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才成 !別說,這小轎車可是咱們村里獨一份呢!” 余老二臉上笑得越發成了一朵花,問道:“上梁的事情安排的咋樣?我這沒回來,倒是辛苦了你!” 余天海將那大前門裝在前面的口袋里,故意的露出一截煙盒子來,笑道:“你這不是忙大生意了,這點事兒有你家小舅子跟我,你放心!如今這上梁的人都找好了,大梁可是這山上最好的木頭,保證你用一百年都沒事!” 正說著,有兩個隊里的年輕小伙子扛進來一根直徑二十厘米的木頭來,負責安排上梁的正是隊里的老人,論起來余老二都要稱呼三叔的,這以前隊里有人蓋房子,都是他上梁! 余老二上前,又拿了一盒大前門給那余三叔。 余三叔一瞧那盒子大前門,立刻沒看眼笑了,喜歡抽煙的人,這煙比什么都好使! “吉時到,吉時到了!”有人喊起來。 這會兒,余天海趕緊吩咐了去點鞭炮。 鞭炮噼里啪啦的響起來。 大人小孩子全都捂著耳朵,望著紅紅的紙屑在半空散開飛下來,落在泥土上,臉上都是笑容。 余三叔嘴里說著吉利話兒,抓住大紅公雞的雞冠子,用一把刀摸了公雞的脖子,將鮮紅的血倒在碗里,然后用毛病沾著那血,在大梁上寫字。 張鳳蘭今日早早的就來到了屋基地這邊,她幫著高姥姥提著上梁餑餑,這會兒又跟高秀娥有說有笑的說著話,引得躲在人群里的王秀梅只用眼睛剜她! 用公雞血寫完字之后,村里的幾個年輕小伙子扛著那大梁,步步登高,將大梁架在了房頂之上。 這會兒張鳳蘭與高秀娥趕緊上前,丟了那上梁餑餑,村里的人就趕緊去搶。 這上梁餑餑都是提前一天做下的,早就放硬了,就算是掉在地上也就沾點土,孩子撿起來,吹吹土就吃,還有的搶十幾個的,留著回家吃好幾天。 高秀娥又散了糖果與點心,大家哄笑著上前繼續搶,還有的單獨問高秀娥要,高秀娥全都笑著給了,這一來,倒是跟隊里人關系融洽了很多。 “你瞧瞧,這余老二家就是發財了,這上梁也這么大方,這糖果跟點心這得多少錢??!”有人小聲議論著。 在過年過節也只是送兩個大白餑餑,一包點心的年代,余老二今天一天撒的東西,都能讓普通人家走十年親戚的了! “不光錢呢,主要是難買!”大家嘴里塞著,一邊點頭一邊說道,“這點心也好吃,平時買不到呢!” “聽說這老四也跟著去了,沒瞧著老四媳婦在幫著撒糖么!” “可不是,剛才那老三家那兩個孩子上去要了,老四媳婦沒給,哎,看來這老四媳婦還生老三家的氣呢!” “快別說了,沒瞧見老三媳婦那剜剜眼,要吃人了!” …… 王秀梅聽著隊里人的議論,越發的氣的不行,上前拉住混在孩子群里搶糖與餑餑的余國成,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屁股上,“讓你吃,讓你吃,你是沒吃過糖與餑餑不成?看不著人家不待見你,你還向里面湊!” 王秀梅這兩下子下去,余國成立馬就哇哇的哭起來,臉上全是委屈。 本來是個喜慶的日子,王秀梅這樣打孩子,明擺著就是給余老二家添晦氣,高秀娥的臉色一下子變了。 余安皺皺眉,上前,給了余國成一包糖,余國成立刻就不哭了! 王秀梅就要奪那糖,余國成抓著糖就就跑了! 王秀梅氣的直罵,趕緊追了過去。 這會兒有的人說,“安安你還給她家糖,她這是故意尋你們家晦氣呢!” 余安說道:“大人鬧矛盾,跟孩子沒關系!” 那些人聽了,全都點頭,尤其是張鳳蘭,臉色有些漲紅。 余老二房基地上上梁,余老大家的大門緊緊的關上,余老大與李翠蘭坐在屋地上,余老大卷了一只旱煙。 “就知道抽,你說你也不想想辦法!”李翠蘭忍不住說道。 余老大一瞪眼,“想辦法,想啥辦法?你還想進去?” 李翠蘭不吭聲了! “不管他們,他們也就是外面光鮮!”余老大冷哼一聲,“最近村里在裝電呢,油水多得很,你還愁沒有好日子過?” 161沒路子的人就等著餓死 從去年開始,余家村就在裝電,大家都盼著,可是因為物資少,電線不夠長,就裝了大隊村委跟余天海家,后來又斷斷續續的裝了幾家,最后大家就發現,但凡是與余老大關系好的,或者是請余老大吃過飯的,那電就早早的裝上了,不舍得割rou出血的,那電要且等著呢! 說道扯電,李翠蘭就來了精神,立刻說道:“他那房子蓋起來要扯電,還不是要找你?咱們就等著,看他咋辦!” 余老大這一想,立刻神清氣爽起來,抽了兩口旱煙,背著工具袋子就出門了。 他得出去顯擺顯擺呢! 上梁結束了,余老二借著余天海的院子,找了兩個廚子,置辦了一桌酒席,請了余天海還有余三叔吃飯。 這席面是余老二之前就安排好的,這rou跟魚也都是余老二拿回來的,也就是請人做了做,這席面可是十里八村頭一份的,那余三叔吃的十分的高興。 在席間,余老二提出送電的事情來。 “這個你放心,村里正在送電呢,等輪到你,就給你裝!”余天海拍著胸脯保證。 余老二點點頭,敬了余天海一杯酒。 余天海喝著那高粱酒,心滿意足的! 余老二在應酬,余安卻去找朱駿聲,才知道朱駿聲早已經離開了生產隊,現在隊里的娃娃們有了新老師,是村里的一個小青年,之前上過初中沒考上高中與中專的,被返聘成了隊里的老師。 那小青年的教學方法自然比不上朱駿聲,之前慕名而來找朱駿聲的許多孩子,都轉回了自己生產隊。 余安在院子里走了走,抬眸卻看見了朱駿聲。 余安一怔,趕緊上前問道:“不是說你走了嗎?怎么……” “回來瞧瞧,倒想不到遇見你了!”朱駿聲笑道。 “那真是湊巧,你這是去了農業局?”余安打量著朱駿聲身上的中山服,身邊的自行車問道,這可是標準公社里干部的打扮。 朱駿聲點點頭,“去了!去年咱們公社年產量全縣第一,也是全縣第一個超額完成交公糧任務的,鄭副書記覺著這連產包地的主意十分的好,讓我在別的村推廣,這不剛去前面的村子,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