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金龍塔爾斯的尷尬、我玩的游戲為什么變成了高H版的?(H)、性冷淡男友的濕潤模樣(H)、不好意思,在下冷淡[快穿]、桃李春風一杯酒、拐帶小黑子的一百種方法、【希臘神話同人】阿多尼斯的煩惱、無非甘愿、二貨歡樂多
曦的目光也分外溫柔:“你考中頭名,已入了皇后娘娘慧眼。豈有不去報到之理?” 謝明曦像瞬間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目光滿是信任依賴:“我都聽父親的?!?/br> 一個背負著替考丑聞,另一個卻高中頭名。 都是親生女兒,要向著哪一個,不必多想也能選的出來。 謝鈞果然“不負期望”,短暫權衡過后,果斷地站到了她這一邊。 謝鈞欣然一笑:“報到之日,我去告假,親自送你前去?!?/br> “父親待女兒真好?!敝x明曦滿臉感動,又故作憂慮地看了面色鐵青的永寧郡主一眼:“母親……” 謝鈞搖身一變,成了全心護著女兒的好父親,立刻對永寧郡主說道:“替考之事,絕不能傳出去。否則,不但你我顏面難堪,便是岳父和大舅兄也會受些牽累??ぶ鞑蝗缌⒖踢M宮,求一求太后娘娘?!?/br> 只要李太后張口說情,俞皇后總不能拂了李太后的顏面。 永寧郡主怒極反笑,冷艷的臉孔浮出令人心驚的冷笑:“好,我這便進宮。謝鈞,謝明曦,你們父女兩個給我等著!” 毫無修飾的狠話,聽得謝鈞眉頭一跳,面色也沉了下來:“事已至此,總得保住明娘的頭名。云娘是我女兒,明娘也是。你身為嫡母,不可厚此薄彼!” 永寧郡主心中殺意騰騰,目光狠厲,冷笑一聲,揚聲喊道:“來人,立刻備車,本郡主要進宮?!?/br> …… 季夫子一臉怒容的回了書院復命。 顧山長見季夫子被氣成這等模樣,不由得一驚:“你今日送的是頭名喜報,如何這般生氣?” 季夫子飛快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山長有所不知……” 顧山長越聽越怒,猛地拍桌而起:“好一個永寧郡主!竟敢以金銀收買巡考夫子,做出這等替考作弊的勾當!” “立刻將所有罷落的試卷都搬來,一一拆封,找到謝二小姐做的那份試卷,看署名為何!” “另將當日巡考之人全數招來,隔開一一審問,找出罪魁禍首,立刻送進宮中,由皇后娘娘親自處置!” 半個時辰后。 四百余份試卷俱被拆開。 擺在第一份的,是署名謝明曦的試卷。 字跡還算工整,看得出下過苦功,試卷也全部做完,只是文采平平。除了第一份試卷全對之外,之后三份試卷俱差強人意。算學雜學,幾乎錯了六成之多。 顧山長手中拿著的,則是此次得了頭名的試卷。 字跡漂亮,文采斐然,才華洋溢。 上面的署名,赫然也是謝明曦。 兩個謝明曦,誰真誰假,一目了然。 顧山長鐵青著臉,冷冷地看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悔不當初的孫夫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給我一一道來?!?/br> 第51章 替考(二) 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也不明白! 巡考收卷之前,她明明看了兩回。分明寫的是謝云曦。怎么會忽然變成了謝明曦? 莫非是老天長了眼…… 抑或是謝三小姐有神靈庇佑? 篤信鬼神的孫夫子一想到這些,心中直冒寒氣,深深懊悔自己被金銀迷了眼。涕淚橫流地哭道:“是我一時財迷心竅,收了永寧郡主的好處,做了錯事。求山長從輕處置!” 鐵證如山,賴是賴不掉了。 另外四個同樣收了好處的夫子,一起面無人色地跪在地上。 俞皇后是名義上的山長,實則從不管庶務。 蓮池書院里真正的掌權者,便是顧山長。顧山長平日性情溫和,從不苛責夫子們。只是,一旦翻臉,便冷面無情,誰求情也沒用。 顧山長神色冷冽,目光在色如篩糠滿面淚痕的孫夫子臉上轉了一圈,又掃過四個面色如土的巡考夫子。 蓮池書院里設有五年教程。每一級的學生只有十二人,教學六藝的夫子,再有教導女紅廚藝園藝等科目的夫子,加起來足有十人。 這五十個夫子里,有十余個當朝大儒和翰林,三十余個女夫子。 眼前的這五個女夫子,有兩個和孫夫子一樣出自宮中,另外兩個則精擅棋藝和音律。因無資格閱卷,被委派做了巡考收卷的差事。 萬萬沒料到,這五個夫子竟齊齊被人收買,出了這么大的紕漏! “按著蓮池書院的規矩,你們五人即時起被開革出書院!” 眾人全身一震,再顧不得半絲顏面,連連磕頭求饒。 “我是一時鬼迷心竅,做了同謀。求山長手下留情,將我留下吧!” “只要不開革出書院,讓我等做什么都行!” “求求山長,不要攆我走。我背此惡名回了夫家,再無活路了……” 慘厲的哭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 季夫子外冷內熱,見不得這等場景,看向顧山長:“山長,孫夫子不能再留在書院。其余四位夫子,能不能網開一面?” 顧山長神色冷然:“犯下這等重錯,還有何顏面留在書院。此例若開,以后再有人因利犯錯,又當如何?” 季夫子啞然無語。 顧山長又道:“其余四人,先關在書院。我帶著兩份試卷和孫夫子進宮覲見皇后娘娘!” …… 慈寧宮。 坐在上首的,是大齊李太后。 李太后已年近六旬,便是保養得再佳,也雞皮鶴發,垂垂老矣。只是,李太后不肯服老,每日穿戴得頗為鮮亮,妝容濃厚。 呵!脂粉涂得這般厚,穿著鮮艷的亮黃色,活像個老妖精! 俞皇后心中暗暗嘲諷地冷笑。 婆媳是天生的冤家。 這句話用在李太后和俞皇后身上,最合適不過。 李太后肚皮爭氣,生了嫡長子之后,穩坐中宮數年。熬死了先帝,順順當當做了太后。唯一不順心的,便是兒子不肯娶娘家侄女,偏偏娶了俞家女兒。 建文帝年少時便是個犟脾氣,認定了俞蓮娘,執意要娶她。李太后心氣不順,對兒媳格外挑剔。 大齊最重孝道。建文帝便是再護著俞皇后,俞皇后也被磨搓得夠嗆。 俞皇后生下昌平公主后,再無所出。李太后以子嗣傳承為由,命建文帝廣開后宮。建文帝周旋數年,到底還是順了李太后之意。 昌平公主八歲那一年,宮中有了二皇子。之后庶出皇子一個接一個地出生。 李太后時常拿此事膈應無子的俞皇后。 婆媳多年,未見情意,只有積年沉怨。 俞皇后貴為中宮,每日依舊要到慈寧宮,晨昏定省,風雨無阻。心中冷笑不息,面上卻一派溫和恭敬:“母后今日鳳體如何?” 李太后扯了扯嘴角,皮笑rou不笑地應道:“哀家身體好的很,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br> 俞皇后碰了個硬釘子,也未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