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5
!”少女說道。 小太監愣了一愣,似是在回想什么,便道:“中元節啊,那一日似乎也沒什么特別的,太后宮里似乎挺忙的,干爹連飯都來不及吃,整整一日未見到干爹的人,到第二日早上,才看到干爹,似是忙了一日一夜,很累的模樣?!?/br> “之后呢,你干爹可有什么異樣的表現?”那個年紀尚小的監正問道,“從七月十五到你干爹去世前?!?/br> “干爹似乎不太想去太后宮里當差了,經常稱病?!惫鹱诱f道,“尤其太后去實際寺祈福之后,干爹時常稱病不出,神態惶然,還托了我出去買些紙錢回來燒,我問干爹發生什么事了干爹未說?!?/br> 少女沉默了片刻,又道:“你干爹從七月十五到去世前可發生過什么意外?” 桂子渾身一僵,臉色微變,衛瑤卿就知道自己問對了,問到點子上了。 “有三次。一次是不小心吃了個隔夜的飯食,結果干爹險些去了,好在吃的不多,最后沒有出什么事來?!惫鹱诱f道,“還有一回是路上走著不小心滑倒了,后來是有人在路上潑了菜湯,沒來得及打掃才會如此的,而后就是最后一次,宮里闖了刺客進來,侍衛同刺客爭斗時,干爹不小心路過,挨了一刀,未堅持多久,天亮的時候就去了,因著是侍衛做事不利,傳出去不好聽,大家便道是干爹染了惡疾去世了?!?/br> “你干爹去世那一晚,可同你說了什么?” 桂子猛地抬頭看了一眼衛瑤卿。 一旁的黃石先生搓了搓手:就知道她又問到點子上了。 “干爹一整晚都時醒時昏的,也就到快天亮時,或許是回光返照,突然說了一句要去祠堂拜拜就不行了?!?/br> “祠堂在哪兒,你去過么?”少女問他。 桂子看了一眼一旁的裴宗之,見他沒有多大的反應便點了點頭:“小的也覺得古怪,忍不住好奇,去過一回,但是找了半日,什么都未找到?!?/br> “那好,你帶我去?!?/br> 桂子嚇得臉色一白:“這……裴先生……” 裴宗之起身:“去吧,我也去看看,別驚動別人就行了?!?/br> 黃石先生裹了裹被子,干笑了兩聲:“我就不去了,我還想活久一點呢!” …… 桂子說的祠堂離陰陽司欽天監并不遠,有陰陽司跟欽天監坐鎮,沒得活人不拜拜死人的,所以這個祠堂里人并不多。小太監桂子帶著他二人走了進去:“干爹在這里立了不少沒寫名字的長生位?!?/br> “我其實偷偷來找過兩回,并未發現什么特殊之處?!?/br> 第二百三十四章 原來 這個祠堂供奉的是道教的人物,建立祠堂得人對陰陽道教學派腦子里似乎很混亂,祠堂里佛道兩派人物零亂的供奉著,有佛教的觀音佛祖,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更有陰陽五宗的張陵、呂純陽、王重陽、張清志跟黃洞一等人。 這么零亂的供奉法,這祠堂能弄得好才怪。 “我找過兩回,里里外外都搜過了,這些供奉的長生位我都翻過了,沒有什么怪異的地方?!惫鹱诱f道,“所以我才奇怪,為什么干爹一定要到這里來拜拜?!?/br> 少女在一旁站了片刻,徑自走到一座供奉像前跪了下來。 桂子有些摸不著頭腦,看向一旁的裴宗之。 裴宗之出聲道:“她拜的是張陵,也就是張天師?!?/br> 跪了兩跪,她卻未起身,只是呼出了一口氣,忽地用力一扯,那蒲團當下就被她扯裂了。好大的力道,這是個練家子吧!桂子驚訝的望了過來。 蒲團里塞了一堆破布,就這么胡亂的塞著,被她一扯立刻散落了一地。 站在那里的少女看了片刻,忽地低聲,將一塊黃布拿了起來。 “這黃布有什么奇怪的?”桂子看的奇怪。 “這是圣旨的質地。應當是燒剩的圣旨?!迸嶙谥f道,看著少女拿著那塊黃布潑了些香灰上去,立刻就有字顯現了出來。 少女神情平靜,但細看的話,卻見她的手在發抖。 “怎么啦?”一旁的桂子不解。 “就是這張圣旨,”少女說道,神色平靜淡然,仿佛在說著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一般,“你干爹就是因為這張圣旨死的?!?/br> 桂子臉色一白。 七月十五那一晚發生的事情由著這張燒剩的圣旨,一切謎題都解開了。 少女雙膝跪下,跪倒在張陵的石像前:祖師保佑我張家,絕不受不白之冤。 七月十五,百鬼夜行,人世卻也在行著一場逆天的殺戮之舉。圣旨是假的,護龍衛和兵馬卻是真的。太后假傳圣旨,調走了護龍衛防止張家有漏網之魚外逃,京城歸德營里調動了大半的兵馬,或許是忌憚張家族人的能力,趁著七月十五陰盛陽衰,陰陽術士能力最弱之時,將張家一舉擒殺。 她在庫房雖未找到這張圣旨,卻找到了一張調令,是太后身邊一支護龍衛被調往天子身邊的調令,時間是在七月十六。所以太后聯合程厲勝、趙孟夫或許還有陳家的人先斬后奏,殺了張家一族的人。而天子得知后,也做出了取舍。不管什么時候,死人與活人總是沒法相比的,所以李明宗借張家的死讓太后交出了護龍衛和京中的權利,逼得太后離京,所謂的前往實際寺為先帝祈福,只是陛下掌控了京中的勢力,太后被逼離京而已。 張家的謎題似乎已經解開了,每個人在里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她都知道了。太后、程厲勝、趙孟夫、陳家或許還有更多相關的勢力是讓張家舉族慘死的劊子手。 而李明宗呢,她心里有些復雜,客觀的說,死人確實與活人是沒法比的,天子得知后,用張家的死換取了一支護龍衛和太后在京中經營多年的權利,讓太后被逼離京。這一招確實漂亮,或許祖父得知后也不會怪罪李明宗,反而會感慨我主圣明。但是她心寒啊,李明宗做的沒有錯,可是身為張家族人,忠君報國一世,卻要背負“謀逆”的罪名,她心寒??!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君只是借你的死換取更有價值的東西罷了,似乎聽起來沒有什么錯?但是,她并非接受祖父忠君愛國思想長大的,在她的眼里,君要臣死?臣就不死怎么了? 跟天子論公道么?她偏偏就要跟天子論公道,不行么?太后、陳家、程厲勝這些人是該死,但是李明宗也要做你該做的事,你該為我張家正名,你該為我張家討回公道。一世忠臣,不該背負這樣的罵名。你若是不討回,那我就偏要你給我討回來! 你不肯出頭,我就偏要你出頭,看你能躲到什么時候? …… 王老太爺坐在椅子上打了個哈欠:“崔遠道那廝帶著他那一群后輩啟程了么?” 一旁的王栩接過小廝手里的茶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