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5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金龍塔爾斯的尷尬、我玩的游戲為什么變成了高H版的?(H)、性冷淡男友的濕潤模樣(H)、不好意思,在下冷淡[快穿]、桃李春風一杯酒、拐帶小黑子的一百種方法、【希臘神話同人】阿多尼斯的煩惱、無非甘愿、二貨歡樂多
著內侍獨有的陰柔尖細:“皇上,時候不早了,該傳午膳了?!?/br> 建安帝還是十歲的皇子時,羅公公就在身邊伺候。如今建安帝做了天子,羅公公也一躍成了天子近侍。 一朝天子一朝臣。臣子們要換一茬,少說也得幾年甚至十幾年。內侍就不一樣了。風光與否,全憑天子,俱看圣意。 也因此,建安帝登基沒幾日,曾風光無限的盧公公就憋憋屈屈地在移清殿外當差了。 便是俞太后,也不便為了這等小事為盧公公出頭撐腰。 建安帝沒急著傳膳,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你在朕身邊伺候,也有十年了吧!” 羅公公恭敬地應了聲是,腦海中不停地轉了起來。 為何建安帝忽然提起這個? 當年三皇子身邊的內侍原姓周,忽然得了一場急病死了。他才有機會到三皇子身邊伺候。說來也是湊巧,沒過幾日,“七皇子”便意外落水身亡…… 羅公公頗為謹慎地不再深想。他能在三皇子身邊伺候多年,直至有今時今日,所依仗的便是這份謹慎小心。 建安帝今日心情似格外愉悅,竟和他這個奴才閑話起來:“當年‘七弟’意外落水身亡,朕也格外悲慟。沒想到,過了幾年,七弟竟又回來了。朕委實是欣慰??!” 羅公公陪笑道:“皇上說的是。蜀王殿下身手過人,這幾年來一直全力相助皇上。只可惜,如今蜀王殿下去了藩地,日后皇上想見蜀王殿下也不是易事了?!?/br> 建安帝目中的笑意愈發奇怪:“說起來,蜀王也是福大命大。此次的連環毒計,也為他識破?!?/br> 然后又冷哼一聲:“這個寧王,之前謀害駙馬,現在又以此等毒計謀害蜀王。朕絕不能容!” 不知為何,羅公公心底泛起一陣莫名的寒意,口中唯唯諾諾應是。 建安帝長長地舒出一口氣,仿佛將積年壓在心底的陳年陰暗過往也一并舒出了胸膛:“不必傳膳了,朕去椒房殿,陪母后用膳?!?/br> …… 建安帝每日晨昏定省,正午但有空閑,便去椒房殿陪俞太后用膳。 眾人也渾然忘了幾個月前淑妃被賜死殉葬的慘劇,有志一同地張口夸贊吹捧新帝孝順嫡母! 母子兩人用了午膳后,然后進了內室閑話。芷蘭玉喬俱被打發去了門外守著。 確實是個孝順兒子??! 俞太后冷眼看著噓寒問暖滿面關切的建安帝,心中冷笑一聲,面上露出怒容:“皇上,哀家聽聞蜀王在就藩途中遇了刺客?!?/br>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暗中謀害蜀王!皇上定要嚴查此事,給蜀王一個交代!也給所有藩王一個交代!” 建安帝斂容應下:“是,兒臣已命刑部尚書嚴查此事,定要查出幕后主謀!只是,佟尚書今日回稟時,說動手之人是為人所脅迫,根本不知幕后之人是誰!” 俞太后眉頭皺了起來,聲音愈發嚴厲:“到底是怎么回事?” 俞太后積威甚深,哪怕語氣嚴厲,建安帝也未覺得有什么不適,張口將事情原委一一道來。末了加了一句:“兒臣以為,此事做得如此周密,幕后主使之人絕非普通之輩?!?/br> 俞太后眸光一閃,冷冷道:“不管這個人是誰,一定要將他揪出來,嚴懲不貸!” 建安帝試探著問道:“兒臣斗膽問上一句,若是哪一個藩王所為,可否嚴懲?” 俞太后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噬鲜钦纨執熳?,何懼區區一個藩王!皇上只管放手施為!” 得了俞太后首肯,建安帝暗暗松了口氣,鄭重說道:“兒臣謹遵母后之命?!?/br> 俞太后目光一掃,意味深長地說道:“皇上想做什么只管去做,哀家總是站在皇上身后。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也是一樣?!?/br> 建安帝心里一緊,下意識地避開俞太后的目光,低聲應道:“多謝母后?!?/br> …… 十年前。 十歲的三皇子,說小不小,說大也不算大。正是熱血沖動之齡。 三皇子和四皇子年齡相若,彼此爭斗得也最厲害。四皇子母族勢力龐大,更聰慧更得圣心,三皇子依仗著嫡母撐腰,和四皇子平分秋色。 八歲的七皇子,卻最得建文帝喜愛。每次七皇子和六公主一露面,建文帝的笑容總是格外多。 就連俞皇后,對這一雙龍鳳雙生姐弟,也頗為寬容。有一次,還曾半開玩笑地提起,索性將這一雙姐弟養在椒房殿。 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 建文帝沒放在心上,俞皇后也是一說而已??墒?,三皇子聽進耳中了。并且,記在了心上。 他所能依仗的,便是嫡母。萬一嫡母真的動了心思,將七皇子養在膝下承歡。日后他該怎么辦? 一個沖動之下,他做出了糊涂事。 想謀害一個八歲的淘氣孩童,當然不是難事。難的是要做得干干凈凈,不露半分痕跡。生母自要幫著他謀劃。 只是,以淑妃的能耐,根本做不到天衣無縫毫無馬腳。 到底還是嫡母俞皇后及時出手,將所有痕跡都抹平。 “七皇子”之死,也成了宮中的一樁謎案。 數年后,“六公主”忽然變作七皇子活了過來。他驚駭之余,私下去見嫡母,跪下相求。至今,他還記得俞皇后略顯冰冷的話語:“一步錯,步步皆錯。盛澈,你當引以為戒,日后不可再行步差池!否則,這儲君之位,徹底和你無緣?!?/br> 他冷汗如雨,低聲應下。 勃然大怒的建文帝再次徹查宮中,依然未能查明真兇。這一切,皆因俞皇后從中庇護。也正因此,他在嫡母面前,永遠矮了一頭。 這一樁陳年舊事,一直是三皇子心底最深的隱秘。所有知情人,都已去了黃泉地下。便連生母,也被賜死。 如今,只余俞太后知曉。 第711章 黑鍋 建安帝起身告退,出了椒房殿。 明亮的日后明晃晃地照在臉上,頗有些刺目。 建安帝微微瞇眼,不適地將頭轉向一旁,吩咐一聲:“羅公公,宣朕口諭,召魯王寧王閩王進宮覲見?!?/br> 羅公公恭敬領命退下。 口諭一下,不管藩王們在何方何地忙碌什么,都得立刻放下一起進宮來覲見天子。 身為天子的建安帝,十分享受這樣的感覺。 照例先將藩王們晾著等了一個時辰,再讓他們進移清殿。一個個敢怒不敢言,還得擠出笑容行禮,坐在龍椅上的建安帝,心情頗為舒暢。 建安帝瞥了寧王那張冷臉一眼,故意嘆了口氣:“今日朕叫你們前來,是因蜀王遇刺之事?!?/br> “刑部繼續嚴刑審問,朕下了嚴令,務必要在三日內查明其中的隱情。堂堂藩王,在就藩途中遇刺,此事委實令朕心寒?!?/br> “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