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光凜凜,其間仿若含著刀鋒,可輕而易舉刺穿人心。 蘇纓滿腦袋疑惑,幾乎快要夠不上用了。 燕無恤不是和偃師師在一起么? 為什么她說得竟然像在追查燕無恤的下落。 蘇纓抿緊雙唇,一言不發。 偃師師面上逐漸浮凸出一個深深的笑痕,燈火搖曳下,她面上除了清瘦凹陷,就是被燈光照得蠟黃的肌膚,輕盈告退:“叨擾了,時候不早,請統領早些安歇罷?!?/br> “………” 偃師師一席有頭沒尾,云里霧里的話,讓蘇纓滿腹疑惑。完全不知道她如今既然和燕老二在一處,為什么不直接問他去?要來拐彎抹角的問自己? 難道她從撫仙樓下的表現,看穿了自己就是那個紅顏知己? 呸,甚么紅顏知己! 蘇纓將臉埋在枕中,將手中刀譜,遠遠丟開。 刷拉拉一聲,書頁翻卷,上面的字跡翩然,扎眼的熟稔。 她心頭微微一動,赤腳下床,俯身又將從燕老二房間里順來的刀譜撿起來,越看上頭的字,越覺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見過。 刀譜上的字寫得很漂亮,銀鉤鐵畫,縱橫有力,風骨清奇,行文很有特點。 此刻手中的一頁,畫著一個人持刀而舞,旁側寫著“知北而起,南行,端望?!?/br> 其中一個“行”字,讓她陷入了沉思。 蘇纓翻著包裹,從中拿出朝中頒給她的文書,對照其中的“皇帝行璽”。 兩個“行”字,赫然竟是一模一樣的。 給皇帝刻印的人的書法,和燕無恤家中刀譜的書法一模一樣! 蘇纓在燈下思考良久,愣是沒想通,這到底是個什么關聯? 她勞神半夜,實在沒有頭緒,也就丟開了這件事。 原本蘇纓選擇來白玉京,一則,家中被人逼迫,為阿爹解憂。二則,有湛盧劍意在體內,她又不知該如何cao控,在家中多有不便,所以遠遠避開。 因此雖為統領,對于清歌樓的事,十分不上心。 首日見過了諸武家,便對外說閉關練功,自己攜著武勛銅印,在白玉京縱橫列肆,飛鷹走狗,好不自在。 甚么太初樓,甚么武試,一概拋諸腦后。 因三品武勛的便利,蘇纓可以自由出入太虛十二景和武經閣。 太虛十二景,是白玉京最受諸武家青睞的宴飲、游樂、會武之地。 分為江湖十二個意境,有“千里江山”“十丈紅塵”“劍試繁花”“杏花小?!薄靶帕觑嬋薄疤俳鹏础薄帮w雪青鐸”“弦月天崖”“獨釣寒江”“枕白云”“濯滄浪”“漱流霞”。 每一處,都極盡工巧,極盡雕琢,意圖原原本本將整個江湖,濃縮于一個城池。 在其中的俠士,似乎在一個城中,游曳了十二景,與百多武家,數百屬家之人愛恨情仇,便能體驗整個紅塵與江湖。 蘇纓年少,自是喜愛熱鬧的年紀,無意入此間,喜不自勝。 她直后悔為何當初出門闖蕩江湖沒有直接來白玉京。曾經一段江湖旅程,從西陵郊外陳巴的小店,到白馬驛滿是荼蘼香的莫川小舟上……兩個月的時間,繞在家鄉邊,所見所聞,竟不如白玉京走馬一日之所掠! 作者有話要說: 相信有機智的小伙伴已經猜出來了。 偃師師啊偃師師… 燕爺:在我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46章 至良辰天澤會武 蘇纓在一個日光熱烈, 天地炙白的正午,第一次來到了白玉京的“武經閣”。 武經閣素有白玉京“心臟”之稱, 有九重高樓, 佇立在城正中央,納藏書四萬卷。 據聞, 從前江湖上所有門派的武學都收錄在內,錦書、竹簡、壁拓、碑文……凡載有武學典籍的文字,皆被收錄在內, 應有盡有。 各武家子弟可憑家主的手書前來借閱典籍。 武經閣分上三層、中三層、下三層。 尋常武家只有下三層典籍可供借覽,三品及以上的武勛憑銅印進中三層,能入上三層者寥寥無幾。 按理說,蘇纓的三品武勛應當能躋身中三層,然而官兵卻說朝廷有明令, 后六樓的統領只能覽下三樓。明顯是為限制商賈統領而設的新律法。 蘇纓不以為意, 在侍從引領下, 進了武經閣第一層。 迎面便是數十架巨大的書格,重重疊疊,直頂天板。蘇纓依著順序一面看去, 這一扇是拳腳功夫,按照“拳、掌、腿、指”等分門別類, 排列齊整。蘇纓抽出一本掌法, 見封面寫著——注道:原揚州匪幫吳氏傳世絕學。翻看一看,盡是基礎拳法,勝在靈動, 招式好看,卻都是花架子。蘇纓又將拳譜放了回去。 再一架通天書櫥,乃是十八般武器,“劍、槍、刀、戟、鞭、棍、斧、槊”等,蘇纓尋到刀譜,抽出一本,名為——注道:西方昆侖派刀法,口眼相授,錄為籍冊,現藏白玉京一冊。蘇纓翻了幾頁,逐漸感覺到不對勁。她仔細讀過燕無恤私藏的刀譜,同為刀譜,二者大相徑庭。 手中的這本書裝訂精美,鐫錄清晰,更兼附經脈圖,然而真正提到用刀的地方,卻之撓到皮毛,總像被人撕去了幾頁。 譬如那刀,“風卷殘云”一式,應當是攻勢凌厲密集,不給人絲毫喘息的機會,才能被稱為風卷殘云。而中的“風卷殘云”,不過一個起式,兩個承式,三種變化。哪里來的狂風驟雨的氣勢? 蘇纓踱到人稀少處,抬起手,照著刀譜中稍稍比劃了一下,按照書中所載的吐納運力之法,凝一脈真力于腕間。竟然也絲毫沒有如臂指使的渾然天成之感。 再去翻劍譜,棍法,鞭法,也不外如是,若不是蘇纓曾見過燕無恤的刀法,體內有湛盧劍意的沛然真氣流轉,是萬萬察覺不出來這里頭的不對勁。 蘇纓只得將其歸咎為定是一樓的典籍不夠好,棄卷而去。 又去了挨著武經閣不遠的斂兵閣,欲擇一樣武器傍身。 斂兵閣主是四品武勛,見蘇纓腰懸銅印,斂衽而拜,親自領她去了供有精品的藏兵庫。 進屋之后,屋中清涼,不溫不燥,幾幅字畫,數張大案,橫陳了十多把刀、劍、勾、刺等物。斂兵閣主拿起手邊一對金鉤峨嵋刺,道:“此物小巧玲瓏,可出入懷袖,正適合您?!?/br> 蘇纓拿在手中,輕巧秀氣,很是喜歡,讓人收了起來。 斂兵閣主見她還有盤桓擇選之意,又為她呈上了袖中劍、芙蓉刀等適合女子的武器,蘇纓卻只將目光凝在當中屋中一把比她人還高些的長刀上。 長刀樣式繁復,雕琢龍雀盤護刀身,黑沉沉的柄,霜雪一樣的刃,其上流轉青芒,直挺挺聳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