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
準幾萬兩,幾十萬兩呢。 利潤自然是誘人。 陸見安嘆口氣,她還是慢慢來。 光是一架紡織絲綢的機器,他們就買不起。 三千兩可不是個小數字。 積累成本吧。 陸見安家里的繭自然不賣。 同時也和村里的里正打了招呼,他們也收蠶繭,就是為了冬日里還有活兒干。 既然掛著陸家絲坊牌匾,自然是要做這個生意。 里正也和村民一說,大家自然愿意,陸見安出的價錢比水頭一斤高一文錢,就近就能送到陸家,誰還不愿意呢。 畢竟多了還是一筆錢。 幾百斤可就是幾百文呢。 家里都能吃多少rou,買多少糧食呢。 窮苦人家過日子自然樂意。 于是倒是不少人主動挑揀好了,送到了陸家,陸家只收干繭,鮮繭他們沒地方,也沒人手去收拾,干繭省心多了。 水頭本來是火大。 一個水頭手里都是幾個村子的收繭。 少了干繭,收入自然會少一部分,心有不甘,可是一打聽這一戶是陸家,那個大名鼎鼎的陸家,水頭偃旗息鼓了。 他們又不是少了陸見安這一口就要餓死人,沒必要招惹這種麻煩。 誰知道會不會好好地天上打雷啊。 現在一打雷他們都會想起陸見安。 一道雷劈死人的事情不多。 在他們整個陳國也是新鮮事呢。 而陸家幾個月繅的絲也該到繭節上去換回來真正的收入。 ☆、第101章 繭市 九月二十九。 鳳山縣繭節開幕。 陸見安第一次見識繭節。 在這里也叫作繭市,或者蠶神節。 各地叫法不一樣,可是規矩是一樣的。 因為是交易生絲熟絲的生意場。 各地的絲商和稠商都會云集。 采購他們需要的生絲。 鳳山縣自然是生絲居多,熟絲也是從六盤進來的,當然比較起來,人們自然清楚,到鳳山縣自然是為了生絲。 絲坊掌柜的也是拿出看家本事,為了應付這一季最后一次賺錢的機會。 過了繭節。 可就入了冬。 一直到來年至少五月才能迎來下一次的繭蛹收獲。 這個長達七個月的時間里,絲坊師傅們也就只能依靠這一季的干繭過活,這個時節里,可沒有新繭上市,收入也就會銳減。 鳳山縣在這七個月里可就日子艱難。 什么生意都會緊巴巴的。 不光是絲坊日子艱難,就連小門小戶也過得青黃不接。 想也知道,冬日里什么都做不了,沒有進項,也就只可能節省開銷。 街上的小商小販叫賣的聲音都會有氣無力,好像是沒吃飽了飯一般的無力。 這話先不表。 這個繭節,一般各地絲商云集,大家挑選自己滿意的生絲,為自家的來年絲綢生意囤積貨源。 而各個絲坊也是卯足了勁兒爭奪客源。 絲坊要是做得好!一個訂單就能吃一年。 這也是鳳山縣最大的生意場。 陸見安自然也來了。 她和徐蒙山早就打聽清楚了。 他們陸家絲坊離著鳳山縣遠,自然等著人家上門絕無可能。 陸見安早就預備了生絲和熟絲得樣品。 他們也入繭節行市去。 擺個攤子,就等著客商上門。 兩個人一大早就趕了牛車,除了他們兩個,多了羅青和魏然兩個丫頭。 小滿因為這兩日沒什么事,趙老三尋了來和陸見安說了一車轱轆的好話,終于說明來意,原來小滿原本說親的那一家人上門來。 想是為了退親的事情有了波瀾。 大抵意思是男方家里不同意退親。 這件事自然要小滿回去一趟。 左右現在繭節,家里也無甚事。 陸見安就大手一揮,準了這個人情,可也說的明白,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慈不養兵,義不養財。 要是開了口子,以后羅青魏然都開始你回一趟家,我回一趟家的。 陸家絲坊就不用開門做生意了。 趙老三自然也知道規矩。 上門帶了清河口剛剛上岸的鮮魚,這些東西他作為水頭有自己的來路,還備了一刀豬rou,算是禮數周全,人家陪著不是就是怕陸見安真的要是以后為難小滿,那還不是容易,還不是怕自己閨女在陸家日子過得艱難。 畢竟師父要是收拾徒弟。 那是沒跑。 不伏低做小,也是沒法子。 現在看到陸見安準了假,也是一臉的感激,這樣的師父真真的是心善。 帶著閨女回去了。 陸見安這才留著徐氏和李嬤嬤看家,他們四個人出門。 不對還有一個。 他們家的小霸王陸雪寒。 這位早就琢磨著要跟著大哥出門見世面。 這樣的機會怎么會不跟著。 早就聽說繭節上有好多好玩的好吃的。 小丫頭纏著陸見安幾天,油嘴滑舌的甜言蜜語,各種拍馬的手段使出來,也是為的這一趟。 陸見安拗不過。 誰讓小丫頭特別嘴巴會來事。 她是被哄得心花怒放。 按照徐氏的話說,陸見安心太軟,這么下去,小五指不準就要學歪了。 陸見安只好勸說母親,“女人一輩子也就在家的時候能松快一些,父母兄弟護著,嫁了人就要當家理事,說不準遇到什么人家,遇到一些好相處的也不代表沒有瑣碎的拉拉雜雜的事情,要是遇到不知事的公婆,或者不講道理的妯娌,還有打不完的官司。 更不要說生兒育女,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大事。 能在家里的時候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何不讓meimei過得自在呢?!?/br> 徐氏心里是又難過又心疼。 難過的是,陸見安的話何嘗不是在說他自己,陸見安這輩子想要當個閨女出嫁幾乎不太可能。 除非死遁了。 找個無人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 可是那何其難啊。 人活著不是自己個兒一個人,還有數不盡的親戚朋友。 她們扔下陸家的兩個jiejie徹底消失,也不管陸雪寒? 不可能。 所以,陸見安未必說的不是她自己。 心疼的是女兒太懂事,就因為懂事更讓人心疼。 為了他們一家子,陸見安才必須是陸見安。 要不然一個女孩子大家閨秀,一輩子在陸父的安頓下,應該是過得吃喝不愁,過自己琴棋書畫的生活,哪里需要像現在一樣,風里來雨里去的忙活一家子大小吃喝。 天黑的透了也沒工夫歇下。 徐氏很多時候,都看到陸見安房里的燈,過了半夜三更才滅。 怎么會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