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隔世的感覺。 學校是建在半山腰上的,周圍的環境的確優美,山清水秀的樣子是大自然最真實的樣貌。環境雖好,可落后也是真的。 山的名字叫三清山,因為山青,水青,天也青,所以原本的名字叫做三青山,可后來也不知道那個文人來這兒踏青,覺得‘三青’這個名字太過俗氣,所以就改名為‘三清’,其意境清,人清,心清。當時的村長覺得這名字逼格高,于是大手一揮,從此后的世世代代,便將這山稱為‘三清山’。 可當時的村長沒想到的是,如今的三清山竟像是在呼應著名字一樣,變得越來越冷清了。 山里原本的村落還算挺大,但是建國以后,山外的發展太過迅速,不少人都舉家搬出了山外,所以這村落的規模便變得越來越小,到現在也不過是只有零星幾家村房了,而且大多住的還都是老弱病少。 老一輩的人覺得自己的根就在這山上,所以說什么也不要出山,而年輕一輩的人則是要在外打拼,所以就將孩子托給了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養,所以村子里的孩子竟也不少,并且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 學校是典型的青磚白瓦,而且也就只有小學,若是上了初中,就得下山趕到鎮上去讀。學校的面積不大,只有一層,一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兩三個教室,教室里的書桌和椅子也不多,卻很工整地擺在那里。教室的空間很小,但那塊唯一的黑板卻是被擦地很干凈。 趙恬恬第一天到這兒的時候,覺得有些觸目駭心,明明生活在同一個省份,可這些孩子卻為何連個像樣一點的教室都沒有? 后來,當看見那些孩子穿著破舊的棉襖,整齊地站在校門口給他們唱歡迎歌時,她的眼睛更是一酸,眼淚差點就要流了下來。 那一張張面黃肌瘦的臉無一不透露著對他們的熱情,皮膚黝黑,看起來有些臟兮兮,可是兩頰卻帶著淡淡的紅暈。一雙黑亮的眼睛里充滿著生機,似乎從沒因為自己貧苦的生活而感到有任何的不滿。 他們很單純,單純到會逮著你詢問城里的生活,隨后露出向往的神采,卻從未怨天尤人。 “其實這些孩子們都很辛苦,有時候一年都沒見自己爸媽一面?!?/br> 趙恬恬還記得,當初來支教的第一天,韓老師就是這么講的。 ‘留守兒童’這四個字對她來說并不陌生,以往在新聞報道和紀錄片中總會出現這個詞,當初隔著屏幕都會為她們感到心疼,如今真的親眼見到這般現狀的時候,則更具有沖擊性。 孩子們都很懂事,雖然長時間見不到自己的爸爸mama,但是也不吵不鬧。 他們會因為在課堂里學習到了一個小知識而感到興奮,會因為聽到城里的描述而感到激動,也會因為中午多加了菜而感激,還會因為大家一起玩了個游戲而感到開心。 孩子們實在乖巧地厲害,正是因為如此,才讓趙恬恬更加心疼,更加覺得曾經的自己是有多么任性。 在趙恬恬心里,當初她來支教的目的在看見孩子們的那一刻起已經變得截然不同了。這不僅僅是一個鍛煉自己的過程,更是一個審視自己的過程。 她一向覺得自己應該算是一個乖孩子,從小到大都沒犯過什么大事兒,比起隔壁的熊孩子來說,她可沒怎么讓趙女士他們cao過心。明明總是以‘乖巧’自稱,可如今看到這些孩子,倒是自慚形穢了。 . 學校的校長也就是唯一的老師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叔,也是土生土長的‘三清人’,以前也算是有本事,是村子里鮮有幾個讀過大學的人。后來畢業之后在社會上闖蕩了一段時間,總覺得有些迷茫,偶爾一次回到家鄉,看到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竟是一下子辭了工作,轉而重新回到村子里當起了校長。 校長姓李,在之前的日子里,小學里所有科目都是他教的,不僅要給那群孩子當老師,偶爾還當媽當爸,生活可謂是艱辛。 后來他下山向鎮長反映了這件事,于是學校里便會時不時有志愿者過來支教,偶爾也會帶來一些物資,就比如他們上課用的書,就是有一批志愿者捐的。 趙恬恬因為學的是偏文的專業,所以就被任命為了語文老師,雖然不是專業的,但是應付一下小學的課程綽綽有余。 要來支教的前一天,趙恬恬便把她那三萬八的相機給帶上了。原本是想拍一些山清水秀的照片發給陸晟看的,可沒想到的是,后來相機里大多都是那些孩子們的身影。 山上的信號不好,偶爾還不能連上網,所以每次能和陸晟聯系上都變成了幸運的事情。那一頭的陸晟一邊承受著相思之苦,一邊又要裝作沉穩的樣子,盡量不鬧小孩子脾氣去給她添麻煩,可是每當遇到趙恬恬沒網的時候,他就恨不得直接飛到她身邊,或是直接出錢在那座山上搭一個信號塔! 當然,這并不現實,所以陸晟也只能忍著憋屈,盼望著那該死的網能聽話點! 可令陸晟有些失落的是,每當兩個人好不容易能通上語音或是視頻電話的時候,女孩竟是一點兒關系他的心思都沒有,全都在講她身邊‘熊孩子’一天干了什么什么事。 雖然知道自己這種想法是過于狹隘小氣了,可偏偏總覺得有點變扭。她的苦與樂,哭與笑似乎都變成了為其他人而牽動,雖然那些‘其他人’也只是一群孩子而已。 陸大少爺的心里憋著一股氣,但是也不好明說,所以只好調侃道:“你對他們這么用心,是不是也想生個孩子當媽了?” 還以為女孩會羞澀地反駁,可沒想到的是,她竟是認真地思索了起來,半晌后才開口:“要是我以后當媽,一定要對我孩子嚴一點!得讓他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懂得衣食無憂是一件是多么幸運的事!” “……” 陸晟:看來他以后得當一個慈父了? . 即將臨近春節的那幾天,冷清的村莊也不由得開始熱鬧了起來。 過年是件大事,盡管窮苦,但是每個人對這個節日都抱有一種儀式感,該大掃除的大掃除,該包湯圓的包湯圓,該殺雞的殺雞,將這原本略顯衰敗的村莊也染上了幾分生機。 趙恬恬和她一起來的幾個同學對此也格外感興趣,比起城里過年的氛圍,這里的春節氣息似乎更加濃郁。 校長也樂呵呵地給孩子們批了假,而且還去鎮里采購了不少材料,想著讓孩子們一起包水餃。 韓老師是和李校長一起去鎮里的,還帶上了同學們自發捐的錢,買了好些rou,就是為了讓那些孩子們補補身子。 孩子們平日里都是不沾葷腥的,包餃子的時候看到了盆里剁爛的rou餡,那一雙雙水靈靈的眼睛都瞪直了,口水差點就從嘴巴里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