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還是自己四兒媳婦親手孝敬著做的,就連床上鋪的都是羊毛氈子和被褥,三不五時有糕點果子,還有孫子孫女寄來的麥乳精喝著,日子那叫一個滋潤。 至于平時吃的,那都是白面饅頭了,她都不稀罕吃棒子面饅頭了! 別人羨慕了:“你這日子可真是好,真會享福!” 苗秀菊噗嗤一笑:“我受了一輩子罪,也沒多少年活頭了,當然是早早享福,我現在兒子出息,兒媳婦孝順,孫女孫子一個個都成器,不趁著現在牙口好吃點好的,那還等到啥時候??!” 別人想想也是,這苗秀菊真是個命好的。 四個兒子,四兒子是發財了,二兒子也跟著沾光。 大兒子和三兒子那里沒發什么財,但是靠著勤勞,日子勉強也能過得去,不至于說挨餓。 在苗秀菊看來,你不挨餓就行了,至于吃白面饅頭還是棒子窩窩,那就是你們自己的問題,我這當娘的管不著。 孫子孫女之中,一個寶妮去礦上工作,現在嫁了礦上的一個干部,日子過得好,一個孫子當兵,寄回來的照片那叫好,乍看還以為當了啥官呢,一點不像農村人了,而另一個孫子躍華也跟著去礦上吃商品糧了。 這么想著,其它人就不免說了:“你家勝天和福寶,咋還上學呢?” 苗秀菊:“是啊,上學呢,兩個孩子學問都高,我想著等回頭不上了,看看哪里有招工的,給他們某個事,上了這么多年學,怎么也不能在家里干農活??!” 這是苗秀菊的打算。 她覺得自己家勝天和福寶都是有學問的人,特別是福寶,那模樣那氣質,還有那學問,都是一等一的,又是從下有福氣的孩子,怎么著也不至于比寶妮躍進躍華幾個前途差。 不過旁邊的沈紅英卻酸開了;“娘,你想得太美了,哪可能那么輕易就招工?” 劉招娣聽了,也說:“依我看,老四家現在又是買賣,又是種地,根本忙不過來,一雙兒女那么大了,竟然不幫著家里干活,還要去學校上學?那不是白白浪費時間么,還是趁早回來干活吧!” 就連胡奶奶都皺眉打量這件事:“其實說得也是,反正也就半年了,上不上都沒要緊了,拿到高中畢業證就算了,現在又不是像以前那會子——” 以前那會子怎么樣,胡奶奶沒說。 以前那會子,還有高考,學問好了可以考上去,靠上去后就不是農村人,就能當城里人。 可是現在早沒有了。 她這么一想,突然覺得福寶和勝天真是沒趕上好時候,晚生了十幾年。 這個話茬一被提起,大家再看顧勝天和福寶,那感覺就有點同情了。 于是很快,就有人就說到劉桂枝面前去了:“你說你也真不容易,你們兩口子這么忙,那個大的兒子閨女也不知道幫忙,還在學校里念書,我聽說咱們縣里的中學,這個時候已經夠格拿畢業證了,拿到證就行了唄?!?/br> 人家這話倒是沒假。 現在的學校高中是兩年制,上完了兩年,只要你有學籍在,肯要畢業證,學校都會給你的,就可以順利畢業了,只有那些想考點啥的,才會繼續學下去。 換句話說,其實福寶和顧勝天已經能夠拿到畢業證了。 既然拿到了,還讀什么?再讀下去有什么用? 這個時候是有上大學這個說法,但是人家那都是推薦上去的,那種名額,別說陳有福夠不著,就是公社里都難拿到一個名額! 所以再讀下去這就是白白浪費時間了。 劉桂枝聽了,卻是笑笑;“我們倒是不覺得累,孩子喜歡讀書,多念念書總是有好處的?!?/br> 至于有什么好處,她是不懂,但是她聽男人的,也聽孩子的。 福寶和勝天讀了這么多年書,有學問,見識多,遇到事情比她有想法,現在很多事她都忍不住想聽聽福寶的意思。 福寶和勝天既然想上,那她就打算讓他們繼續上,反正家里也不缺他們的那點工分。 至于顧衛東那里,更是直接拒絕:“怎么可能?咱現在不缺錢,實在忙不過來,咱請別人幫忙,咱給錢請人幫忙,我顧衛東的孩子,想干啥就干啥,想繼續學就繼續學!” 人家現在有錢了,人家說話就是這么豪氣,幾句話堵得說嘴的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顧衛東的話傳到別人耳朵里,自然惹了一小部分人的不高興,劉招娣撇嘴,滿心不高興,顧衛軍嘆了口氣:“我這三弟,真是能耐了,了不起了,要是早幾年,還不把他直接抓起來批!” 不過說那些多沒用,現在不是早幾年了,現在也沒有斗人了,變了,時代變了,天變了,人心也變了。 顧衛軍感慨著這個,想起來四弟帶著二哥做買賣,不帶著自己,心里那叫一個不舒坦:“招娣,興許你說得對,四弟就是欺負咱家沒兒子??!” 想想都難受。 而就在大家的說道中,聶老三媳婦心動了,她想讓生銀輟學。 畢竟是個丫頭片子,上那么多學干嘛,趕緊回來干活,至于生金,才高二,還可以再深造一年嘛。 當生銀聽到她娘的話時,慌了。 其實她早一年多前就慌了。 不對啊,不對,完全不對??! 難道不是在改進開放前一年就重新恢復了高考嗎? 恢復了高考,能高考了,她就可以想辦法利用先知的優勢,早早地準備,爭取考上大學,這才是她原本的計劃。 可是現在……怎么這發展和她上輩子所知道的不一樣了?看著這不一樣的發展,她心里是完全沒底了。 那她是先輟學謀個其它路子,還是繼續死啃書? 如果死啃書,耽誤了其他路子那怎么辦? 第118章 蕭定坤的信 這天, 福寶和顧勝天準備過去縣城里上學, 誰知道恰好公社里發下通知, 說是有一家養殖場招工。 養殖場, 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進去養殖牲口啥的總是有味兒, 城里戶口的都不太樂意干的, 所以這種指標才能輪到農村里的人來搶。 本公社里拿到了一些指標, 分配到了村里, 陳有福有了兩個名額。 他大喇叭喊著, 開會, 說了養殖場兩個指標的事。 大家伙一聽, 都沸騰了,誰家都有孩子差不多這個年紀,正適合??!于是大家紛紛打聽,要什么條件,怎么才能去。 陳有福用手指頭彈著桌子:“都等等, 別著急,挨個登記,登記上去, 人家會慢慢挑?!?/br> 可是任憑他怎么說, 大家擠在前頭,都拼命地想最先登記上, 誰也不愿意落后。 而就在這群人中,生銀生金也過來了。 聶老三的意思是, 登記一下也沒什么,如果萬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