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子,這孩子至今安安生生的呆在她肚子里,真是夠頑強的。 肚子里多了個新生命,這種感覺很新奇,她的肚子還那樣平坦,可里面確確實實有個小生命存在了,一個有她血脈的孩子。 可她這么糟的婚姻,這時候有孩子根本不是什么好事,她接受不了徐家,就連從前愛著的男人都接受不了,這時候有了孩子,心中的復雜可想而知。 而且,上大學的名額才下來,她怕她懷孕的事傳出去這事會生變。此前幾年都沒有招生,孕婦能不能上大學她也不知道,沒有可以參考的前例。 回了沈家村,她還是選擇了隱瞞,上大學是她改變人生的一次機會,一定不能出了岔子。 到了北京入了學藉的話,她又是已婚的身份,這個應該就不會是大問題,她只要在入學之前捂嚴實就行。 做了這樣的決定,她一時連徐向東那邊都沒說,倒不是怕他會往外說,而是倆人現如今的情況,不知道怎么去說。 她回了家里,只說胃不好,醫生讓多吃清淡的,天天白粥青菜,恰好肚子里的孩子也不算鬧騰,倒也還忍得過。 因著這個孩子,她對徐向東倒沒有之前那樣冷淡了,倒不是說原諒他,更談不上能接受徐家,只是因為這個孩子,她少了一分從前的決然,多了一分遲疑猶豫,表現在態度上,就是略微軟了一分。 徐向東只以為自己這些日子的努力終于讓她對他稍有了點好感,心中高興。 又因為王巧珍考上大學,整個人臉上像生了陽光一樣,滿滿的都是喜悅,有一天趴在他自己那張長凳拼的床板子上很開心的跟王巧珍說:“你現在考上大學就好了,我爸媽現在一準兒能喜歡你,肯定不會再反對我們了?!?/br> 王巧珍那一分因孩子而生出的溫軟在聽到這句話后又漸漸轉冷,眼底重又凝成了冰寒。 因是夜里,徐向東并沒有發現,還在那里憧憬著一家和美的美好未來,說了半天,沒聽到王巧珍那邊吱過一聲,他問:“你在聽嗎?” 王巧珍懶得理他,徐向東又說:“我最近想過了,你考上大學肯定是要去北京的,我就不能再呆在這里了,到時你開學了我送你去北京,然后托賀時家人幫個忙,幫我把回城辦下來,咱們就都留在北京了?!?/br> 他自說自話,跟王巧珍說起北京的一些事情來,滿腦子合家歡迎,如果說賀時是沒遇到喜歡的人不開竅情商低,徐向東就是扯上他家里人時情商為負。 在他看來,王巧珍之所以和他鬧不開,是因為他家里反對他們,現在王巧珍能上大學了,他爸媽總沒道理還不喜歡她了吧,那么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腦子里根深蒂固的把他爸媽擺在神壇上,覺得他爸媽會喜歡王巧珍了,王巧珍就會歡歡喜喜被喜歡了,最主要是,他有這么可怕的思想他自己不自知。 王巧珍不耐煩聽這些,突然出聲道:“你今天既然把話說到這里,那我們不妨攤開來說,去大學以后,我住大學宿舍,你隨意。你們徐家的門,我是不會進的?!?/br> 徐向東臉上的笑一下子卡住,“你說的這是什么話,我們是夫妻,你不進我們家門?” “這么久了,你到底要鬧到什么時候?”他也有些沒了耐性,覺得自己伏低做小那樣去哄了,王巧珍還是那么固執。 王巧珍覺得可笑:“你怎么會覺得我在跟你鬧呢?我沒心思跟你鬧,陳述事實而已,我和你媽就那樣,你自己希望過理想化的生活,但那不是我想要的,別強加給我?!?/br> 徐向東被氣了個倒仰,握著拳頭坐在床上,黑暗中看著王巧珍的方向好幾分鐘。 “你到底要怎樣才愿意好好過日子?” 王巧珍手搭在自己小腹上,說:“別在我面前提你家人,我們就還能將就過下去,如果你希望像你剛剛想象的那樣……” “那你就另找一個吧?!眴斡Hmama不好,可這孩子總歸不會被人歸為父不明了,雖然境況也不會好,可咬一咬牙也不是不能過的。 徐向東那點牽涉到他家為負的情商終于在這一刻被一種危機感迅速激發了出來,王巧珍她想離婚…… 他腦子嗡嗡的:“那不可能,巧珍,咱們什么事都好說,什么都能說,就是別輕易說離婚。離婚哪里是你想象得那么簡單……” 巴拉巴拉又是一堆的勸說,王巧珍不愿聽:“不想我提離婚,以后別在我面前提我不想聽的,就這樣,我要睡了?!?/br> 徐向東頭點得雞琢米一樣,“好,你睡,你睡?!?/br> 不說離婚怎么都好說,大冬天,他后背生生被嚇出了一層細汗來。 再沒有一刻比現在更清晰的認識到,王巧珍,她現在一點也不在乎他了。 ~ 大學三月開學,二月底就要去報到。 二月中旬,沈瑤的工作該給誰就成了沈家人首要要考慮的問題。 沈瑤是轉正過的正式工,俗稱的鐵飯碗,她去上大學,工作是可以給家屬接班的。 沈剛還太小,自然接不了班,最后一番商量,這工作給了王云芝。 王云芝自然做不了工會那份事情,廠里討論了一下,給她安排到了車間里。 這時候提倡抓革命,促生產,工廠過年是不放假的,所以年末那幾天王云芝都沒能顧上家里,跟著沈瑤一起去了江市食品廠。 今年的大年三十,也只有沈國忠和沈剛父子倆在家過,自然,他們是準備叫上五奶奶一起的。 年三十都回不了家,村里人卻不知多羨慕,原先都說沈國忠兩口子有點傻,生了個傻閨女還當塊寶,饑荒那幾年也也把這小閨女養得好好兒的,現在看看,享不盡的后福。 家里四口人,一個是生產隊長,一個進城當了工人,還有一個馬上要去北京讀大學,剩下一個沈剛還在讀書,以后就是書讀不好,接他媽的班也至少是個工人啊。 心里都覺得這老沈家祖墳冒青煙了! 因為開了養豬場,沈家村家家戶戶都分到了十來斤rou,因著有手工做,家家戶戶又都有點余錢,著著實實過了近十幾年來最幸福的一個年。 正月里,三個要讀大學的就該出發上北京去了,沈國忠原本是要親自送沈瑤的,可是被沈瑤給勸住了,她媽在廠里上班,她爸再一走的話,就剩了剛子一個人在家,做是可以在五奶奶家搭飯,可沒必要。 火車票的費用也不低,沈瑤說有王巧珍夫妻倆和賀時這個本地人同行,著實是沒什么好擔憂的。 徐向東這一次請的探親假送王巧珍過去,事實上也和沈國忠這個姑父說過,回去過段時間就辦回城手續,賀時跟家里打了電話,會幫忙給他在北京安排一份工作,到時候相關文件發到這邊,這邊的一應手續請沈國忠幫他代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