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有一個叔叔,兩個人都很會講故事。“對了,我估摸著三哥這回也好事將近了?!壁w小妹開心地說。趙家三郎比祁明誠還大一點,到了他這個年紀,沒有成親也說得過去,但村里和他差不多年紀的人都早就成為孩子們的爹了。在趙家,趙成義這邊雖然已經有了祁明誠,但只要他們還沒有成親,那么在別人的眼中,趙成義就依然是條光棍。雖說長幼有序,不過民間其實并不特別看重這些,如果趙家三郎的緣分真的到了,那么他趕在趙成義之前成親也沒有關系。反正,趙成義肯定不和他爭這些。祁明誠在心里“憐愛”了趙成義三秒鐘。祁明誠這邊實在走不開,所以他有種預感,估計等三郎、四郎先后成親后,他們兩個都還沒成。“三郎這是瞧上哪家的姑娘了?”祁明誠有些好奇地問。趙小妹似乎在組織言語,然而還不等她說出個一二三四來,她自個兒就先樂了,又忍不住笑了好一陣子。祁明誠立刻就覺得趙家三郎這個事情估計有些不尋常,否則趙小妹不可能樂成了這個樣子。“三哥這個事情,哎呦呦,我回回想起來,回回都覺得太逗了!”趙小妹笑著說。趙家三郎的學堂里有個叫寧秀的學生。這學生長得就和紀良似的,都有些小白臉。不過紀良是個脫了衣服里頭有肌rou的假小白臉,寧秀卻是個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真小白臉。而且,寧秀的身體也不好,時常會休病假。雖然趙三郎的人緣很好,但他卻和寧秀玩不到一塊去。寧秀是個特別安靜的人。兩個人在學堂中并沒有什么交集。直到趙三郎發現了寧秀的身份。寧秀竟然是省學里那位不茍言笑的寧夫子的小兒子!寧夫子自己是探花,他的大兒子也是探花,寧秀在省學中為人低調,卻沒有負了他探花父兄的才名,也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于趙三郎有次上街時,無意間瞧見了寧夫子的妻子被一位正值妙齡的姑娘扶著下了馬車。趙三郎對那位姑娘一見鐘情。寧夫子確實有位養在深閨中的女兒。那位姑娘和寧夫人有幾分相似,八成就是寧夫子的女兒了。趙三郎立刻就如同開了屏似的孔雀一樣往寧夫子面前湊了,誰叫他接觸不到寧姑娘呢?當然,趙家三郎很有分寸。于是,寧夫子一直沒有察覺到他的險惡用心,只覺得他是個一心向學的勤奮學生。得知寧秀是寧姑娘的兄弟后,趙三郎就又多了一個獻殷勤的對象。作為一個在人際關系上仿佛點亮了“瑪麗蘇”光環的人,趙三郎有心接近,即使寧秀性情冷淡,也漸漸和趙三郎成為了能夠“以文會友”的朋友。寧秀確實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趙三郎有時覺得,哪怕他成為不了寧秀的姐夫或者妹婿,交到這樣一個朋友也值得了。他從寧秀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聽到這里,祁明誠忍不住問道:“然后,他就發現自己其實對寧秀起了心思?”趙小妹搖了搖頭,說:“哪能??!他心里還想著寧姑娘呢,父兄都如此有才華,想來那位寧姑娘同樣不是一般的女子了吧?三哥看著好說話,其實心里是很執拗的。不過,唯恐壞了姑娘的名聲,他這番心思就始終藏在心里,哪怕是在四哥面前,都沒露了口風。寧家人更不可能知道他的心思了?!?/br>趙三郎的目標是,當寧家為寧姑娘擇婿時,寧夫子能夠想到他,寧秀也能想到他,那么他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說,三郎其實把自己擺在了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上。由此也能看出他的純情來。就這樣過了幾個月,趙三郎和寧秀之間的關系越發好了。寧秀果然非常隱晦地對著趙三郎提起了他家中還有一位meimei。趙三郎強忍著內心的激動,為了不在最后關頭功虧一簣,他非常努力地維持著自己“正人君子”的一面,不敢讓寧秀發現他對寧姑娘早有心思了。寧秀說他身上的荷包是meimei繡的,趙三郎就艱難地把自己的視線從樣式精美的荷包上拔出來,絕對不會再去看第二眼了。寧秀說某本書上有他meimei寫的批注,趙三郎立刻就不敢動那本書了。當然,趙三langxin知不能矯枉過正,于是該夸的地方還是要夸的。面對著寧秀的荷包,趙三郎就夸他們兄妹情深,還提及自己家中也有一位meimei;面對著有寧姑娘批注的書,趙三郎就夸寧家世代書香,并且適當地表現出了自己對寧夫子的敬佩。他表現得很坦蕩。“太坦蕩了也不好,寧家肯定覺得他對那位寧姑娘沒有特別的想法吧?”祁明誠說。趙小妹點了下頭,說:“寧家不光覺得三哥對寧姑娘沒有想法,還覺得他是看上了寧秀!”“這真是……”祁明誠覺得自己真應該好好同情下三郎。不過,三郎最終還是抱得美人歸了。那這里面肯定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說什么呢?老遠就聽到你們的笑聲了?!边€未走馬上任的紀縣令從外面走了進來。“聊我三哥的事?!壁w小妹笑著說。“說到哪了?我幫你接著往下說?!奔o良顯然對三郎沒什么同情心,樂得把他鬧的笑話往外傳。第98章紀良的母親改嫁后,雖說他繼父對他很好,從來沒有在錢財上短缺了他。但紀良并沒有把他繼父的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等到了梨東鎮上求學時,紀良就嘗試著寫了些話本,以此來賺一些小錢。紀良的話本事業進行得還算不錯,有幾本至今還在坊間暢銷。因此,紀良是一個非常會講故事的人。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到了他的口中,他都能說得妙趣橫生。更何況,趙三郎這事確實非常搞笑。寧家人都覺得趙三郎一定是看上了寧秀。趙三郎做得越多,他們就越發肯定。然后,寧秀就病了。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請過病假的他連著請了十幾天的假。趙三郎很擔心寧秀,哪怕不是為著寧姑娘,寧秀也是他的好朋友??!于是,他只好去找了寧夫子,向他詢問寧秀的情況。寧夫子面色復雜地看著趙三郎,勸慰他說:“我小兒這病是從娘胎中帶來的,曾有僧人要度他出家,言他這輩子唯有不見外人才能養好身體。你以后……你以后好好地過日子,不要再念著他了?!?/br>趙三郎隱隱覺得這話中有什么不對。他卻并沒有就這個問題進行深想,因為那時在他的心里,對寧秀的擔心占了上風。而且,他對寧秀是絕對沒有什么特殊的心思的。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