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露一聽,便忙去給姑娘挑選當日的服飾首飾去了。 既然姑娘都不擔心,那她跟著姑娘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元家老夫人福壽宴當日,山莊中那收拾出來的伴月云帆苑里早早就迎滿了人。 這可是被人請過來蹭得福氣,與宴賓客自然笑容滿面,極為客氣。 盡管大多都是識得或面熟之人,平日關系或好或壞的,也得先往邊上放一放。 紀初苓同爹爹到后沒有多久,大房的人也都到了。 賈氏帶著紀云棠,王氏帶著紀妙雪,平日里已鬧成這樣了,自然也不是一道的。 只是紀云棠先進去時,心有惴惴地偷偷回首望了一眼,紀妙雪見她看來,未說什么,只是沖她點了下頭。 那邊賈氏已拉著人進去了。紀云棠回想紀妙雪方才的眼色,心定了一些,自己也悄悄點了下頭。 因與宴之人都身份高,人數又多,怠慢了誰都不好,所以辟出來了兩處大園子跟大廳堂,來了便有侍女隨行招待而入,引于各自的位上。 若賓客有意,便可直接上宴了。 所以不必候守著等人開宴,園子廳堂之間的行道人來人往,若遇上相熟的還會拱手道上一句,所以也就更顯熱鬧了。 至于元家那高壽老夫人,人在后堂。但畢竟已是高壽,見人耗神。所以賓客們可以前去恭賀一聲壽辰,也可只在前邊飲一杯酒,吃上一筷。 所得的福氣喜氣那都是一樣的。 壽宴特殊,紀承海也不阻攔,所以紀初苓坐下動筷前,就先飲了一口酒。姑娘家若不特意討要,跟前上的都是果酒,甜甜的不醉人。 紀初苓喝完,也給邊上的秋露遞了一杯。 秋露謝過姑娘,歡喜接過一飲盡了,小丫頭臉薄,竟一下有了熱氣。秋露高興,不僅是因為這熱鬧,又有酒喝,而是今日沒有怎么聽到旁人議論姑娘。 這是她之前擔心很久的事情。 雖姑娘剛進來時,也有人低聲指點,但隨著后頭大房的姑娘出現以后,眾人的視線就全轉去那邊了。 沒了人議論自家姑娘,反而指頭全戳上紀妙雪了。 雖然挺好,但秋露也好奇,湊上來問:“姑娘,他們都在說大姑娘什么呢?” 紀初苓也是不明白,沖秋露揮了下手:“你去問問?” 秋露點點頭就去了。 回來的時候卻好像生著氣。 紀初苓更奇怪了:“這是誰給你受了委屈么?” 秋露搖搖頭。 她哪有什么委屈啊,她就是生氣呢。不問不知,一問她才知道原來之前還發生這種事情了。 于是她便湊到姑娘耳邊,把紀妙雪偷偷相約謝小侯爺,剖露心跡,還隨身攜藥,使上了卑劣手段的事情,繪聲繪色給她說了一通。 這是剛發生不久的事情,許多公子們都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其中更有心儀紀妙雪的,自然咽不了這口氣,覺得自己受了誆騙的有之,覺得之前被雁啄了眼的也有之。 一是比紀初苓的事要新鮮,二又是公子們近身相關的事,這話題一談論,熱頭上自然就壓過紀初苓的那件事了。 這事傳來傳去傳得就已夸張了,秋露轉述過來就更夸張了。 紀妙雪儼然已被傳成了個浪蕩卑鄙的姑娘。 紀初苓有些意想不到,她窩足房中的時候,竟還發生過這么一件事? 她視線在四下找了找,在遠處找見了紀妙雪跟王氏。 祖父之前就往后堂去了,大伯則不知何處去了,可紀妙雪端坐其座,卻是一副很淡定的樣子。從面上看,好像是并不在意被指點閑話。 紀妙雪與謝遠琮?紀初苓心想,她之前都沒有想過這兩人的名字還能放在一塊說的。 不過想起秋露所轉述的,紀妙雪悄訴情意時,謝遠琮當時的舉措,掩在杯下的唇又微微翹了一點。 暗想這個人的心思真是壞成墨了,紀妙雪好歹也是個模樣不錯的姑娘家,他竟一點臉面也不給的。 不過如此干脆的做法,她心里實則很是滿意。 秋露扯了下紀初苓袖子,悄悄地說:“姑娘不要偷偷笑了,奴婢都看到了呢?!?/br> 就這丫頭話多,紀初苓捏了捏秋露手背,卻被小丫頭先躲去了,起身嘻嘻笑了笑,說要替姑娘去牽頭尋尋那謝公子的蹤跡。 紀初苓還未來得及說什么,人都已跑遠了。仿佛之前生氣的那個不是她似的。 紀初苓無奈搖了搖頭。 秋露跑離了這邊清靜些的客位,轉眼就鉆進了往來的賓客跟侍從之中,沒幾下就尋不著影了。 剛起身時,秋露因玩笑躲著姑娘捏來的手,腳步浮急也沒個穩的,跟一個過來的侍女擦身而過。那侍女手上的湯水晃一晃,險些就撒了。 那侍女好不容易才端住了沒倒出來,沒想走來將要上席之時,腳下不知被什么絆了下,這碗命運坎坷的八珍湯終于還是被潑了出來。 因為紀初苓是看著秋露跑走的,自然也早一步留意了那侍女一下。所以那八珍湯最終被潑灑出來時,她躲避的反應就較常人快了一些。 不過因為離得太近了,湯水還是有一些撒到了她的繡青枝寬袖褙子上。 湯水味濃,褙子前口上沾了一整塊的痕跡,瞧著著實有些尷尬。 與宴的都是貴人,那侍女不小心犯錯,怕得趕緊低首告罪,執意要引她去換一身。 紀初苓就看了爹爹一眼。 以往在家中寧氏管著飲酒,所以無拘束的紀承海今日就多貪了些,漸漸有些微醺了。在湯水潑濺時他已被驚動,這會見女兒看來,便點點頭讓她去換了,免得難受。 于是紀初苓起了身,由那侍女在前引著路,繞著徑道離去了。 看著紀初苓遠去,紀妙雪抿了口討來的猴兒釀,將臉掩在袖下冷笑了一下。 76.西廂走水 侍女一路引著紀初苓, 離了廳園直往東邊方向走去。 離了前頭, 這邊的人就少很多了。 紀初苓沿著小道走著,夾道樹影叢叢的,有些好奇侍女是要引她去何處換衣。 不過那侍女似是嚇壞了,一路都在小心賠罪。似乎生怕因為在壽宴上犯的這個錯還遭了責罰。 紀初苓好一會才能插上話,問她這是要去何處。 侍女便指了指前頭, 說東邊那兒筑有小閣樓,開宴之前就往里頭備好了各式各款的衣物,就是為了有此類意外, 不至讓賓客為難而做的準備。 紀初苓心想這元太常做事倒是有心了。不過畢竟是他家老夫人八十大壽的福宴, 若有人中途生了不快, 總是不美的, 也是可以理解。 此處大抵是偏了些,像她這樣倒霉的也少,一路走著,很快除了她與引路的侍女,也沒見著其他人了。 紀初苓走得稍有些累,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