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1
問,只要知道,我與你無緣,就行了?!?/br> 他的心里有人住進去了? 這怎么可能呢…… 一直以來,她聽到的消息都是:衛相沒有與任何女子來往密切。 他沒有紅顏知己,也沒有看上自己府里的婢女,怎么會突然冒出來一個心上人? 會不會是為了拒絕她而找的借口? 正在思索著,忽然聽見房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抬頭一看,貼身宮女跑上前來,沖著她說道:“公主,剛得到的消息,鄰國太子的儀仗隊可能明日天黑前就會抵達皇城,陛下派出了左右丞相前去迎接,明天夜里,您大概就會和那位太子見上面了,就算明晚避著不見,后天也躲不過去。您看,那個藥……是否這兩天就用上?” 長公主微微蹙眉。 那幫人來得這么快…… 天域國和祁國相鄰,距離本來就近,趕路的速度快一些,幾天的時間足夠抵達了。 神墨的解藥,大概是沒這么快制作出來的。 她希望,跟鄰國太子初次見面就能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把那瓶有毒的膏藥用上,她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她其實信得過那位民間大夫的醫術,不一定非得等解藥到手了一起試。 “把那瓶膏藥拿過來吧?!彼N身宮女吩咐道,“我現在就要涂抹上,晚些的時候,你跑一趟太醫院,告訴太醫們我病了,讓他們來給我診斷,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沒人能治?!?/br> 宮女很快拿來了膏藥。 長公主走到梳妝臺邊坐下,望著鏡子里的自己,從藥瓶子里摳出膏藥,緩緩涂抹在臉頰上。 不涂太多,只涂一邊的臉頰,應該也夠了。 涂完了臉頰,便是頸部、手背…… 顧玨清下朝回到府里,顧桃紫照舊給她端上一碗熱湯。 “爺,您前段時間讓我派幾個人去鄰國打聽沈家軍的事情,已經打聽到了一些,咱們的人把信送回來了,爺如果還想知道些什么,再給他們回信?!?/br> 顧桃紫說著,從寬大的袖口里拿出了信件,遞給了顧玨清。 顧玨清接過來一看,信封是嶄新的,封口貼著蠟,可見除了寫信的人之外,沒人打開過。 顧府派出去的人,保密工作向來做得不錯。 顧玨清拆開了信件,里面塞了好幾張紙,寫滿了字—— 沈家軍,二十年前乃是天域國著名精英隊,由沈家的家主沈佑之親手組建,隊伍上千人,個個是好手,上下團結,在天域國內,有除暴安良之美名。 顧玨清看到沈家家主的名字時,怔了怔。 沈佑之? 衛長琴的那把匕首上,除了刻有沈家軍標記之外,還刻了一個‘佑’字。 那是他外公送給他的禮物。 衛長琴竟是武將世家的后代…… 顧玨清接著往下看。 沈佑之除了擁有自己組建的沈家軍之外,另外手握朝廷兵權,是二十萬大軍的主帥,官居一品,另有兩位兄弟,同樣在朝廷內任職武將。 沈佑之膝下兩女一子,兩位小姐乃是雙生姐妹,姿容絕色,相貌七八分像。小公子文武雙全,擅醫術,傳言,此子非親生子。 沈家二小姐,容顏比大姐更為精致,才情驚人,于十八歲被欽點為太子正妃,先帝崩逝,太子繼位后,順理成章晉為正宮皇后,治理六宮,膝下一子一女。 沈家大小姐,在meimei嫁與太子第二年,冊封為太子側妃,太子繼位后,晉淑妃。雖晚過門,卻比meimei先有孕,奈何誕下死胎,天域皇以為此女不詳,便廢為庶人,驅逐出宮,從此,淑妃不知所蹤。 顧玨清看到此處,心情幾乎可以用震驚來形容。 沈家姐妹花,共侍太子,meimei為皇后,大姐為淑妃…… 衛家兄妹,竟是天域國皇后的子女,而那傳言中的死胎,是蝶王? 信上說,沈家的大姐雖然晚過門,卻比先過門的meimei早孕育一子,這個孩子的身份,可以斷定是蝶王。 衛長琴和蝶王不是表兄弟。 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這么說來,天域國即將到來的那位太子…… 也是這兩人的兄弟了? 顧玨清覺得不可思議。 天域國的皇后,怎么會成了衛家的夫人? 衛家兄妹本不應該姓衛,應該隨天域國的皇族姓氏,孟氏,如今的姓名,是后來才改的。 家里不遠處的廣場,今天有人擺擂臺唱歌,實在太吵了,影響了我碼字,所以更新特別遲 第192章 深仇大恨【一更】 顧玨清繼續看接下來的內容—— 十三年前,沈家軍意圖叛國作亂,天域皇搜羅到罪證,按兵不動,試圖與沈佑之周旋,最終設宴將沈家軍盡數毒殺,沈皇后攜帶一對子女逃亡,從此杳無音訊。 信寫到這里便結束了。 顧玨清完信件之后,只覺得心情有些沉悶。 沈家軍謀反? 這件事情……她下意識覺得是污蔑。 家中出了一個當皇后的女兒,又掌握著兵權,已經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如果這樣還不知足,意圖謀反,無疑是擔上罵名,多年來的好名聲,豈不是白白積累了嗎? 不過許多人大概會覺得……沈佑之野心勃勃,想要謀取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權利,也就應了那句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 她并不愿意這樣揣測沈將軍的人品。 也許因為她和衛長琴相處下來,覺得衛長琴并非唯利是圖的小人,相反,他更看重情義,利益在感情面前,還是可以放一放的。 衛長琴這樣的性格,與家教總應該有關系,看得出他對母親與外公都是尊敬的,如果沈皇后與沈佑之都是貪戀權位、見利忘義之人,又怎么能教出衛長琴這樣的性子? 因此,她猜測沈家軍蒙受了冤屈。 自古以來,功高震主之人都沒有好下場。 她覺得慶幸,她是文官,不沾兵權,一向對皇帝討好奉承,皇帝說什么,她都不去反駁,她懂得明哲保身,懂得獲取皇帝的好感,讓皇帝看重她,卻不忌憚她。 她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但她不貪贓受賄,也就能夠避免被人抓住把柄,她過得如魚得水,并且希望這樣的日子一直維持下去。 文官有文官的好處。 武將威風八面,統率軍隊,建功立業,卻得時時謹記,出風頭得有個度才行,名聲不宜過分響亮,絕不能讓百姓覺得,武將的豐功偉績勝于皇帝。 仁君也許不會因為臣子的名聲太響亮而發怒、猜忌,可要是碰上個心眼小的君主,大概就是面和心不和了。 天域國皇帝與本國皇帝,約莫都屬于后者。 衛長琴的身上,流淌著高貴的皇室血脈,卻要對異國君主俯首稱臣,他心里……甘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