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2
書迷正在閱讀:論穿越到未來的風險性、獸人之頭等大事(H)、談情說案(H)、我家小攻是陽痿(H)、相留醉、逃離瘋人院、幫主夫人、一朵大白蓮、星際御墨師、花開塵埃
時想到了當日船上兒子為自己擋的那一刀。 刻意不去想起的回憶被翻出,皇帝心頭的愧疚和憐惜再生,這個兒子再不濟,也不要命地為自己擋刀了。他傷勢未愈,還拿到了好名次,已多少證明了實力。 或許,是自己對他的要求太高了…… 御醫不是笨蛋,這比試是皇帝主辦,這幾日又正是千秋慶生的大好日子,四皇子病情自然不能過重,只能往模糊的方向說。他再一見皇帝的表情,分明是對四皇子有關心和憂慮的,立馬組織好了說辭。 他只說是四皇子看重比試拼得過兇,為了完成比試沒有顧及身體,傷口受創,精神又緊繃,摸爬滾打中大概是撞到了傷口,導致傷口又有崩開之勢。不會有大兇險,只是醫治比較麻煩,他會盡全力照看好四皇子傷情…… “那就只管用最好的藥,這道傷,必須治好!否則朕拿你是問!需要什么藥材你那里沒有的,你只管找于公公,四皇子的傷就交給你了……”皇帝當時就發了話。 昭妃豈能放過這等良機,她擦著朱常安冒冷汗的額頭,聲音打顫,感情到位。 “安兒他總這樣。關鍵時刻不管不顧自己的狀況,上次船上與刺客拼斗如此,今日比試又是如此,只要能盡孝,只要是為了長輩,只要是為了皇室,不管多兇險,不論多困難,他都是那么不計后果和得失,皇上您可要好好勸勸他。還有安兒的一片赤誠忠心,還望皇上能感受并珍視……” 朱常安這些日子沒有白混,暗地里也拉攏了一些支持者,這會兒明里暗里也趕緊幫著說話。 “四皇子帶傷參試還能取得第三名,實力果然不可小覷?!?/br> “是啊,他才習武幾日便被武師傅認定為百年一見的奇才,若假以時日,定可大有作為。今日這名次正是他能力的體現?!?/br> “若四皇子今日不被舊傷拖累,定能有更好成績!” “……” 這樣的話聽似無稽之談,可卻又叫人沒法去辯,畢竟,擋刀是真,師傅的夸贊是真,這第三也是真的。 就連皇帝,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傷或許真的拖累了老四。 “安兒今日表現尤其突出,你受傷還參試,導致這傷上加傷,的確是朕考慮不周。你雖沒能拿到第一,但你的表現,大伙兒都看在了眼里。母后先前允諾,今日表現尤其出色的公子,將會另行嘉賞。安兒,正是你了!你先去后室將傷口好好處理一番,想想要什么,回來后朕允你個恩典……” 好個意外之喜。 朱常安母子頓時喜出望外。 給恩典?豈不幾乎與頭名一樣的待遇了?若能搶占先機…… “兒子,想要什么還不趕緊跟你父皇提出來?”昭妃得了兒子一個示意,立馬開始給兒子遞梯子。 “父皇,兒臣……” “安兒,還是看傷要緊!”皇帝臉上溫和的笑瞬間變得深沉。這對母子一對視,他便感受到了一種盤算的交流,蹬鼻子就上臉的意圖。還真是迫不及待?;实圻€沒忘他們看戲時的求娶,在自己院外的等候…… 顯然,他們還是對程紫玉沒死心。 程紫玉,他是要留給李純的!壞了他的好事一次,絕對不能有第二次。 “有什么話,等會兒再說!御醫,還不趕緊送四皇子離開!” 皇帝不由分說,再沒給他們機會。一個眼神遞出去,那邊內侍便已將朱常安抬走了。 皇帝更下了決心,昭妃,不能讓她再近老四身邊了。老四要成材,頭一個便要遠離了昭妃。 否則他這上上下下的都是婦人摳算的小家子氣,半點長遠眼光都無,成日里算計的都是女人。王玥,文蘭,程紫玉,聽說最近還收了一個來歷不明的女人在身邊……他該收收心,把心思用去別處了。 比試結束。 到了論名次行賞之時了。 于公公上前宣布,說皇上和太后娘娘剛剛商量后,本著同樂的原則,所有參與比試的公子,不論成績,統統有賞。 只要到達了戲樓前,不論最后一關的答題成績,再加賞玉佩一對,文房四寶一套,外加珍珠一匣。 緊接著,于公公宣布了第一名李純的賞賜。 作為唯一的通關者,他得到了皇帝一開始承諾的金百兩,銀三千兩的賞賜。太后也另行添了兩千兩白銀的彩頭。 有言在先,皇帝和太后還要各自給予頭名一個嘉獎。 太后笑問皇帝要給什么,皇帝卻直言,說李純無家無室,什么都不缺,先容他想想?;实塾肿屘笠矂e著急,等李純想好了要求的恩典后,再考慮給其他的嘉獎…… 隨后宣布了第二第三名的賞賜。 竟然是一樣的。 昭妃聽到有數額不小的金銀之物,頓時笑魘如花。這么大筆金銀,也算是解了她與兒子的燃眉之急了。 而皇帝則一直在觀察朱常哲。 不得不說,他對這個兒子越來越欣賞了。 朱常哲得了第二,且一路表現都是絕佳。 他的年紀,他的實力,走到這個位置已很不易了。他沒有驕傲,沒有顯擺,也沒有對李純不服,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恭喜李純奪魁的。 所以,他還有清晰的頭腦,冷靜理智,不會被情緒帶著走,時刻保持客觀態度,做出對自身最有利的選擇。從這一點上,老五的這個優點是有利于皇權的。 而這個,也恰好是皇帝當年被先帝選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皇帝并未停歇對朱常哲的考察,這不,他故意讓老五這個第二名不副實了。 比上不足,比下依舊不足。 比李純這一“上”,賞賜差了數額不小的金銀,兩個嘉獎和一個恩典。比朱常安這個“下”,賞賜數額竟一模一樣,可朱常安因為病痛,還比他多得了一個恩典。 這么看來,他這個第二名是最吃虧的。 說白了,很不公平。 正常人在這種狀況下,都要不甘不爽,要為自己爭取權益吧?皇帝知曉朱常哲的心思深,什么都能藏在心底,但卻不知他能藏多深,藏多少。 所以皇帝想要試探。 皇帝沒有失望。 不管朱常哲心里有多少不甘不愿,但他的表情始終平和,并未有任何外露的波動。加之他的表情素來就少,喜怒不露于形,讓人很難通過察言觀色來窺探他的心思……這一點,恰好又是皇帝這個位置需要的良好品質。 所以,皇帝對于整個這一考察是很滿意的。 “哲兒是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