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4
書迷正在閱讀:我家受君總想讓腦速慢下來、捕龍印、發現,我愛你、調教欲望都市(H)、腳之戀系列之五刑警腳事(H)、腳之戀系列之四工地腳事(H)、還禮(H)、腳之戀系列之三邊陲腳事(H)、男歡男愛(H)、腳之戀系列之二陣地腳事(H)
以師父是擔心他們會生出被愚弄的感覺,繼而惱羞成怒?” 南墨昊緩緩搖頭:“只是為了給一個交代?!?/br> 項南十年前的確是奉了他的命令去邊關,還立了軍令狀。 這些年項家也是因為他的縱容才越發做大,至少表面上看來,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必給任何人交代?!本艐普Z氣悠然,“師父已經把證據給了我,其他的事情就不用管了,我自有辦法讓他們閉上嘴巴?!?/br> 第1181章 天地君親師 九嬈在寢宮里養傷三日。 這三天對于朝臣們來說,堪稱度日如年。 對項尚書來說,更是一日比一日煎熬,短短三天他卻仿佛已經蒼老了幾十歲。 但是無人知道,這三日他縱然提著心吊著膽,私下里卻并非什么事都沒做。 兒子出了事,他總得做點什么來牽制朝堂…… 帝京就在很多人的惶然不安,以及同樣很多人的暗自期待下,悄然過了三日。 第四天早朝,九嬈身著一襲合身龍袍到了朝殿上,接受群臣大禮參拜之后,在龍椅上從容坐下。 淡漠眸光掃了殿上一周,她漫不經心地開口,語氣平靜如水:“眾卿平身?!?/br> “謝陛下!” 群臣起身,各自在隊列站好,殿上一片沉寂無聲。 三日前的早朝上,這位小女帝陛下的字字句句還猶言在耳,帶給人揮之不去的心悸。 而小女帝今日再次出現在這里,是否已表明,即日開始她將正式臨朝聽政,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天子? 朝堂上玩弄權術大半輩子的朝臣們此時個個屏息而立,等著聽這位小女帝陛下會說些什么。 沒到親政之齡不算什么。 只要她有主見,只要她對朝政的意見跟攝政王一致,能得到朝臣的認可,那么她的話依然是天子之言,是不可違抗的圣旨。 沉默了三日無動靜,項家的事情應該已經有了結果。 不管這個圣旨是小女帝的意思,還是攝政王的意思……或者也可以說,他們應該從項家這件事中,探知攝政王對這位小女帝臨朝聽政的態度。 項南的事情,的確有了結果。 九歲的女孩坐在龍椅上,身姿微側,單手托著下巴:“朕年紀小,不太懂事,以九歲之齡接受各位叔叔、伯伯、爺爺輩的尊長跪拜行禮,心里總覺得有些受之不起?!?/br> ??? 群臣懵了懵,不明白小女帝這番話是什么意思。 受之不起? 他們大概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天地君親師。 別說她已經九歲,就算只有一歲,只要坐上了那張龍椅,就絕沒有受不起一說。 小女帝陛下不知唱的是哪一出? “所以在坐上這張龍椅之前,朕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來讓這個天命帝王名副其實,接受各位叔叔、伯伯、爺爺輩的尊長跪拜,也能受之無愧?!?/br> 女孩的嗓音那么好聽,像是細細涓流的小河,澄澈干凈,不染絲毫雜質。 可嗓音又是那么平靜沉穩,聽著讓人心里不免多了幾分緊張,“各位愛卿這幾日大概一直疑惑,朕怎么前幾日會出現在宮外?” 群臣訝然。 說實話,他們還真沒想到這一層,但陛下既然提起來……是啊,小女帝不是應該在宮里待著嗎? 怎么會出現在宮外戲樓里? “朕前些日子跟天舒一起出去微服私訪了一段時日,得知了一些讓朕心情很不愉快的事情?!迸⒌恍?,眉眼泛著傾世絕美的光澤,“天舒?!?/br> 轉過頭,九嬈漫不經心地吩咐:“把你手上拿著的東西呈給各位愛卿看看,讓他們一個個過目?!?/br> 第1182章 鐵證如山 天舒點頭。 群臣不解地抬頭看去。 蘇瑾目光落在自家兒子的手上。 天舒抬腳走下丹陛,把手里的卷宗和名冊呈給位列最前面的蘇瑾和陸國公,“請丞相和國公大人過目?!?/br> 蘇瑾淡笑,從兒子手里接過卷宗名冊,厚厚的一沓。 除了幾本名冊和卷宗之外,還有厚厚的一沓信函。 他隨手翻看了一些,面上神色斂起,越看越是心驚。 須臾,他轉過身,把手里的東西分發給身后兩旁的各位大臣:“你們傳下去看看?!?/br> 九嬈托著下巴,語氣慵然:“各位慢慢看,看得仔細點,辨清真偽,看是否有人故意栽贓陷害項大將軍?!?/br> 頓了頓,嗓音越發慵懶危險,“尤其是項尚書,定要好好看看上面那些是不是你兒子的字跡,還有項尚書你自己的親筆書函?!?/br> 一番話不疾不徐落地,本已忐忑不安的項尚書頓時如遭雷擊,臉色陡然間蒼白如死灰。 正傳遞在各大臣手里的那些信函,很多他都眼熟,一顆心如墜冰窖。 隨著信函和名冊傳遞下去,大臣們一個個翻看著,看完之后面上都是詫異、震驚、驚疑不定…… 無數雙眼角不敢置信地看向項尚書,幾乎無法相信,項南這些年在邊關做了些什么。 中飽私囊?私吞軍餉? 如果僅僅只有這些,那么這罪名還不算太大,至少沒讓他麾下的將士們挨餓受凍不是? 在朝為官的大臣們,有幾個是真正兩袖清風的? 貪墨這種事情幾乎沒有哪個朝臣沒做過,可貪多少,怎么個貪法,卻各不一樣。 做得不太過分的,上座之人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就算是貪墨,有些底線也絕對不能碰,查出來就是死——比如賑災款,比如軍餉。 項南從軍餉中挪用也算貪,但沒造成明顯不良的后果,所以問題不致命。 可私養兵馬? 這……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私養兵馬歷來是君王大忌,可以視作是謀反行為。 而跟大夏皇帝常年的書信往來……這又該如何解釋? 兩國一邊打仗,一邊稱兄道弟? 既保持密切友好的關系不斷,又要保證邊關戰火不停? 也難為項大將軍能完美地處理好兩者關系——既不讓戰火消停,又能恰到好處地跟大夏皇帝保持情感深厚。 試問滿朝文武,只怕沒人能做到項大將軍這般無懈可擊。 而且,項尚書顯然是個知情人。 一摞信函之中,有好幾年前的,有近兩年的,而最新一封上面的筆跡就是項尚書向邊關發出的求救信——說是求救信,實則就是讓大夏發動戰爭,再度掀起邊關戰火,好讓陛下不得不釋放項南,讓他趕緊回去邊關力挽狂瀾。 簡直驚呆了所有朝臣,讓他們瞠目結舌。 項家父子這幾年威風凜凜,風光得勢,帝京多少世家無形中向他們靠攏 可如今東窗事發。 眼前這一樁樁一件件,每一封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