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些老狐貍怎么會放過這樣的人才!哪怕是威逼利誘,還能等你去發現,恐怕人家早就被簽了契約,收到大家族手里去了。 可是陸見安偏偏自己開了一家小絲坊,還平平安安到現在,你自己沒想想什么原因? 還有陸見安和韓家的分枝有關聯,那家的孩子韓越可是拜了陸見安為師。據我所知,不是學習繅絲,反而是學習學問,韓家對陸家可是禮遇有加。 韓家在鳳山縣的勢力,一個小小的陸見安還不至于不敢拿下。 為什么反而是禮遇呢? 咱們多年的朋友!我也是覺得不尋常,你還是不要輕易嘗試打破底線,說不準沒有拉回陸家,反而成了仇人?!?/br> 他能說的可就這么多了。 陸凌沉思,他不是一個聽不進去意見的人。 做了這么多年陸家家主,沒有心胸和氣魄,怎么可能做成大事。 “聽你這么說!還真的是很不一般,要不這樣,下一次你去鳳山縣收生絲的時候,我跟你去,也見見這個孩子。我就先看看,不會做什么。再說了你還不放心我!我是那種恃強凌弱的人嘛?” 看到老伙計一臉的不贊成,陸凌真心覺得,自己老朋友還是朋友嗎? 馮望林也贊同,“那也成,這孩子說臘月里還能出一批生絲,熟絲,到時候我們一起去??礃幼硬坏⒄`你的功夫。來回也就十天?!?/br> 陸凌是求賢若渴啊。 “那好!馮兄,其他話我也不多說了,你這好東西都給我拿來了!我自然要回去好好鉆研一番,不能糟蹋了這些好東西,這一次我們陸家也能一掙長短?!标懥韬鋈恍判陌俦?。 馮望林也告辭。 再坐下去,這位還不急了。 還不知道陸凌啊,那就是對絲綢癡迷的匠人。 一輩子心血都在絲綢上面。 不重女色,不重享樂,唯有絲綢啊。 這樣的人能和他坐在這里說半天話,沒有在看到熟絲的第一時間跑進織房不出來,算是很給面子了。 馮望林和馮梅若被陸敏之送出來。 果然,陸敏之回去,父親已經把自己關進織房去了。 他也沉思。 這個陸見安要是真的是陸家子弟,流落在外也真是可惜了。 下一次自己一定也跟著去,倒要見識一下這位蠶神娘娘的弟子。 會劈雷的蠶神娘娘弟子啊。 想一想就是一些神往。 ☆、第127章 生存智慧 而陸見安這邊臘月的冬蠶已經結繭,可是還有十來天才能收獲。 不過年前肯定都收完了。 他這一冬天又出了四千斤生絲,一千斤熟絲,冬天的干繭數量有限,這還是因為陸見安自己秋繭產了三十萬斤鮮繭,畢竟五千張蠶種,其實產量不算高。 要是在現代社會,大概是一張蠶種應該出一百斤鮮繭。 五千張起碼應該出五十萬斤鮮繭的。 可是現在才出了三十萬斤鮮繭。 問題是一斤干繭要二斤半的鮮繭制成。 里里外外到手里繅絲的時候也就是十萬斤干繭出頭的樣子。 也就剛剛夠自己人用。 不過成本肯定要低于從水頭手里進干繭的價錢。 陸見安心道,這也算是剛剛開始。 這一次冬里的養蠶,只養了三千張蠶種。 主要是豆腐坊可沒有那么多豆腐渣。 小作坊能有多少產量啊。 陸見安后來還是自己買了磨豆腐的石磨,自家做豆腐,加上從外面作坊采買的豆腐渣,才勉勉強強夠用,主要是現在沒有電力蒸汽機械設備! 完全的靠人力資源來工作。 什么都是手動作坊。 豆腐坊也一樣。 不過家里又多了一項收入。 那就是李志林兄弟接過去豆腐坊的工作! 兩個人個大,力不虧,還學會了做豆腐。 做好了豆腐之后,還要送到鳳山縣縣城去賣。 也算是一項收入。 陸見安徐蒙山跑了幾家縣里的酒樓,自家不僅僅是豆腐,還做出了豆腐干和豆腐皮,不僅僅是味道好,還容易保存。 他們這里已經冬天了,本來就沒有什么新鮮菜,多了這幾個選項,居然賣的出奇的好。 兩個人干勁兒大著呢。 家里少爺輕易地就把做豆腐的手藝教給他們。 這可是別人家的秘方呢。 而且他們家的豆腐好吃啊。 一點也沒有其他家的豆腐那個酸澀的味道,現在鳳山縣很多人家都愿意買他們家得豆腐。 就是因為他們陸家的豆腐好吃。 再說冬天也就只能選這個吃食。 兩兄弟早早起來磨了豆子,做了豆腐,送到縣城酒樓,剩下的也就是一個時辰也就賣的差不多。 不到中午就能趕回來,吃飯干活兒啥都不耽誤。 陸見安把買豆腐的一成利潤給了兩個人。 倒不是陸見安大方。 實在是鋪排開了之后,豆腐利潤不大,可是費工費力,陸見安本來要不是為了養蠶需要這個,自己肯定不耐煩干這個。 她琢磨的還是自己的老本行。 自然這種小本買賣沒必要費心。 李家兄弟固然是誠實可靠,可是也應該給一點動力,本來人家賣身給他們家,就是指望著以后過上好日子。 陸見安不在乎這一點的利潤,跟著她的人自然都要得到好的待遇。 她不虧待自己人。 只要踏踏實實做事,哪怕有些小心思,只要不走歪路,陸見安都能過得去。 所以這一成的利潤,簡直要把李家兄弟給嚇著了。 豆腐一天的凈利潤是一兩銀子,一成的利潤就是一百文錢。 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兩銀子。 雖說這一份工錢,是李家兄弟和李老頭三個人分,可是落下來也是一個人一兩銀子。 簡直比起一個繅絲師傅都要厲害。 三個人可是賣身為奴的。 還能一個月拿這么多的銀子,心里很是不安了一陣子。 他們早就打聽了,就算是哪些縣里的老爺家里,氣派的大丫鬟一個月才一兩銀子的月例,剩下的那些小丫頭和小廝也不過一個月三五百文,已經是頂天了。 干的活兒可不少,累死累活的一年下來才幾兩銀子,已經是家里高興的不行。 窮苦人家,一兩銀子可是能過三個月呢。 他們這隨隨便便三個人就拿這么多銀子,還不算家里幾個婆娘和閨女小子,加起來的話一年下來就是上百兩銀子。 趕上一個小絲坊老板了。 怎么會不害怕。 陸見安倒是告訴他們,只要好好干,都有好處。 豆腐這一塊可是交給他們負責,李志林也算是豆腐坊的管事,這一塊不能出錯,自然不能虧待他們!可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