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面子才這么改給他加戲,他不會高興?!?/br> “當然不是?!绷柚瑯訅旱土寺曇艋氐?。 她理解像秦閔這樣的老藝術家有多注重劇本的合理性和完成度,給他加戲必定不是什么會討好到他的方式。 況且她也不會對自己的劇本這么不負責任,即使她作為編劇再怎么沒有話語權,也不會破罐破摔成這樣。 “我寫了兩個版本,”凌枝寒解釋道,“另一個就是這個角色去世,有一段追悼會的情節來升華主題,但是我和宋導一致認為,前面的劇情鋪墊不足,后面這個升華主題看上去會過于假大空,而且追悼會上的致辭,無論由哪個角色來念都好像不怎么合適?!?/br> 秦閔好奇道:“能不能讓我看看那個版本?” 秦閔拿到另一個版本的劇本,和蕭衍、唐珞婷,師生三人聚到一起,認真地討論了許久。 宋導當甩手掌柜當得連指導演員怎么演戲都用不著了,坐在一旁悠閑地喝茶:“凌編,干得漂亮,以后你多寫點這種角色,我們再合作,我就請秦老師這種老戲骨出山?!?/br> 凌枝寒聽到宋導這變著法偷懶的念頭,不禁莞爾,開心的同時又隱隱有些懊惱。 優秀的演員和劇本碰撞間產生的火花超乎她的想象,可惜她沒能做到從劇情一開始就給男女主演安排更精彩的情節。 劇本能夠不斷完善,真要多虧了蕭衍和唐珞婷在拍攝時帶給她的靈感,然而前面的基調已經定下,即使她在結尾把劇情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沒有足夠的鋪墊來撐,實在令人遺憾。 當時那個大綱再多想想就好了。 誰讓她不知道自己的劇本會遇上這么多優秀的演員和負責的工作人員,還有靠譜的不做干涉的資方呢? 那邊的師生三人討論完畢,敲定了什么事情,秦閔拿著劇本問導演:“能不能按這版拍個試試,看看效果怎么樣?實在不行再按另一版拍?” 宋導看了看時間安排說:“應該可以,最近進度趕得快,時間還夠,秦老師,你覺得那段悼詞誰念合適?” “還是得主角來?!鼻亻h看了一眼唐珞婷:“可是女主那段時間悲痛過度失聲,不可能由她來念,男主角的性格……又不怎么像能寫出這種悼詞的人?!?/br> 宋導自然懂得這一矛盾,還以為他們剛才商量出了結果,略有些失望:“那……” “我來?!笔捬芷届o地說,“秦老師剛才說,我既然擔了主角的名頭,總不能一點風險都不冒,那還像什么話?” 第34章 得到主演的位置, 就必然要承擔劇情被觀眾詬病時所帶來的風險——這一演員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卻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凌枝寒曾碰到過某位她甚至不愿提起姓名的演員, 爭搶一番主演位置時盡心盡力, 真正到了劇組拍攝又敷衍了事, 成片出來以后效果奇差, 觀眾反響也很糟糕。 結果該演員的團隊直接推鍋她這個編劇,說她寫出的這個角色本就沒什么特色, 演員不好展現人物內心。 營銷號水軍齊上陣, 演員粉絲再強行尬吹一波該演員如何憑借演技拯救她稀爛的劇本, 這事也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被糊弄過去。 然而編劇的圈子說小也小, 凌枝寒背黑鍋的事被傳開以后,該演員再想接什么劇本,編劇都要委婉地表示自己寫的這個角色沒什么特色,可能不好展現人物內心, 請這位演員千萬要慎重考慮。 “某某演員不演沒特色的角色”這句話,也成為了圈中笑談。 身為主演就要承擔主演應該承擔的風險這句話, 實在是太難得了, 也難怪秦閔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德高望重的存在。 拍攝進度很快就到了追悼會的情節, 場景已經搭好, 唐珞婷悲痛過度暫時失聲的情緒也醞釀完成, 蕭衍則在跟秦閔討價還價:“秦老師,你的角色這個時候已經過世,你再在場外看著我我會緊張, 會出戲?!?/br> “我站的角度你根本看不到我,”秦閔毫不妥協,根本不接受蕭衍的借口:“再說讓你這小子有壓力會緊張好些,沒壓力你太飄?!?/br> “我這幾年已經穩重很多了?!笔捬芄首鞒练€地說道。 秦閔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并不接茬。 蕭衍心知多說無用,整理好情緒走進拍攝場地。 蕭衍入戲的速度之快總是讓凌枝寒感到驚訝,明明剛和秦閔談話時狀態還算輕松,但在走進拍攝場地之后就仿佛突然變了個人一樣,徹底融入了周遭眾人肅穆的氛圍。 天賦這種東西,在蕭衍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現。 蕭衍依照劇情,從男主所坐的座位起身,來到眾人面前,視線一一掃過臺下的每一個人,不同于其他人帶了點絕望意味的傷心,他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所謂窮途末路的意思。 有人看出了這一點,內心在隱隱疑惑男主究竟要說些什么。 現在,所有人的情緒都被蕭衍一人帶了進去,時機已經足夠成熟,男主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發言稿,折疊起來放進了衣兜。 他是輕松的,卻也是認真的,他背下了全部悼詞。 蕭衍的聲音通過話筒在場地上空響起:“今天,我們都來送別業內的一位前輩,我看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人,我想不到會來的人?!?/br> 男主臺詞中“意想不到的人”,指的是與主角團有競爭關系的對手,這些人今天也到了追悼會現場,被男主提到以后,眼神還算坦蕩。 蕭衍繼續道:“我知道你們沒有惡意,所以我也沒有惡意,我只是再一次感到了這位前輩的光芒之盛,無論是誰都會對他抱有敬意,這恐怕是我終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但我同時又覺得很榮幸,能和這位前輩曾一起生存于同一時代,親眼見到他工作時的樣子,知道他對這個行業所付出的心血,甚至和他一起共事。 “他的名字會留存于本行業發展的歷史之上,幾年、幾十年,乃至幾百年后的人,都會羨慕我們這群曾與他有過交流的人。 “我們會傳承他的意志、思想和學識,讓我們以及今后的人,都能繼續沐浴在他的光輝之下,讓他未完成的事業能繼續進行下去。 “這是另外一項偉大的事業,同時也是更為艱難的任務。 “他生前曾對我說過,他的去世并不意味著終結,而是意味著新的開始,沒有了他,我們應當更為堅強、更加努力,并且誓死不放棄,他其實也很不放心把手頭的事交給我們這群不靠譜的人——” 最后這句話讓“不靠譜”的主角團會心一笑,然而笑過之后,更大的悲傷迅速席卷而來,有人忍不住無聲落淚。 “——但是沒辦法,只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