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人手去幫助繁育,另外他還準備挖個小池塘養些魚蝦。 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另外等到野雞群繁育起來,和小池塘經營起來,這些人手估計還不夠用,更別說等到地里的紅薯和蘿卜大批量下來時候,林敬松也從來沒想過讓村 里那些一把年紀的老人們幫他干活的。 王曉娟一來,林敬松就感覺好過了許多,他干脆把邊邊角角的地都開了出來,分別種上不同基因偏向的種子。 后來又看區域管理實在太亂,又重新給趙巖王曉娟和王貴三人的工作區域做個劃分,按照不同的種植作物參考種植面積的大小,每個人盡量得到同一類型多而土地面積差不多的管理范圍。 這么一整,大家伙上工的效率都高了很多。 王貴和王曉娟在這邊適應了兩天,果真就像是林敬松所說得那樣,他家地里的活兒真的不重,每個人管三十畝地也綽綽有余。 趙巖每天工作干完都會去幫著錢叔做點兒,王曉娟擔心三個月后自己是個女人家干活不如男人家性價比高,再被林敬松辭退了,也是手里的活兒干完就去翠山上沒活兒找活兒干。 而老實憨厚的王貴,一見這倆人都干得一身起勁兒,自己也投入了進去。 林敬松是從來沒想過的,自己另外請了兩個人過來,就跟多了三個勞力似的。 他們幾個人干得厲害,林敬松也是看在眼里,畢竟每日去地里巡查,那些莊稼的狀態是絕不會騙人的。 不過王貴跟王曉娟好歹是新來的,林敬松也不好直接獎勵他們錢,就把才買回來的新一批奶牛產下也沒出售的牛奶分給他們幾人。 王貴跟王曉娟家里各自都有兩個小孩,每日能平白喝上幾乎怎么喝都喝不完的牛奶,別提對林敬松多感激了。 由于一下來了五十多牛奶牛,多余的奶也是不少,林敬松照例把這些沒辦法賣出去的牛奶分給村里的老人們喝。 牛奶可是天然的鈣來源,雖然不如售賣的那些營養更好,可幾天喝下來,不少老人都覺得自己之前總是抽筋的腿腳好上不少。 第124章 又過了幾天,已經有一批奶牛的奶品質已經跟在售的牛奶差不多了,林敬松這次準備給入戶奶增加供奶量。 現在有了顧卿頭疼牛奶分配的事兒,林敬松這邊只要供奶,就能輕易收到人情。 畢竟,就算是林敬松再不關注羊城里面他的牛奶銷售狀況,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加他威信,要求高價買奶的,就能側面知道,他的奶在羊城里面得多受歡迎! 也不知道他們是從誰那邊得到自己威信的、甚至是聯系電話,但林敬松決定不慣著他們,通通告訴他們最近準備加供一批入戶奶,去找顧卿商量去。 雖說可能會得罪一批人,但比起慣著他們,往后隨便一個人就能上門要到供奶來講,林敬松還是寧愿前期就鐵面無私一些。 這邊,新到的一批奶牛已經陸陸續續的可以供上在售奶,林敬松就著急的聯系王麻子,要求他在幫著自己尋找奶牛了。 王麻子也是沒想到林敬松這么快就要求尋找新的奶牛,他這邊倒是聯系到一戶賣奶牛的人家,有七頭,最近牛奶的散戶市場不大好,主人家疏于照料,奶牛們品相都不太好。 林敬松現在是確定翠山能把奶牛的狀態照料好,便肆無忌憚的、只要壽命還長,都隨便的收,大不了在翠山上多養一段時間唄。 照例事成之后包個紅包給王麻子,林敬松又催他兩句:“王哥最近看著要是可以的話,多往我這邊介紹些奶牛,多多益善?!?/br> 王麻子苦笑:“咱們羊城東邊跟南邊,能收的我都給你收過來遍了,甚至于現在奶牛收得勤快,均價都漲了不少?!?/br> 這個也是沒法子的事兒,之前是買方市場,奶牛經濟不景氣,大家伙兒都著急出不去手,現在有賣立馬就有收的,就有點轉換成賣方市場的意味了。 林敬松是想收奶牛,可大環境就在這兒擺著,他也不是冤大頭,市場價他倒是愿意出,可高于市場價么…… 林敬松還記得自己還有兩百萬沒還呢! 轉念想想,林敬松現在奶牛也著實不少了,足足有九十頭之多,甚至于他都準備找那個工程隊再起個兩個新牛棚的打算了,數量著實不算少了。 而且,等到這九十頭奶牛產出的奶全部供上市場里面,可就是個不少的數量了。 更何況王耀武走的可是中高端飲品的路子,肯定是要不了那么多的,而羊城上層階級的入戶奶有四五十頭奶牛產的奶供著,應該也算是差不多夠使了。 想想自己成日在山上吃rou,吃的最多也就是雞rou和兔rou,林敬松猛地想起自己之前還尋思著要養些羊呢! 即便是豐富一下自己的胃口也好,或者是多樣化產品路線,另外養殖些家禽家畜都是不錯的選擇。 于是,林敬松便轉換了路子,沖著王麻子問起現在牲畜的賣買市場。 “這個我也說不好,你也知道,我主要是做牛的賣買,那些家禽家畜在我這邊最多算是個捎頭兒,你要是想大批量買入的話,我也愿意多賺些紅包錢,不過我也不坑你,三日之后的蘿水鎮大集,咱們一起去了解下市場?!蓖趼樽犹拐\的說。 “成!”林敬松一口答應。 王麻子如此誠心,主要還是看中了林敬松是個大客戶,至少在一年之內林敬松都需要通過買入來擴張群種,有錢不賺是王八蛋,更何況王麻子還想多攢些錢開個牲畜賣買中介中心呢,這可免不了他前期各方面的人脈和資本的積累。 商量好這些,林敬松回到村里也沒閑著,他在翠山上漫山的閑逛,同時也在心里計算和規劃著。 翠山面積雖說不小,可一下子涌入五六十頭奶牛 ,還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割草的人必須往更遠處的山上去了。 說起割草的事兒,林敬松突然發現,這次需要大批量的割草之后,三輪車明顯不夠用了。 早上王貴他們輪流用三輪車拉牛糞,等到白天里用得差不多,開到小河邊把車斗沖洗一下傍晚再開去山上運草料。 看他們用得實在是緊張,林敬松便乘著村長的順風三輪車去山下再買一輛三輪車回來。 林敬松發現自己跟那個農具店老板還挺有緣,這次還是賣三輪車的漢子出去買菜了,農具店老板幫他看著店。 既然店老板都沒在,林敬松索性先去農具店采購一番,農具店老板真是可愛極了,他見林敬松沒隔多久又買了一連串的農具,嚇一跳:“是不是我家東西不好使,你給使壞了咋地一下買這么多”? 哪有他這么直接說自家賣的東西不好的啊,林敬松笑笑說“不是”見他還是不放心,只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