不同,生命無常在此時再清楚不過。 在來?;貋硪粋€月后,張長根和三牛,斧子也都回來了,在外面幾年,三個人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張家人在幾年之后,再次聚齊,當初的三張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又添了一張。 張家四叔回來也熱鬧了幾天,他從外面帶回來了不少外面的好東西,南方的上好絲綢,北地的完好皮毛,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兩只翡翠瓜。 據說這東西是貢品,還是安樂王送的,本來是給來福的,來福已經回家了,就讓張長根帶了回來。 翡翠瓜放不住,當下張婆子將兩個瓜全部切開吃了,碧綠的瓜皮,鮮紅的瓜瓤,咬上一口,滿是甘甜的汁水,直接甜到了人心里。 大家是以朝圣的心情把這兩個貢品瓜吃了,就連瓜皮都啃得干干凈凈,福寶看的有趣,她有系統,自然知道這種翡翠瓜,在日后其實叫做西瓜,是人們日常吃的水果之一。 看到家里人吃的高興,福寶悄悄問了系統這東西能不能自己種,系統不負眾望的告訴她可以,別的人可能不行,在福寶這里就不是事,有那兩個地精在,別說種西瓜,就是人參都能種出來。 既然能種出來,福寶就把所有的西瓜種都收集了起來,就等著之后按照系統的方法種出來,別說家里人,她自己也吃的開心。 不過這個時節剛好就是西瓜下來的時候,要種就得明年,除此之外就是大棚種植。這還是福寶第一次聽到大棚種植這個概念,以系統對當下人們的生產力等各方面分析過后,這里沒有技術支撐大棚種植,倒是可以把暖房弄出來。 提到暖房就涉及到了玻璃,等知道玻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作用,福寶恨不能現在就蓋一座玻璃房。 但這種東西聽上去就很厲害,在未來還被人們廣泛應用,更別說現在了,如果制作出來,以張家如今的能力恐怕保不住。 福寶心中惦記著這件事,卻并沒有對外人說,就連來福這次她都沒有告訴。 來福如今有點慘,張長根回來沒幾天,來福就被勒令讀書,張婆子用的還是當初來福自己說的話,曾經被家里逼著去考童生的時候,來福說是來年再考,現在張婆子是下定了決心要讓來福兌現自己的話,可見話不能亂說,一不小心就容易坑到自己。 農家人本來就對讀書人有一種莫名的敬畏,現在張家不缺錢,每個孩子都要進學堂學習,接觸的人越多,張婆子越清楚家里出個讀書人對他們這種農家的意義。 來福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早年看到病痛給人們帶去的痛苦,才會轉而學醫,如今他的醫術已經到了瓶頸,只能自己慢慢琢磨,就是沒有大爺爺的事,頂多到年底他也是打算回家科考的。 被家里給予了厚望的來福,面對家里人的殷殷期盼,也為了安家里人的心,安安穩穩的躲在家里,日日抱著書苦讀。 程青玨知道之后,和來福深談了一次,之后張長根也加入了進去,不知道三人說了什么,反正自那天之后,來福更加用功,張長根還是一如既往閑不住,總是不見人影。 家中一時讀書聲陣陣,在張家人忙碌的時候,程青玨的父母也終于從京城趕來了。其實他們應該來的更早一些,只是還沒起程就接到程青玨的信,故而在京中耽擱了一段時間。 程修竹夫妻來的已經已經是十月份,天氣微涼,程家的別莊早已建好,除了偶爾去找來福,程青玨幾乎找不到和福寶說話的機會,還好他送去的東西張家人并沒有阻攔。 看到父母到來,程青玨絕對是最歡喜的人,這代表兩家可以商議親事,親事商定之后,他和福寶來往不用再那么避嫌。 程修竹這次來不僅是為了兒子的親事,還給張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當初福寶送上去的紅薯,經過大司農等人嘗試確認,已經肯定這東西可以成為老百姓一種日常食用的食物。 專研農業的大司農有更多的條件去判斷紅薯的長勢,產量,紅薯的產量和可種植范圍比現今的任何一種農作物都多,加上程家人在其中運作,當今圣上給張家送了一塊匾額,仁孝之家。 所以這一次程修竹來的動靜不可謂不大,身邊還跟了官府的人,到桃花村的時候,不少人都被嚇得不輕。 老百姓天然對官府就敬畏,更別說現在這么大的陣勢,等看到又是往張家去的時候,就有人嘀咕,這張家是又出了什么事。 這一次來桃花村的可不是祁縣當地的小捕快,還有州郡的,領頭的看上去竟然是個面白無須的宮人,再看到平時在縣里一個個昂著頭的衙役現在只能做些瑣事,就知道這次的情況不簡單。 不管于公于私程修竹都盡量給張家做了面子,于是沒多久就有村民打聽到,張家的那個孫女福寶發現了一種叫做紅薯的農作物,產量高可種植范圍廣,當今圣上念她一片仁善之心,特給張家賜了仁孝之家的匾額。 人群當下就嘩然起來,對桃花村的人來說,別說皇帝了,就連縣太爺都沒幾個人見到過。當下跑去給張家道喜送信的,羨慕嫉妒的,每個人都掩飾不住自己的震驚,一時間可以從中看到人生百態。 村子里的里正和村長得知了消息,專門等在張家,希望能見到京中來的侯爺,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官,一個個紅光滿面,像是一下子年輕了十歲,怕兩人太過激動出事,來福還專門出來,給兩人扎了一針,確保不會因為看到京中的大人物激動的暈過去。 桃花村不大,從村頭到村尾也就兩柱香的功夫,前面早有人告訴張家人要怎么辦,所以公公宣讀了圣上的口諭,又讓人掛上匾額的過程十分順利。 圍觀的眾人一個個面色通紅,就和這是自己家的喜事一樣,一個個都圍著想看看京中來的貴人長得什么樣子,至于宮中出來的公公,人們多是敬畏,并不敢議論偷看。 福寶是站在最前面的,看的也最清楚,說到底皇帝會賜下整個匾額是因為福寶上交的紅薯,于情于理她都需要站在前面感受一下皇恩浩蕩。 福寶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做了件小事,就鬧出了這么大的動靜,不過這對張家來說是件好事。有了這塊圣上恩賜的匾額,一些有壞心思的人想要打張家的主意就得掂量掂量。 人群中一個小廝模樣的人眼神驚慌,好在周圍人多,并沒有人發現他的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