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3
書迷正在閱讀:深淵副本[無限]、你哄哄我、我就想談個戀愛[重生]、直播喂狗糧、貓抱走,你留下、青龍侍(H)、知君袖里有廣寒(H)、今天追到咔醬了嗎[綜]、攻的一百種死法/我想吃辣、主角總想勾搭我(H)
自然也不敢招惹。若他把水碾等物傳了出去,打破了果州地頭蛇的這種壟斷,誰知道那些權貴會不會找他的麻煩。所以只能約束,不敢將這技藝傳出去,現在小范圍之內。之前常喜樂不想家里人擔憂,所以只這實情也不過是常老爹和里正以及幾個族老知曉。而事到如今也沒有什么好瞞的了,果州出了這么大的事,若按照現在傳出來的情況,受災百姓只怕有幾十萬。如此,果州很可能會大亂。現在果州想要到達這里比從前容易得多,因此很有可能會有部分災民來到這里。雖然常喜樂很同情這些無辜的災民,可若真遇到這種情況對于桃源村甚至整個稻香縣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事。要是朝廷賑災及時且力度大還罷了,可按照歷史記載來看,若是大規模受災,情況都不會好,總會發生動亂。那些餓極了的災民,會像蝗蟲過境一樣,路過的地方當地百姓都會遭殃。在城里還罷了,有高高的城墻圍起來,還有軍隊把守,一般來說還能抵擋一二,可鄉下就慘了。尤其這種災民里頭經?;熘送?,往往做亂的也是這些人,真正的貧苦百姓反而得不到救助。且大災之后還會有瘟疫,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所幸果州想要到達南瓜府,想要走捷徑就必須經過水路,旱路要翻山越嶺,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到達。因此大批災民到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若是遇到小波的,常喜樂覺得還是可以應付。不過最希望的還是受災莫要太嚴重,否則不管是哪里都會受到影響。可常喜樂的期盼最終破滅了,沈家從府里傳來消息,果州受災十分嚴重,可謂生靈涂炭?;实劾做笈獜夭?,可偏偏這時候果州的權貴富豪不肯救濟百姓不說,竟是還接著災害故意抬高米價,使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而雪上加霜的是,朝廷想要開倉放糧,沒想到果州的糧倉竟然是空的!果州太守在災情發生之后,直接就帶著家人給跑了,如今朝廷掙全力追捕?,F在朝中到處調糧,號召大家捐贈衣物錢財,連后宮妃子們都拿出自己的首飾捐贈為賑災出一份力。雖說這多半是作秀,卻也是在以一種姿態表明了皇帝態度的堅決,也側面反應了這次受災有多嚴重。果州雖與南瓜府相鄰,可那里卻是大平原,一旦出現水災,損失非常大。而且還是良國糧倉,出了問題整個良國都為之動蕩,也難怪朝中現在亂成一片。水災之后很容易滋生瘟疫,常喜樂在水災發生后就連夜書信將災后該如何預防瘟疫之法詳細的寫了下來,讓沈家幫忙傳遞給京城的宋挽呈。秦鐘那里也送了一分,還有之前的欽差等等,希望盡自己一份力,讓損失不要再擴大。若果州出事,他們也不會好過。不僅如此,他還將常家這些年囤積的糧食留下足夠常家人一年吃的,其他都讓沈家一同用商船運到果州。沈裴兩家這次并未像其他商賈一樣,趁機發國難財,而是全力救災,旗下所有米糧店都關閉了大半,好像不要錢一般都運往果州。沈裴兩家都是最早開始種植玉米和紅薯的,去年更是大豐收,囤積了不少。這次正好派上用場,也使得捐贈的數目非常的可觀和龐大。兩家這般做也是因為這次派往果州的欽差是自己人,因此也頗為放心。否則東西砸出去還沒有個聲響,還不一定能進災民口中,那可就虧大了。沈裴兩家會全力賑災,大部分緣故還真不是因為慈悲為懷,還是想要趁機為自己謀一份力。這種想法也并未有何,至少是真的在做,且能救活很多人。而常喜樂也想要盡一份力也何嘗不是為了自己著想,不讓災民因為受餓而往外走,這也是避免禍亂的產生。常喜樂想得很明白,現在捐一點不過是損失一些錢財,可若是災民來了,那可就不是這么簡單了。不僅糧食什么的保不住,很可能生命都會受到威脅。桃源村雖然易守難攻,可若是大批災民攻襲,那也是抵不住的。桃源村名聲在外,大家都知道這里十分富足,還沒有軍隊守衛,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吞噬的目標。因為里正和族老們的宣傳,村里人也知道常喜樂這般做法是為何,紛紛也要求將村里的糧庫開放,全都拿去賑災。不過常喜樂給拒絕了,今年的收成肯定會很糟糕,誰也不知道明年會如何,若全都拿了出去,很有可能到時候就會餓了自己。雖然他們手里有些錢財,可因為果州受災,整個良國的糧價都會暴漲,到時候再多的錢也變得不夠看了。這也是常喜樂當初讓大家多屯糧,工坊加工所用糧食都是用所賺的錢去收糧而得,并控制大家用糧換錢。因為一旦有災,就很容易通貨膨脹,手里的錢就變得不值錢了。常喜樂之所以如此并非因為一向謹慎,而是他看過稻香縣和臨近縣城的縣志,還有南瓜府的府志以及其他地方能夠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和歷史書籍。這些年雖然不用再科考,可并不代表他就閑著,一直在研讀這些。因為有沈家幫忙,自己又有舉人之名,所以拿到不少資料。而這些資料也讓他更深體會到囤糧的重要性,因為良國雖然整體一直往好的方向發展,可大災小難從不曾斷。要么就是朝廷惹得禍,要么就是老天不給力,總能惹出點事來讓百姓沒法安寧。所以他為了以防萬一,號召大家囤糧,公中也建了糧倉,里面務必保證是滿的,可維持整個稻香縣一年嚼用。桃源村的人雖然不太明白常喜樂為何如此謹慎,但是也都深信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的道理,因此無人有異議。“外頭的糧價都快飛天了,府里已經比平日貴上五六倍,現在還一直在漲!”常喜盛歸來,將自己在府里和縣里所見所聞道出。大家一聽都瞪大了眼,王大嫂不可思議道:“咋突然漲得這么厲害??!”大災之后,糧價就開始在漲,雖然幅度也不小,但還在大家承受范圍內,可現在竟然突然漲了那么多,讓人難以接受。糧價的不穩就是動蕩的最初表現,若是不能平穩下來,后面必是會出亂子。常喜盛憤憤不平道:“還不是那些jian商!他們知道沈裴兩家的糧食都捐了,明白這府里的糧食緊缺,且今年收成肯定不好,所以就開始不要命的往上漲。而且城里還流傳咱們良國這次遭了大難,今年肯定會減收,糧食會不夠吃,各地糧倉還都是空的,現在不買以后有錢都沒地方使。所以城里人還跟瘋一樣的搶,我剛到那的時候明明也就兩三倍,可我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五六倍了。這漲價真的就是一眨眼功夫,那米牌說變就給變了,一點余地都沒有。一條隊伍第一個人跟最后一個人買入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