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時,叮屬沈瑤道:“你表姐現在住到咱們村這邊了,平時少不得走動,今天小徐這事給我提了醒,小賀那里以后你還是避著點,別的都不怕,就怕有閑言碎語,人言可畏啊?!?/br> 沈國忠覺得也是,徐向東悶聲不響拐了王巧珍這事給他提了醒,自家閨女多漂亮啊。 他也說道:“是這么回事,還是保持距離好一點,小賀人還是不錯,不過北京那地界太遠了,你看看你表姐,以后真進得了城,你舅舅舅媽想見她都難,更別說她被欺負了能給她撐腰了?!?/br> “跟所有知青都要保持距離,你不喜歡人家,萬一人家看上你呢?咱不惹這個事,你呀,以后在江市找個對象,又能吃商品糧,我跟你媽還能照顧你,真有點什么事,回家里來也近便?!?/br> 夫妻倆個很是說得上,你一言我一語已經憧憬上閨女找個江市女婿的未來了。 沈瑤:“……” 吃完晚飯歇了會兒,九點多鐘大家都睡下的時候有人敲大門,王云芝披了衣服去開了門,門外是原該過新婚之夜的侄女兒。 她心里一突,問:“巧珍,這個點怎么過來了?是不是那老太婆又欺負你了?” 王巧珍輕蔑笑笑,說:“沒有,我過來跟瑤瑤睡?!?/br> 王云芝瞠目:“你今天結婚第一天啊,怎么是跟瑤瑤睡???這……不合規矩啊?!?/br> 沈瑤聽到動靜也出來了,王巧珍知道,今天不說清楚她姑晚上得擔心得睡不好覺。她撇撇嘴道:“徐向東媽就一直坐在我們床邊?!?/br> 這話一出,連在屋里沒出來的沈國忠都愣住了,這什么人啊。 王云芝問:“她變態吧,徐向東沒給她媽安排住的地方嗎?” 張秀蘭現在干出什么事,王巧珍也只當笑話看,她說:“安排了,讓賀時跟旁邊的宋知青睡,把他屋讓出來給他媽住,他媽也同意,不過呢,就是一直坐在我們床邊不走,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br> 老太太心理變態了唄,見不得她兒子跟別人親近,王巧珍無所謂,她反正也不愿意見到那娘倆,看夠了笑話直接找沈瑤來了。 王云芝跳腳 :“那徐向東就由著他媽這樣?” 這都已經不是正常人能干出來的事了吧。 王巧珍笑,他倒是想把他媽請出去,正兒八經的過新婚夜,委婉的說了好幾次,奈何老太太臉皮厚,愣是裝聽不懂。 她把這話說了,王云芝簡直…… 說不出話來了,太奇葩了?!澳撬F在該是走了吧?” 王巧珍點頭:“我走了,她估計再跟她兒子說說話洗洗腦就該去睡了?!?/br> 老太太其實一早困了,就是為了守她唄,還真是辛苦她了,守吧守吧,她巴不得她在這守上一輩子好了。 徐巧珍只見這老太太一天,就大開了眼界,沈家人也跟著大開眼界。 她料得沒錯,約莫過了四十分鐘的樣子,沈家門又被敲響了,她悄悄起身,在門口就碰到準備去開門的王云芝,她低聲道:“姑,你睡覺,也讓我睡個安生覺,別給他開了,發生這么多事,我現在其實不想見他?!?/br> 王云芝嘆氣,作孽哦。 “成吧,我今天也挺氣的,咱都回屋睡覺去?!?/br> 這姑侄女倆還真就各回各屋睡覺去了,沈家沒人給他開門,他在門外站了二十多分鐘,敲了六七次門,終于認清了沈家人不是睡著了,而是集體嫌棄他懶得給他開門的事實。 沈瑤回工廠上班,一周后回來見到她表姐,那位極品老婆子受不了鄉下的苦,呆了三天就回去了。 時間轉眼進了一月初,已經入了冬,年關也將近了。 賀時數著日子等著盼著,盼著他爸忙完公務有時間來江市一趟,簡直望眼欲穿,被徐向東笑話了不知道多少回,說他恨嫁。 賀安民單位里忙,不到年根底下是抽不出時間的,賀時沒把他爸給盼來,倒是盼到了Q大和B大這一年額外招一批學生的消息。 這消息是沈瑤說的,因為她們江市食品廠就有三個推薦上大學的名額,消息一出,廠里頭就炸了。 自1966年起,高等學校就停止了招生,直至今年八月Q大和B大兩所大學才開始試點招生,主要招收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有相當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干部,還有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 一經當地“革命委員會”推薦,政治審查合格后,即可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沈瑤進了江市食品廠,初時就是想讓自己先進了城再謀出路,等從陳易口中聽說廠里八月有工人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時,她就參加晚會的表演,以書法為舞,進工會后也著意表現出比較好的文化底子和好學,辦公室里初中課本每天沒少翻。 做這一切,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原以為最快也得到明年九月,哪料到這一年B大和Q大會再擴招。 一經聽聞這個消息,沈瑤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進食品廠這半年,她哪怕調進工會,也為廠里改良了六個方子,趙廠長曾說過,廠里今年能評上先進,有她好大一份功勞。 四個名額,推薦誰去就成了大問題,廠里數千職工呢,各方面條件能符合,平時表現又還比較好的,廠工會經過討論以后定下了三十多人。 也就是說,上大學的名額將在這三十多人里產生,沈瑤辦公室,陳易和荊亞梅都在列。 廠里也不獨斷,搞民主投票制,特意發了通告,公布了競爭這次名額人員的名單,投票時間定在周五,大禮堂里,三十多個候選人全天在那里呆著,等人來投上一票。 時間定在周五,也給了大家充分的活動時間,拉票! 工會和辦公室這邊和沈瑤交好的人,都沒等她開口,見到她就悄悄說了,票給她留著,不止這樣,還表示會幫著她拉下票。 沈瑤宿舍幾個姑娘也是,下了班各宿舍竄著給沈瑤拉票,沈瑤心里對她們很是感激。 她自己也沒歇著,一家家車間走訪去拉票。 她的拉票意外的順利,為什么,她進廠時間是不長,可論起來整個食品廠里,還真找不出多少個群眾基礎比她好的人來。 因為什么,因為點心啊,她在一車間時的三款點心就調動了三個車間的流水線生產,這三個車間可都是她親自去帶了幾天的,而后調到工會,也出了六個點心方子,可以說,江市食品廠,沒有哪個車間沈瑤沒進去做過技術指導的。 她因為著中秋晚會上的節目本就出名,又做出那么多新式樣糕點來,還別說,人緣不是一般的好。 一人能有一次投票權,拉票的人多,有些在廠里呆了多年的老同志認識的人也多,三十多個人呢,一個人經常被四五個人同時拉票,你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