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4
書迷正在閱讀:論穿越到未來的風險性、獸人之頭等大事(H)、談情說案(H)、我家小攻是陽痿(H)、相留醉、逃離瘋人院、幫主夫人、一朵大白蓮、星際御墨師、花開塵埃
著借勢分一杯羹嗎?到時候他們坐地起價也就罷了,若他們野心更大呢?不但李將軍會有危險,難保他們不會以最大兵力來攻打大周。 第三,李將軍國之棟梁,他失蹤已久,朕若不為他全力以赴,良心難安。萬一他真有不測,朕還得要為他報仇。所以,西南的安排,朕不會動搖!按原計劃,明日動身!” 兵部尚書則拿了大周兵力分布圖,在細數若玨王宣戰可能應對的兵力??墒菃栴}來了。玨王會從哪里打響大戰? 從東而來?這范圍太過寬泛了! 至少有數千里的海岸線可以稱之為東吧? 這邊眾大臣還在熱烈討論,那邊,果然又有八百兩加急文書送到了。 眾人最不愿聽到的消息到了: 朱常玨在自立為皇的兩個時辰后,便正式向大周宣戰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舟山島,并將舟山作為了他此次西征的據點。 江浙地區兵力已被康安伯調取了不小一部分,此刻不但兵力不足,應變也不行。朱常玨拿下舟山沒有選擇停留鞏固勢力,而是以勢如破竹的勁頭,直接向舟山對面的寧波發動了攻擊。 寧波是重港,距離舟山最近,威脅最大,真要徹底打響大戰引燃戰火,來個開門紅的話,寧波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最佳選擇。 好在寧波港的兵力充足,配置也不錯。 寧波官兵迅速集結,最大程度將兵力都匯聚在了港口,另在對方可能登陸的所有碼頭最大程度地設置了陷阱和裝備。 只是,從寧波官兵和當地百姓,誰也沒想到,官兵嚴陣以待,眼看朱常玨船隊登陸在即,對方卻突然就調轉了方向。 北風一刮,船隊順風就往南飛快而行去了。 不但迅速離開了寧波港范圍,還順手擄劫了好幾條大商船。當然,對外宣稱是“租借”。 寧波港官兵做的準備都是防守,都在岸上,哪知對方會虛晃一槍,匆匆忙忙組織了船隊追擊,卻已錯過了時機,對方早不見了蹤影。 他們又恐是調虎離山或陷阱,官船只追了十幾里便返回了寧波。 隨后便聞,象山失守了。 原因很簡單,朱常玨全力壓往寧波時,周圍幾處都盡最大努力給予了支持。包括象山。 所以朱常玨以快打快,象山那里還沒收到寧波過來的信,這邊敵人便打了上來。應變和準備不足,導致反抗還沒開始便已經結束。 象山兵收到消息折返時,迎接他們的卻是已經就位的箭雨。 寧波港先康安伯麾下駐守副將來報:在玨王船隊里,他發現有兩條船很熟悉。若是沒記錯,應該是曾經交鋒過的海盜船。而且對方劫持船只的手段干凈利落,分明就是老手無疑。所以,九成九的可能是玨王將先前被打散的那幾撥海盜殘余勢力給收編了!…… 皇帝聞言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真真逆子!孽障! 果然猜測沒錯。這牲口與萬銘揚,幾伙海盜都早有勾結,那些去年被朝廷打垮的海盜團伙,此刻全都成了他海戰的堅實力量! 好啊好啊,他還安排得真不錯! 萬銘揚和海盜先后被朝廷收拾,他們對朝廷恨之入骨,只要誰給他們機會,他們一定會孤注一擲。 所以,萬銘揚得巴巴給他錢,海盜得巴巴給他兵。成為了他死心塌地的堅實基礎? 還搶劫? 皇帝腦袋疼,心口疼,渾身疼。 全完了,他的名聲,也都完了。 “朱常玨兵力多少?” “前往寧波施壓時應該便是最大兵力了。單就粗略計算,應該在五萬到八萬。但就看玨王義無反顧之勢,屬下不得不懷疑他還留有后手。而且還有一條,就各種對玨王有利,為玨王說話的民聲來看,屬下覺得在內陸,玨王應該還有暗藏實力?!?/br> 皇帝不由冷笑。敵在暗我在明,摸不清對方套路,才是挨打主因啊。 皇帝下發了一系列命令。先前巡查御史求的那四條,他全都允了。朱常玨為人狡詐,背后站的又是海盜群,怎么看都是由康安伯去收拾最為合適。 皇帝只能下令讓康安伯盡全力拖延和兼顧朱常玨的進攻。若可以,趕緊與倭寇方速戰速決,將兵力投入到平反大戰之中。 既然已經確定了朱常玨把浙地象山舟山作為了據點,那么兵力的調遣也簡單多了。 皇帝又命象山北邊寧波,西邊金華,南邊臺州這三重地全力調兵對象山進行合圍,若有機會,全力進攻,誓將象山先行收復!若對方留有后手或改變策略,那三地聯軍便改由拖延之策…… 而程紫玉到了這會兒腦中冒出的疑問卻是越來越多。 不對。 肯定有哪里不對! 朱常玨的手段和野心,她還是很清楚的。 他繞了那么大一圈,做了那么多努力,他既然選擇動手,必定是有些把握的。史上的亂軍叛賊太多了,縱是那些手握重兵,聲譽天下的大將都是起兵容易奪天下難。 他朱常玨呢?憑什么?他既沒有一支像模像樣的正規軍,他也不是軍事才能出眾的領兵奇才。他更沒有百萬大軍在等著他揮霍。 所以,他憑什么? 靠那些海盜?靠萬銘揚各路招來的烏合之眾?簡直貽笑大方! 即便他拿下舟山象山又如何?他靠的,不過是偷襲。就如皇上剛剛的決策,當四面圍攏后,他打下的那些地盤又有何用?他能如何掙扎?他最多也就能做到撤退吧? 可這不還是前功盡棄? 這是程紫玉的第一個疑問。 第二,哲王雖名聲被他壞了,但京中還有太子坐鎮。他和朱常安搞的這個配合究竟有什么用?四面楚歌如何?熬死皇帝又如何?最不濟的,還有太子。 皇位還是沒有他們的份。 而且朱常哲一毀,皇帝又絕對不可能選他二人繼位,那皇帝能選定的,便還是只有太子。 所以他們在干什么?在給太子順利繼位鋪平道路,掃清障礙?這不是幫太子做了嫁衣? 朱常安倒是離京只有不到五百里??赡怯秩绾??白恒是絕對不可能起兵造反的。他再折騰,再得白恒歡心,白恒也不會真正忤逆皇帝背叛大周來幫他奪位。 即便白恒死了,西北之師也不可能會落到他一個雖有些軍功,卻到底只有不到一年資歷的家伙手上…… 程紫玉知道,這便是問題的關鍵。 她今生之所以能一贏再贏,無非是算得好。眼下若能將這個疑問給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