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李遠荷。她只是偶爾溜出城,在李家遇難的地方見到了太子,說起來那個地方離京城實在算不上遠,她當時見到的就是滿臉哀傷的太子站在路邊發呆,后來她才知道李遠荷與太子的淵源,她便被太子的深情而折服,太子每年都會去那個地方,一直到成年后娶了她才沒再去過。一開始是為了查線索,后來則是悼念。再后來便深埋在了心底。她知道太子是愛自己的,太子對于死去的李遠荷有懷念,但那已經不是愛,他只是放不下,李家的慘案是太子心中的一根刺。現在由于瞿寄淵出現,那根刺又被挑了出來,它深深地扎在太子的心底,如果不□□,那根刺便永遠不會消失,太子妃知道太子會幫瞿寄淵,會幫李遠岫,那么這根刺被連根拔出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太子第二日果然進宮見了皇后,他只是技巧地提到年年水災的那幾個地方有個地方現在治理的特別好,然后提到了李遠岫,皇后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恍惚了許久。她看了兒子一眼,皇帝已經有了退位的打算,太子原本一直抱著不愿爭的心思,只是按部就班做一個稱職的太子,如今他居然主動提到李遠岫,這讓皇后由衷地高興了起來。瞿寄淵站在聚祥樓上看向皇宮的方向,他昨晚去見了薛刺史,將一些東西交給了薛大人。薛刺史對于薛卓老老實實回家當個好兒子的事,對瞿寄淵萬分感謝,他是個聰明人,瞿寄淵話里話外不離李遠岫,再加上他知道瞿寄淵是個斷袖的事,自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李遠岫是個好官,他每年上報的時候也是著重夸獎,然而每年都不見水花,雖然在朝上提出這件事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他也不過實話實說罷了,對于有些事,不過是知道裝不知道罷了。這日的天氣很好,太陽暖洋洋的,瞿寄淵覺得舒適極了,他喃喃地念道:“已經是春天了?!?/br>朝堂上的事是與薛刺史再次見面的時候告知他的,情況與他想得差不多,薛刺史將李遠岫的事一樁樁說出來后,提出將李遠岫調回京城讓他更好地發揮能力,便有人反駁,連李遠岫借糧也被說成了剝削貪污。薛刺史原本以為自己是孤軍奮戰,哪里知道太子也會橫插一腳,太子與李遠荷那段往事其實知道的人沒幾個,能知道的自然也是皇后的自己人,所以根本沒有傳播出去,所以太子會出手實在出人意料。太子只說他聽到的與薛刺史所說的相同,而且薛刺史才是李遠岫的上鋒,他知道的自然最清楚,而京中的各位大人又怎么能保證自己聽到的就是真的?皇帝對于太子主動插手朝堂上的事很高興,他這幾天常常聽皇后提到李遠岫,又時常聽她懷念過去,對李遠岫自然也是好感多多。朝堂上爭論不休,反對李遠岫回京的人抓住他跟富商借糧的事大做文章,薛刺史在緊要關頭將一些李遠岫蓋了印章欠條拿出來,他向皇上說明,這些欠條原本是李遠岫寫給那些捐糧的富商、鄉紳的,只是后來這些人都把欠條又還給了李遠岫,借的糧便變成了捐給朝庭的糧。皇帝看了連連點頭,然而,即使有這些證據,李遠岫又是當年是三甲,但已經被放到基層去了,現在再想調回京城自然不會那么容易,更何況還有人不想他回來,最后皇帝便問了蔣大人,所有人都知道李遠岫是蔣大人養大的。大概誰也沒想到,這位李遠岫的好叔父卻只說了一句:“遠岫年紀還小,應當再多歷練歷練?!?/br>蔣大人這句話說完自己就后悔了,不光薛刺史、太子等人看向了他,連皇上也神色不明地看了他兩眼。他不該說這句話,他剛才實在怕皇上直接答應把李遠岫調回京城便脫口而出了,但他忘了自己雖然被李遠岫稱為叔父,但實際他并不是,就算他是新叔叔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李遠岫獨自一人呆在遠離京城的小縣城,一呆三年,有人提出讓他回京,他就算不能表現多么高興,也不應該阻止。最重要的是,皇上要不要讓李遠岫回來,根本不會因為他的一句話而改變。蔣大人知道這時后悔已經晚了,只能硬著頭皮道:“遠岫那孩子從小就認真,做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他做縣令做得好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但他歷練太少,只怕來了京城有些事情不能勝任?!?/br>蔣大人的話說完,不想李遠岫回京的人自然是將姓蔣的好一頓夸,不過,這件事到最后也沒有結果,因為皇帝始終沒有表態。很快之前那些不想李遠岫回京的人,都沒有了空閑再管李遠岫這個人,雖然李遠岫被調回的消息傳了出去,但調回京城的人卻不是他一人,而是十數人。皇上這一動作,有心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京城要有大變動,誰還有功夫去管一個翻不起浪來的小小縣令?就算回京又怎么樣,還不是要一步步爬上去。蔣大人是不甘心的,因為李遠岫回了京,他再想做什么就不可能了,他不用想也知道李遠岫絕不會對他投懷送抱。蔣大人覺得煩悶,又約了幾個好友去了聚祥樓,瞿寄淵對蔣大人這種找上門來送消息的習慣很是不理解。聽了系統的解釋后才明白,原來蔣大人之前派了人盯了他一整年,也知道聚祥樓是他開的,但是他和李遠岫一分開就是兩年,雖然回了縣城但又很快回來,他已經認定了瞿寄淵李遠岫關系破裂,自然沒有再分心到瞿寄淵的身上。瞿寄淵嗤笑,這種蠢貨怎么還能活得這么久活得這么好,真是老天沒張眼。系統慢悠悠道:“他要不是個蠢貨,估計他早就找人來滅你的口了,還能來給你送消息?”蔣大人很煩悶,其他幾個人也好不到哪去,但他們和蔣大人煩得不是一回事,說白了蔣大人其實是沒什么實權的官員,所以對朝堂的暗流并不是太在意,而其他幾人的談話卻透露給了瞿寄淵一個消息,有人想對付太子,而這個人應該就是當年李家案子的主謀。有些人就是這樣,有一就想二,他們把貪婪當做自己上進的動力,一步一步爬向最高處。第38章第38章瞿寄淵手里的證據指明了其中的幾條大魚,可是最大的那一條他卻一直沒有線索,不管是他自己運用能力的調查還是靠系統,都沒有摸索出來。在聽到那些人的密謀后,他突然想改變了方法,他開始從系統那里套各個有動作的皇子的消息。一個能在幾條大魚后面蹦達的幕后黑手,怎么可能是小人物呢?很快他從系統那里得到了大皇子與張丞相有勾結的消息。順著這條藤,瞿寄淵利用系統,開始全面調查張丞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