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多,舍里桌椅分三大豎列擺了,倒與后世不差,江春想著自家小矮人一枚,就主動拉著胡沁雪,選了中間豎列的第一排就坐……嗯,那就是傳說中的學霸專區了。不到七八分鐘,學子們陸陸續續來得多了,江春還未反應過來呢,胡沁雪已是叫住了進來的三人,嚷嚷著要他們坐二人后頭,待坐定了,江春回首一望,都是見過的,第二排坐了胡英豪與那徐二,第三排坐的則是徐紹一人。待舍里已基本坐滿了,又響起“當當當”的急促鐘聲,方有一學子踏著鐘聲慢慢進了學舍,眾學子“呼”地起了一聲驚呼。江春忙抬首望去,見是一名著了同樣曲裾的女學生,生得秀眉粉面,雙眼如一彎秋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江春第一反應——林黛玉,當是曹老人家筆下“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真實寫照。只見那黛玉式的美人蓮步輕移,坐到了徐紹旁的空位上,坐定后的她又有“嫻靜時如姣花照水”的美感。江春感慨:這大概就是班花了罷!不料身旁的胡沁雪卻是輕哼了聲,眼見著江春也“依依不舍”目光追隨著她,氣哼哼地道:“看你那呆樣!你可莫被她這副樣子哄了去,整天一副病西施樣,飯不好生吃,夜了臨窗泣淚的能不病嘛!”江春滿眼疑惑,胡沁雪卻早已賭氣地扭過頭去,正好夫子亦是進了學舍,她自是不好細問了的,只想著待散學了再問個詳細。上頭,夫子道自家姓古,職位學錄,專司丙黃班教務管理,相當于后世的班主任、輔導員。只見他先對著東方拱手,說了些拜謝皇恩的套話,又道了些迎新之語,重頭戲卻是接下來的課業安排,因著自德芳殿下至當今官家俱是鼓勵女子讀書的,一時之間男女同學蔚然成風,故課業安排上就得男女兼顧。弘文館是縣學,往上還有府學,其課程參照京里太學而設,只相較太學這一最高學府而言,少了兵法、水利、農牧等治事之科,偏重于經義與六藝等基礎學科。丙級屬初級階段,相當于后世的高一,只設經史、六藝、九章三門大類,其中六藝亦只著重教授詩畫,剩下的射御與禮樂,則男女分習。故實際上江春就只消修習經義、詩畫、九章、禮樂四門課程,每輪逢三與八之間皆為四日的“工作日”,將好每半日一門,四日可學兩輪,休一日后再循環,逢月試則取消當日的九章與禮樂二門課程??梢?,在課時安排上還是以為科舉服務的經義詩畫為主的。江春前世對古代科舉制度的了解,只知所謂的“科舉”還分為進士科、明法科、明經科、明字科等諸科,而對進士科的了解又僅停留于三甲上……故此,她是與胡沁雪請教了半日,才基本捋清楚的。首先,自德芳殿下以后,人才選拔方式逐漸公平起來,成才途徑主要有四:從文、從武、從醫、從法。四門??平砸悦蓪W、私塾、縣學為基礎,相當于后世的“幼兒園九年義務教育高中”??h學結業考后開始出現分科,按自身能力、主觀喜好等因素分考四學。欲從文者考太學,太學上不了的可進州學,專攻經義、策論、詩賦等科舉考試內容,待三年后方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據學生學籍所在地,按省試、殿試之次序,依次擇優入仕為官,不中者無年齡限制,可繼續科考,這是后世大多數人熟知的科舉取士模式,只省略了州試篩選,將按籍貫科考改為按學籍所在參考。欲從武者考武學,武學上不了的可進州府補武學(相當于預科),專攻兵法、方略、武藝、騎射、御車、甲械等專項,待三年后方有資格參加武舉考試,以弓馬為去留(即以騎射武藝之成績決定是否錄?。?,以策定高下(即以對策之成績分高下),這又與后世熟知的“先策后武”模式不同了。樞密院按成績授予武職,后世皆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這時代卻是“武無第一”的,并沒有后世影視劇中的“武狀元”之稱。當然,若連州府補武學亦考不上的,還可入行伍,行軍打戰立功亦是一條出路。而欲從醫者則考太醫局,采取“三舍升試法”分級教學,設方脈科、針科、瘍科三個專業。每月一私試,每年一公試,成績分優、平、否三等,公試優良者升為內舍,內舍生再每年一次會試,及格者升為上舍。還另外根據學生的品德和專業技術水平,將上舍分為上、中、下三等。學生在學期間為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除基礎理論學習外,還要參加臨診,輪流為太學、律學、武學的學生及各營將士看診。上舍畢業考后,擇優者進翰林醫官局為醫官,次者入校正醫書局,再次者入熟藥所,或行醫坐堂,自是沒有甘愿做那走方醫的。欲從法者考律學,若上了京內律學,專攻刑罰、律狀一類的,待三年結業后??夹滩?、大理寺等司法衙門。當然,若上不了就沒戲了,故律學是參考人數最少的,算是個冷門專業。是故,汴京的太學、武學、太醫局、律學成了時下的四大高等??茖W校,且是同行業內的最高學府,由國子監統一管轄。國子監祭酒相當于教育部長,掌管四大學,與所載的“祭酒掌國子、太學、武學、律學、小學之政令”大同小異,只是在穿越者影響下有了太醫局的出入。當然,這時代的科舉制包含項目與后世為人熟知的差不多,皆是“重進士輕經生”的,學究科、明字科、明經科取士人數極少,而明法科已被律學所取代,又有各代官家的主觀喜好在內,參試人數極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最主要最正統的科舉成才之路還是得走進士科。而進士科又有重詩賦與經義的區別,全看上頭官家的個人喜好,今時之官家卻是個講究經世致用的,登基十數年了,早已定下先經義、后策論、再詩賦的科舉定制。穿越來半年多的江春,終于第一次摸清這個時代的成才路子。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自己的專業終能派上用場。但想要從最底層的深坑爬出去,除了升學考試別無他法,對于雙商有限、資歷平平的她來說,這是需要拼命努力,認真下功夫的時代。話說回來,古學錄將各課程安排完畢,就直接點了班里幾個身強體壯的學子去搬新書了,沒有后世的第一堂課“自我介紹”,小江春好奇,他是如何將學生名諱準確無誤地點出來的。倒是身旁的胡沁雪,生了會兒悶氣,終是憋不住轉過頭來,與小江春說起話來:“方才我喊來的那三個,只除了徐家老二你都識得了吧?”江春點點頭。其實徐二她也算“認識”了,只不曉得幾人是何種因緣。“那是我姑母家的侄子,叫徐純,就是我表哥的堂弟,別看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