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頭汗,卻又不知從何反駁,只能狼狽不堪地點著頭。 誰也沒有注意到站在門口沒有進屋的趙甲仁,他在門口站許久,最終沒有出聲,默默離去了。 他的心理變化十分微妙,世人都說娶妻娶賢,此話果然不假,真珠癡傻了十多年,不過一年時間林氏就將她教養成了頗有見識的大家閨秀,與小門小戶的出身的吳姨娘教養出來的兒女們境界大有不同。 只可惜了真珠是個女娃娃,要是有個這般伶俐聰明的嫡子也是一樁美事。 思及此處又想到真博整日呆滯的模樣,忍不住搖頭嘆息,此子愚鈍啊,定要好好為他尋覓一位大家閨秀cao持家務。 說到嫁娶之事,名門望族,尤其世家之子為何要娶嫡女為正妻,不要庶女,其實很簡單。 一來,嫡女不僅僅代表自己,還有外祖母家那邊的勢力。比如說張三若是娶了李四家的嫡女,而那位嫡女是王五家的外孫女,那么張三就得了李四與王五兩門親戚。就是幾個大家族世家之間變相的強強聯盟,就像紅樓夢里的賈王薛三大家族之間的關系,世家跟世家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盟有什么比聯姻更可靠的? 二來,雖然同為大家閨秀,但是嫡女跟庶女之間走的閨閣之路完全不同。嫡女自小就是照著正妻培養的,成長路上得到的資源比庶女不知道好多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為將來她要撐起一個高門大戶的后宅。而庶女學點琴棋書畫附庸風雅,將來有個適當的人嫁了,給家族添幾分助力便好。是以通常的情況下,沒有幾個嫡女會千方百計地打壓庶女,自貶身價的。 趙甲仁背著手踱步回書房,卻見那常鳳卿在門口佇立。 他原本心事重重,一見那年輕人豐神俊朗,長身玉立,眼神中便多了幾分欣賞。 “常賢侄可是有事?”趙甲仁邊說邊推開門,將常鳳卿讓進書房,中了進士之后,趙甲仁連稱呼都改了。 待趙甲仁坐定了,常鳳卿方才鄭重道作揖道:“晚生前來辭行,也提醒大人真博的學業不可荒廢,還請大人早日另謀賢師?!?/br> “賢侄這就要走了?”趙甲仁非常驚訝。 他忙招呼常鳳卿坐下道:“不日即將殿試,賢侄何必急著搬走,真博的事情我自有安排,你就留在此處安心準備考試?!?/br> 常鳳卿拱手道:“承蒙大人照顧經久,已叨擾多日,晚生內心惶恐,不便再留。大人對晚生的恩情,晚生銘記在心?!?/br> 趙甲仁見他去意已絕,況且他中了進士即將入朝為官,遲早要走,便不再挽留,問道:“賢侄可找到落腳處?” 常鳳卿答道:“晚生在覺明寺后的別院里賃了一間廂房,清幽僻靜?!?/br> 趙甲仁捋著胡須笑著點點頭,“安靜點甚好,春闈剛過,不少新晉進士欣喜若狂,又想著殿試不刷人,便整日里花天酒地,圣上聽聞頗為不滿。今日賢侄不與他們為伍,不驕不躁,在廟里潛心溫習功課,老夫甚是欣慰?!?/br> 他一抬頭望見窗戶,忽然想起了窗戶紙的事情來,若今日再不捅破,只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于是趙甲仁清清嗓子,“這個嘛,賢侄今年多大年歲了?” 常鳳卿恭敬答:“晚生二十有二了?!?/br> 趙甲仁道:“如此說來賢侄年歲不小,也該成家立室了” 常鳳卿低頭笑了笑,沒有接話。 趙甲仁沉吟了一會兒,決定開門見山:“賢侄在我府上一年有余,老夫覺得與你頗為投緣;小女在家塾讀書,也甚是欣賞先生。此女雖非絕色,勝在溫雅嫻靜,琴棋書畫皆會一二,我趙家不是名門望族,卻也算得上書香門第,結親只論人品,不似那等踩低拜高的人家,不知賢侄是否有意結為秦晉之好?” 常鳳卿此次辭行,心中另有一番打算,他心心念念的是真珠,想來探一探趙甲仁的口風。說到底自己是個窮書生,即使春闈高中,朝中無人,十有八九要放外官。 常鳳卿本是個踏實苦干的人,放外官無妨,正可以多點歷練。但是為了真珠,他開始渴望一步登天,留在京城為官,去廟中潛心向學,也是為了能夠在殿試中排個好位次。 他正在思索如何開口試探,卻被趙甲仁干脆利落的一番話打了個措手不及。 常鳳卿很快明白了,趙甲仁說的這位女兒,應該是大小姐趙真蘭,看來在趙大人心中,自己這樣一窮二白的書生根本配不上嫡出的趙真珠小姐的。 第38章 常鳳卿guntang的表白 若是從前的真珠, 估計只要有人愿意娶,趙大人倒貼嫁妝不要彩禮都愿意給她嫁出去。 如今真珠卻是大不相同了,在趙甲仁心里的價值水漲船高啊。不曉得真珠要是知道自個兒在親爹心里,從千斤小姐變成了千金小姐,會不會哭笑不得。 常鳳卿極快地調整了情緒,斟酌了一下道:“晚生至親凋零,得大人如此青眼相待, 晚生心內感激不盡。令愛乃是大家閨秀, 晚生如今未有一官半職, 恐怕配不上淑女,不知可否等殿試塵埃落定,晚生有了前程,再來與大人商討婚姻之事?!?/br> 趙甲仁一聽,他這意思就是等殿試成功, 做了官再來求娶我女兒啊,好小子, 有志氣,遂喜笑顏開地點頭允了。 書房門前, 趙甲仁拍著常鳳卿地肩膀語重心長道:“賢侄啊, 老夫的先父曾是名滿天下的探花郎,至今提起,老夫仍與有榮焉。不少老臣即將告老還鄉,朝中缺人缺得緊,你殿試切莫輕心, 用心溫習,三甲進士與旁的進士那是大不同啊?!?/br> “大人的教誨,晚生絕不敢忘?!背xP卿再三謝過趙甲仁,回到房內整理行裝。 另一邊吳姨娘聽說常鳳卿為了娶真蘭,要去寺廟苦讀,又聽老爺說八成真蘭還能當上探花娘子,于是麻溜地安排賬房把束脩結了送去,另封了個大紅包給常鳳卿,又殷勤安排了家丁馬車幫他運送行禮去寺廟。 然后喜滋滋來找真蘭,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真蘭聽了她娘的話,扭著帕子默不作聲,終于還是沒忍住輕飄飄說了一句:“可是娘前幾日還讓我與二表哥好生相處?!?/br> 吳姨娘不以為意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那時是那時,這時是這時?!?/br> 真蘭猶豫了,鼻尖也出了一層細細的汗珠,她咬了咬牙又說道:“其實二表哥他,為人風趣友善,對女兒很好呢?!?/br> 吳姨娘奇怪地看著女兒:“哪里對你好了,要是好,怎的也沒見他來找你爹提親,連半個子兒禮物也沒送給你過,還不如林尚賢那小子呢,起碼人家出手大方。好了好了,娘還有事,你有空多去你祖母那里坐坐,討她歡心?!?/br> 阿元悶頭整理了半晌行李,愁道:“少爺,咱們衣物細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