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7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金龍塔爾斯的尷尬、我玩的游戲為什么變成了高H版的?(H)、性冷淡男友的濕潤模樣(H)、不好意思,在下冷淡[快穿]、桃李春風一杯酒、拐帶小黑子的一百種方法、【希臘神話同人】阿多尼斯的煩惱、無非甘愿、二貨歡樂多
地知縣的任令,根本驚動不到他?!?/br> “我謀實缺的時候,又耍了個心眼,故意將話說得含糊其辭。別人俱以為我爹有意讓我來蜀地。只是,這等事只能心領神會不能直言,因此,也沒人去我爹面前多這個嘴?!?/br> “待吏部公文下來時,我爹才知曉。當即氣得七竅生煙,回來便狠狠用了一回家法?!?/br> 正如陳湛所料。 吏部公文已下,眾人皆已知曉。陳侍郎再不情愿,也不能徇情枉法,將兒子硬留在京城。只得憤憤地讓陳湛離京。 這一頓打,也是免不了的。只是,陳湛也沒料到親爹下手這般狠辣。他一路上都躺在馬車里養傷,這都快一個月了,走路時還不太利索。 “你來之前,怎么也不寫封信來?”盛鴻笑問。 陳湛一臉自得:“我就是要突如其來,給殿下一個意外驚喜?!?/br> 說完后,陳湛又沖盛鴻咧嘴一笑:“殿下,我這可是來投奔你了。以后,你可得偏著威遠縣一點?!?/br> 盛鴻笑罵一句:“等你做出些政績了,再來和本王談這些也不遲?!?/br> 盛鴻口中說得不客氣,心里卻是感動又溫暖。 不管在何時何地,第一要緊的從來不是錢糧,而是人。最好是滿腹才學自帶出身的能干之人…… 能順利拐到陸遲趙奇,已令盛鴻心滿意足。葉景知忠心能干,蕭宇凡沉穩踏實,還有一心為他當差做事的謝元舟梅禛等人。 陳湛這一來,更是意外之喜。 盛鴻越想越是高興,情難自禁地再次用力拍了陳湛一巴掌:“你好好做威遠知縣!做滿一任后,本王便給你加薪升職!” 一個高興之下,加薪升職四個字都冒出來了。 好在這四個字也不算難懂。 陳湛聽著既覺新鮮又覺有趣,立刻厚顏要求:“思蕁和小寶也隨我同來了蜀地。威遠縣不知情形如何,我先去上任當差。四旬和小寶便留在蜀王府,請蜀王妃照顧一二了?!?/br> 心情頗佳的蜀王殿下毫不猶豫地應下,唯恐陳湛不放心,又笑著說道:“說起來,秦思蕁也和我同窗三年。我對她比對你還要熟悉。不用你說,我也會好生照料她。你就放心吧!” 陳湛:“……” 為什么盛鴻這么一說,他心里就有點不踏實? 陳湛有些糾結地看了容貌俊美的盛鴻一眼,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殿下還是離思蕁遠一點吧!” 盛鴻:“……” …… “秦jiejie,真沒想到,你竟然也來了!” 顏蓁蓁最是激動,一把抱住秦思蕁。 溫柔斯文的秦思蕁,抿唇輕笑,輕輕摟住顏蓁蓁:“我也沒料到,我們這么快就能重逢相聚?!?/br> 去年送別顏蓁蓁的時候,她心中滿是不舍和艷羨。沒曾想,只隔了三四個月,兩人便在蜀地重新相聚了。 林微微也歡喜不已:“秦meimei來得正好。這些時日,我們正商議著要再設一座書院,正愁人手不足呢!” 顏蓁蓁和秦思蕁最是交好,林微微和秦思蕁是好友,謝明曦和秦思蕁的關系也頗為和睦。事實上,昔日同窗里,聰慧溫柔好脾氣的秦思蕁,一直都是人緣最好的那一個。 “秦jiejie,歡迎你來蜀地?!?/br> 謝明曦含笑上前,握住秦思蕁的手:“以后,你就在蜀王府里安心住下。衣食用度都不必cao心?!?/br> 秦思蕁輕笑不已:“住在蜀王府,已是多有打擾。衣食用度,哪里好意思再令你費心。我此次前來,也帶了許多衣物金銀前來?!?/br> 陳湛前來蜀地做官,為官一任就是五年。秦思蕁來之前,將能帶的金銀細軟盡數帶來了。 謝明曦莞爾一笑:“你們愿來蜀地,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這些瑣事,何須再cao心。我們也別說這些見外的話了。日后,男子們有他們的事忙碌,我們亦有自己的事要做?!?/br> 自己的事! 秦思蕁默默地品味這幾個字,目中漾開笑意。 沒錯! 我愿隨夫婿來蜀地,也是因為,在這里,有我想做能做之事! 第746章 生辰 陳湛離京去蜀地赴任做官,算不得什么大事。 只是,引發出的一連串波動后續,誰也意料不到。 陳湛謀實差去蜀地,是自己的主意。將親爹氣了個半死??稍趧e人眼中看來,便成了陳侍郎“深思熟慮城府頗深為陳家謀求后路”之舉措。 京城暗流涌動,宮中爭斗不息。年輕力盛各有勢力的藩王們被留在京城,建安帝龍椅不穩猶不自知洋洋自得。 心思活絡的官宦勛貴們,眼看著京城大亂將起,俱都暗暗動起了心思。 不說給自家謀條后路,哪怕是為了安全考慮,也該挑一兩個精明能干的兒孫離開京城了。說句不好聽的,哪怕京城出了變故殃及眾人,自家也有子孫能逃過一劫不是? 偏隅一地易守難攻的蜀地,頓時成了眾人眼里的香餑餑。 一時間,暗中去找陳侍郎的人多了起來。 關系平平的,想著法子送禮。私交好一些的,便張口直言。如果蜀地官職出缺,可得打聲招呼,別被人搶走。 若是陳侍郎言辭推脫,少不得要被人揶揄幾句。諸如“令郎謀實缺去了蜀地可見蜀地是個好地方”“我想讓幼子也去蜀地謀個官職還請陳侍郎幫著打點”之類。 陳侍郎:“……” 便連建安帝,也在小朝會后,半開玩笑地詢問陳侍郎:“朕聽聞陳侍郎的長子亦在年初去了蜀地做知縣?真沒想到,蜀王去了蜀地之后,蜀地便成了令人向往之地?!?/br> 對著小心眼的建安帝,陳侍郎只得陪笑道:“皇上見笑了。這個孽障,自己謀的官缺。臣一時疏忽不察,知道時已經遲了?!?/br> 建安帝呵呵一笑:“陳侍郎真會說笑?!?/br> 陳侍郎憋了一肚子悶氣無處可訴。一連寫了三封家書怒罵坑爹的逆子! …… 被罵得狗血淋頭的陳湛,此時在威遠縣忙得焦頭爛額,壓根顧不上回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此話真是半點不假。滿期雄心壯志的陳湛上任為知縣后,便開始了勞心勞力忙得腳不沾地的生活。 初來乍到,要摸清任上所有情形。上一任知縣留下的所有爛攤子,先得一一收拾。要迅速熟悉縣衙里的上下情形,要摸清其中彎彎繞繞的門道,要處理各種瑣事,還要給百姓斷案申冤等等諸如此類。 好在陳湛和陸遲趙奇一樣,出身名門,背靠大樹,本地官員無人敢相欺,大大縮短了適應的過程和時間。 更令人慶幸的是,身為蜀王的同窗好友兼親信,不管做什么舉措,都無懼引來誤會或隔閡。 陳侍郎連著寫來的三封信,陳湛匆匆看上一回,便拋諸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