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有親和力的人,一開始見小孩們都放不開,就提議先玩會游戲,讓大家活躍起來。一群人分成兩個陣營,大學生一組,中學生一組,各自派出自己的代表上去比賽,老師在黑板上寫出詞語,一個人比劃,另一個人猜,猜對的隊可以一直猜,猜錯的隊就要下去重新換人來戰。最后以兩個小時為期限,哪個隊伍的人用完了或者答對的數目少就算輸,輸的隊要給大家表演兩個節目。大學生都是身經百戰,玩這種你劃我猜的游戲更是不在話下。不到半小時,大學生隊才換了兩組人,而中學生隊的女生組都快換完了。這戰況太慘烈,班主任有點心急了,連續挑了幾組平時成績很好腦子也靈活的人上去,依然很快就下場了。最后整個中學生隊只剩下六個人,而對方還有一大批人。李逸初一開始就很想玩,但是他不是這個班里的學生,當然不能躍躍欲試地往前沖,現在見大家士氣大跌,才試探著問旁邊的梁煊:“我們去玩吧?”梁煊扭頭看他:“想玩?”李逸初點頭。梁煊于是站起來對班主任道:“老師,下一局我和逸初組隊去吧?!?/br>高中隊的一組女生果然只撐住兩個回合就敗了,梁煊和李逸初一起走到禮堂中央,準備應戰。比賽規則是競爭的雙方輪流答題,除了老師和比劃的人,觀眾和回答者都不知道詞語是什么,往往比劃者手舞足蹈惹的大家哄堂而笑,最后還是沒猜出來答案。李逸初和梁煊組隊,順理成章的李逸初比劃,梁煊來猜。老師在小黑板上寫了個詞語——柳樹。這個詞語比較簡單,李逸初指指窗外的樹,梁煊很快就回答出來。第二個詞語是自行車,李逸初第一反應是模擬騎自行車的動作,可惜他無法雙手雙腳都懸空,動作一亮出來反倒像游泳。見梁煊沒有開口,知道他沒有看懂,李逸初腦海里快速想了想,雙眼一亮。他往前快速走了幾步,然后猛的摔倒在地,然后滾動著到了梁煊腳下。李逸初是在模仿曾經的一個動作,當初他和梁煊升初中,學校離家的距離遠,于是家長讓兩個孩子去學騎自行車,以后騎車上學。他們倆就在家附近的空地上練習,學會后兩個人比賽誰騎的快,李逸初眼見自己要輸,就故意嚇梁煊,從車子上跳下來咕嚕嚕滾到梁煊腳下。當時梁煊臉都嚇白了,在李逸初滾到他面前之前就剎住車,然后快速推開自行車蹲下身看李逸初有沒有磕破身體,李逸初卻用手捂著臉不愿回頭。梁煊還以為他疼哭了,著急地哄他:“逸初,讓我看看。乖?!?/br>李逸初憋了好一會,在聽到梁煊都有些顫音了,才笑哈哈的松開手跳起來,左右蹦了蹦展示自己安然無恙。梁煊松了口氣,然后就是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不搭理李逸初,一次性把他教訓好了,以后再不敢開這種玩笑。梁煊嘴角微揚,說出三個字:“自行車?!?/br>觀眾看到老師翻轉過來的黑板后齊齊驚嘆,這是怎么猜出來的??!李逸初那動作和自行車毫無關系!李逸初頗得意地向梁煊豎了豎大拇指。接著兩個人勢如破竹的連續答對了十幾道題,甚至到后來,李逸初只要亮出一個動作,梁煊就能不帶猶豫的說出詞語,這種默契不僅驚呆觀眾,更是驚呆了寫詞語的老師,她不得不翻出詞典,想找個不容易比劃的詞語來挑戰一下這對搭檔。大學生隊在和梁煊這組的對戰中輸的非常迅速,很快就只剩下兩個人。最后大學生隊只剩下一組應戰,他們比這群學生年長,又是經常玩游戲的,如今還差一步就輸掉,面子上都覺得過不去,牟足了勁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組。當然最后一組也沒讓他們失望,一上來就連續答對幾道題,和梁煊組爭鋒相對。出題老師現在完全被梁煊這一對吸引,她已經連出幾個生僻詞,可還是沒能難住梁煊,現在她意識到越是生僻越是好猜,反倒是比較平常的東西讓人無法快速做出反應。于是老師翻翻字典,在黑板上寫下一個詞語——湖面。每道題有三十秒思考時間,一分半種的比劃和猜的時間,李逸初看到題目的瞬間腦子里一片空白。湖面?這怎么比劃?李逸初朝窗子外看看,學校的湖離禮堂很遠,他也不可能指著湖水直接讓梁煊猜。李逸初飛快轉動腦子,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眼看著思考時間快到了,他依然沒有頭緒,只能硬著頭皮來。他先伸出兩個手指,意思是這個詞語有兩個字。然后表演第一個字,他左右看看,突然看到底下坐著的同學里有個姓胡的,李逸初立刻指著那位同學,然后再指指桌子上的水杯,兩只手一個對著那位同學,一個對著水杯,然后往一塊并攏。底下有學生小聲猜:“水壺?”李逸初沒忍住笑出聲,連忙沖梁煊搖搖頭,并豎起一根手指表示剛才的動作只代表了第一個字。梁煊點點頭。第二個字“面”相對來說好比劃一點,李逸初一只手托底,一只手并攏兩根手指當做筷子,然后呼啦啦的吃面。底下又有學生猜:“煮泡面?”李逸初立刻笑的肚子疼,抵著腰沖梁煊搖頭。梁煊在腦子里組合了幾個字,但是都不太貼切。李逸初見他有點遲疑,立刻迅速地伸出手指比了個二,意思是他要重新比劃第二個字。李逸初捏著鼻子看桌子,然后搖搖頭,右手并攏成筷子,一點點從面前虛擬的碗里往外挑香菜。梁煊剎那間明白過來,開口道:“湖面?!?/br>李逸初立刻驚喜地跳了起來,鼓著掌往梁煊面前跑,大喊道:“你太聰明了!太棒了!”梁煊接住往自己面前沖的人,笑著看對方的大學生組再次敗下陣來。于是這場游戲高中隊獲勝。最大的功臣梁煊和李逸初游戲結束立刻被掌聲淹沒,學生們對這兩人的默契嘆為觀止,曹容一臉驚嘆道:“要不是眼見為實,我都要以為你們倆是雙胞胎了?!?/br>李逸初站在梁煊旁邊,對別人的請教只笑著搖頭并不說話,這要他怎么說?難道說是天生的?梁煊更是無從說起,他能看懂李逸初的動作完全是下意識的反應,哪有什么訣竅可言?真要說訣竅,可能就是兩個人經歷過太多事情,有很多都印象深刻,只要李逸初做出當時的動作,他就能回想起來。玩完游戲果然大家就不再拘束,和現場的大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氣氛十分熱烈。梁煊對大學生活沒有特別想要了解的地方,畢竟是未知的東西,他腦子里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