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2
書迷正在閱讀:論穿越到未來的風險性、獸人之頭等大事(H)、談情說案(H)、我家小攻是陽痿(H)、相留醉、逃離瘋人院、幫主夫人、一朵大白蓮、星際御墨師、花開塵埃
能解釋安王的銀子去了哪兒了?您那般逼迫他,他都拿不出來,會不會是早就作為合作的投名狀,到了玨王那兒? 又或者,那些銀子用來慰問那些北蠻了?據我所知,北蠻各部間爭斗不斷,可這次竟然破天荒合作了?怪異嗎?而且這什么季節了?快入冬了!他們還等在那兒不返回各部,等什么?等西北風來彈盡糧絕嗎? 因為他們在配合朱常安演戲??!皇上,安王什么能力您該知道的,怎么能短短半年有如神助,獲得眾口一詞的稱贊?會不會是蠻部在配合他的能力呢?” 朱常安在等的,就是皇帝死! 田婉儀來探的,也是皇帝??! 所以,昨日知書被帶去都察院時,沒有一點恐慌。因為她知道,很快,安王就打進來了。根本就等不到她被發落定罪之時。 她只要忍忍,熬過這場牢獄之災,她就飛黃騰達了。 所以,朱常安自覺勝券在握,才會囂張來挑釁…… 第六八九章 親近之人 皇帝已閉起了眸子,細細推演起來。 誰心頭還沒幾個疑問?確實,若按著程紫玉的假設,那些疑問似都能得到解釋。 甚至是西南! 這些年李純能安心待在京城,正是先前將西南收拾得很干凈。這回分明是場小小戰事,怎么李純還能被圍? 蠻部若占盡優勢,又何必耗著只等圍死李純?直接活捉了李純來做交易的利益不是更大?所以說穿了,還是為了拖延。 他們應該早就和朱常玨合作上了。 那個逆子,對自己的心思摸得太準。知道自己一直在等機會將李純往上抬,知道機會一來,自己一定會將李純派出去!所以他一早就做好了調離李純的圈套。 只要李純不在,白恒被算計,再將大周兵力分散打亂,那逆子便已經成功一半了。等李純回來,黃花菜都涼了,只有任由他們宰割之份! 朱常玨沒有兵權,這是死xue。 他想要招兵,便必須離京。所以他早有準備。 老四什么水準?他下不了這么大一盤棋。 只有朱常玨,只有他,才能走一步算十步。 他打不了天下,所以只能算天下! 只要老四給了他機會,就他的能力,怕用不了幾年,他就能如前朝棣王那般打回京城了。 皇帝,事實已經信了。 “可這……有些荒謬了吧?到底都是推測,沒有真憑實據?!庇诠_口到:“皇上聽聽也就罷了,萬事還得從長計議……” “最近荒謬的事還少嗎?”程紫玉卻將于公公給打斷了?!皼]錯,我沒有證據,以上所言都是推測。所以咱們才需小心的論證。于公公,不知您可在我這個推測里找到明顯漏洞?說出來,咱們可以一起討論?!?/br> 于公公訕訕,額頭幾乎又要往外冒汗了。 “老奴不敢,郡主請言?!?/br> “好,那便還是我來說。事實我原本還存了一個很大的疑問。那便是我的推測若都是真,那朱常安在五百里地外,在白將軍的保護下,如何將那些秘辛,比如皇上您的身體狀況,比如宮中的應對,比如江南的狀況都匯聚在手的?” 皇帝何等精明,程紫玉這么一開口,他那雙眸子已是深不見底。 “這次的配合何其精妙。時間上的把控何等完美。前呼后應,一招招打來,叫人防不勝防??梢龅竭@一步,時間上的掐算便顯得尤為重要了?!?/br> “你懷疑朕的身邊有內jian?” 程紫玉沒有回答。 “朱常安想要清君側,勢必需要把控住皇上您,宮里,甚至太子的所有狀況、動向和應對,他必須有那么一個人,將第一手的重要資料可以傳遞給他。這是一。 之后他帶著白將軍打進京城時,總得要有里應外合,掌控京中狀況的勢力吧?之后他的拿太子下毒說話,一定要足夠分量吧?若只有田婉儀,是不是太薄弱了? 基于以上三點,這個朱常安藏在暗處的人站得一定得高,知道一定得多,隱藏得必須很難發現,最好,還得是皇上的貼心人! 這個疑問我想了很久,一直沒有答案。直到三刻鐘前?!?/br> 程紫玉掃了一眼于公公。 “皇上日理萬機,今日明顯是被國事擾得忘了我還在外邊??捎诠黠@沒忘??赡鷽]忘,怎么沒有提醒皇上,反而派了人將我帶離?” 這一次,皇帝看向于公公的眼神一下冷了下來。 于海已快想不起來,這是他今日第幾次跪下了。此刻的他連冷汗都發不出了,只覺一股股的冷氣從腳底板往上冒。 “奴才對皇上的忠誠日月可鑒……” 可皇帝伸手止了他的解釋,又示意程紫玉說下去。 “我原本沒有多想。但是,那位公公對我卻是殷勤又熱絡,或者說,是諂媚,點頭哈腰,又主動過了頭。 可我有自知之明??!此刻的我是什么狀況,身負多項指控,被發落去了冷宮,沒有庇佑,昨日連奴才都來欺負我。 這種時候,誰看我都是階下囚,誰看我都巴不得繞開遠遠的,竟然還有人來巴結我,為了什么?我能不好奇嗎?然后我便發現了,原來,那公公不是對我諂媚,而是希望我趕緊離開。 為什么?我當時還是不明白。所以,我故意藏了耳墜子走回了御書房來試探。果然,那公公驚慌失措,想要打發我又不敢發出大動靜的模樣更明顯了。 我故意賴著不走,可他們似顧忌什么而不敢強行帶我走,我當時便懷疑御書房里有什么見不得人,不能曝光的??赏忾g一目了然,而里間,分明只有皇上和于公公兩人了。 接著,我便聽到于公公的那番話。其實于公公說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一點不合常理。于公公言論的出發點和我想的不一樣!于公公,您是怎么斷定,哲王兇多吉少的?” “我……” “不用回答!皇上,收到哲王失蹤的消息,您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覺得哲王被殺被擒了,還是覺得哲王逃了?” “自是逃了?!?/br> “這才對。我也是這么以為。這才是咱們的正常想法。因為咱們在乎哲王,所以下意識就會認為他一定吉人天相,一定會虎口脫險,即便十面埋伏也一定能逃出生天!對嗎?可于公公呢?他的第一反應便是跪地哭了……而我聽到于公公開口的第一反應,則是覺得于公公和我還真不是一路人?!?/br> 顯然,他和皇帝也不是一路人。 “但我的第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