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書迷正在閱讀:深淵副本[無限]、你哄哄我、我就想談個戀愛[重生]、直播喂狗糧、貓抱走,你留下、青龍侍(H)、知君袖里有廣寒(H)、今天追到咔醬了嗎[綜]、攻的一百種死法/我想吃辣、主角總想勾搭我(H)
而已。他知道常喜樂是一個一旦認真就不會放下之人,他不希望有那么一天常昱突然發覺以前的認知是錯誤的,他只是因為兩人太過交好而迷住了眼睛。到了那個時候,即便常昱不會棄常喜樂離去,常喜樂的性子也不會委曲求全。如此驕傲之人,遇到這樣的事,必是會遭受到致命的打擊。當初與那錢四姑娘亦是如此,如今還是朝夕相處的人,更是無法接受。宋挽呈知道說這話興許會激怒能將他一把捏死的常昱,可他依然要說。常昱向來敏銳,自然明白這話是沖著他來的,他卻并不打算解釋,而是抓住常喜樂的手,注意力只放在常喜樂一人身上。常喜樂拍了拍他的手背,望向常昱,微微一笑。宋挽呈嘆了一口氣,知道這事怕是沒有了回轉的余地,兩人早就不分彼此,難以分開。他如今只希望他擔憂的事不會發生,兩人永遠這般下去。常喜樂將地形探查好,并詳細的畫在圖紙上,先拿給村子里精通此道之人過目,確定挑選的地方,是可以建房的。幾位老人都是極為負責的,雖然這片地方他們待了這么多年,每一寸土地都十分熟悉,卻依然會仔細研究圖紙和到實地勘察。好幾天之后,才給常喜樂確切答案,那些地方都可以建造房屋,包括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都一一道明。常喜樂這才將圖紙拿給常家人,讓幾個哥哥自己挑選要住的地方。常喜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啥?你這話咱們是要把整個山頭都給占了???”大家都知道村子里要給他們建一處大宅子,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大宅子可以這么大??!雖然這提議很心動,但是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常喜興則是擔憂道:“這般一來豈不是要花不少錢,這……這不大好吧?”常喜樂笑道:“自然不能讓村子全掏,咱們這些年也掙了不少,拿出一部分建這房子吧。既然要建,咱們就要建好的,最好能住個幾百年,如此就要一開始就計劃周祥。即便不能幾百年,咱們這幾十年也得住得舒坦。那里地方寬敞,占了也不會妨礙到其他人?!?/br>常老爹看著,圖紙,常喜樂畫得直白,所以并無障礙。“就這么辦吧,咱們掙這么多錢不就是為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房屋是咱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自然要收拾好才不枉咱們這般辛苦?!?/br>連常老爹都發話,大家更沒有意見,誰不希望有大房子???而且自己小家能有獨立院子,又無需分家,這也忒美了。地方寬敞,以后孩子再多都不愁。大家紛紛積極的挑選起來自個未來的小家,就連孩子們得了信,都湊過來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所幸大家各有偏好,到沒有出現同時瞧上一處的現象,倒也避免了爭吵。常家大院謀劃的同時,碼頭的商業街建造也開始啟動。第79章碼頭現狀自從運河通航以后,常家之前的吃食生意又開始在那里擺起攤來。剛開始一天興許都沒有一單生意,但是常家不僅僅三房,還有其他房兄弟也一直堅持在那里擺攤。剛開始因為船只并不多,加之這里又不出名,很少有船只愿意停留在此處,即便靠岸船家對鄉野攤子也不太信任,常常不愿意過來消費,所以生意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若是早前,常家興許撐不了多久就會放棄了,但是他們現在已經有了經驗,且有財力去支撐,一直堅持每天撐起大而鮮明的旗子頂著酷暑嚴寒擺攤。不僅如此,還在那里建造了一處小竹樓,以便供他們休息,無需頻繁的來回奔波。杏兒和杉子都曾經在這里陪著爹娘在這里住過,因為還沒有進項,都是常喜盛和曹二嫂他們親自來守著的。他們其實已經完全可以坐著等收錢,但是他們知道這里的重要性,所以都堅持一開始親力親為,不想出一點岔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船只經過,知道這里的人也越來越多,在船家之間開始形成了口碑,生意也逐漸進入了軌道,如今已經扭虧為盈。雖然利潤與之前挖河道的時候完全沒得比,但是也讓人看到了希望。這除了常家人不怕虧損的努力之外,還有之前常喜樂推廣桃源村品牌產物打下的基礎。如今桃源村茱萸醬、粉絲、布匹、茶油、脫粒機等等,已經推廣到良國各地,大家對桃源村這三個字并不陌生,尤其是對于經常行走各地的商人來說,大多頗為熟悉。所以看到桃源村字樣和標志的旗幟,不少人會忍不住多問幾句,一聽此桃源村正是彼桃源村,也就頗為感興趣,又見幾樣吃食實在誘人,也就愿意嘗試一番。現在常家人做這些吃食越發得心應手,他們在稻香縣還開了店子,生意一直很好。常喜盛一家現在已經從常家三房分了出來,并且在縣里買了一處房子,當做是自個的小家。不過也就是做做樣子,實際大本營還是在常家老宅。如今日子好了,孩子們對縣城反而都沒太大興趣,覺得村子里更有意思,況且還要在村子里上學。如今各種吃食味道比常喜樂剛開始提供的方子還要好上不少,更符合這里的大眾口味,都是大家這些年一直琢磨改進的結果。只要過路人有興趣吃一次,絕大部分人都會被吸引住,紛紛叫好。本來東西味道就好,再加上旅途之中要求都會比平時低,七八分好都能變成頂頂好了。這口碑也就慢慢傳了出去,再加上沈家和裴家的宣傳,名氣也就更旺了。來往的人愿意在此停留,使得客流量增加,如此一來就可以增加更多的攤位,制作更多花樣的吃食,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光顧,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一片地方已經被常家買下,屬于私人土地,自然不是誰都能過來這里做生意的。誰能過來做生意,做什么生意,都要經過常家人的同意。想要過來擺攤,就得繳納相應的攤位費。這筆錢主要用于建設的投入,以及后面的維修維護和管理。常家并沒有想以此牟利的打算,所以費用并不高,只是在提醒桃源村的人莫要以為這些是理所當然,以為是自個的地盤。而出攤名額,依然是由常家人與里正以及族老們共同決定的。誰愿意做這門生意,先到里正這里報名,然后開始篩選。不僅僅要考慮那些人的手藝,還得看各家對村子的貢獻,以及優先沒有家人在工坊的人家,以達到一種平衡。桃源村人對這樣的安排早已習慣,不管選不選得上,大家心里都不著急,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他們勤勞肯干,常家和里正肯定不會忘了他們。這次不成還有下一樣,終究會輪到自己。而且這種選人都是有理有據,有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