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己的一部分答案。我可以停一下你自己的答案嗎?” 宋錦書彎眸笑了笑。 她這兩天檢查了這批文物之后,又憑借著良好的記憶力比較了n市博物館的那批文物,還真的發現了一個共同點。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宋錦書回答道,“這兩批文物盡管出土地點、風格、造型、年代都大相迥異,但是它們在落款處或者是花紋處,好像都有一個小得幾乎看不見的圖案是嗎?” 魏文已經笑了出來:“真不愧是宋宋,這么小的地方都可以發現,就連我們也是無意中才發現的?!?/br> 那個圖案真的很小很小,饒是宋錦書,一開始都沒怎么發現,還是借助各種儀器、把邊邊角角全部檢查了個遍,才發現的。 最可怕的是花紋處的圖案,那個小圖案融入了花紋中,宋錦書都快找瞎掉了,才從布滿整個文物的花紋里翻出這個小圖案。 魏文又問道:“那你覺得那個圖案是什么意思呢?” 宋錦書回想了一下圖案,其實并不是什么復雜的圖案,相反,真的很簡單。 可能就是因為簡單,所以才能這么輕松地把這個圖案融入文物里吧。 圖樣是這樣子的—— “ㄙ”。 魏文在紙上畫出了小圖符,而后低聲道:“我們最開始覺得是主人名字中可能有的符號,作為一種標記,至于相同點可能也只是巧合而已。但是經過考證發現,主人名字中、甚至是近鄰家譜中都沒有?!?/br> 他們幾個人也陸陸續續提出了很多猜想,包括他之前去n市博物館,也去找博物館館長商量了這件事情。 但是這些猜想,也全都陸陸續續推翻了。 盡管魏文不想承認,但是事實好像也在告訴他,這個所謂的“相同”,可能就是一種巧合而已。 畢竟這兩批文物真的沒有什么其它共同點了,在那個閉塞的年代,你很難判斷出這個簡單的共同點有什么別的可能。 別的不說,這兩批文物上面的圖樣,甚至長得都不一樣啊。 就這樣,當初無意中發現所謂的共同點猜想也只能擱置在了那里。 魏文本來都不愿意多提及這個的,還是看到宋錦書好像真的很好奇的樣子,他才給宋錦書解答了的。 但是現在看來,多一個人知道,也不過是多一個人為這件事感到茫然而已吧。 宋錦書沉默了一下。 再抬起頭時,宋錦書問道:“老師,為什么你們都覺得那是什么字里面的符號呢?” 魏文很理所當然:“這個符號一看就是華文吧,除了華文還有別的可能嗎?” “為什么沒有呢?”宋錦書反問道,“如果是學漢語言的人,可能第一反應并不是什么字里的符號,而是……” 她頓了頓,才繼續道:“注音字母?!?/br> 魏文愣了一下,無意識地重復了一遍:“注音字母?” 宋錦書點點頭:“對啊,這不應該也是很理所當然的嗎?” 魏文下意識地搖頭:“不可能,這兩批文物的年代都比注音字母早得多,注音字母才存在了一百多年,怎么可能存在于這種古早的文物上?” 的確,注音字母作為為漢語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是以一百多年前的記音字母為藍本,1913年制定,1918年才正式頒行的。 宋錦書彎眸笑了笑:“老師,您不用下意識地否認,我也只是提出了一種猜想。因為我總覺得這有些像注音字母,您提出的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腦子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所以才來找您商量一下?!?/br> 魏文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宋錦書看了眼時間:“老師,那我就先走了,之后我如果有什么想法,也會第一時間跟您討論的?!?/br> 魏文點頭,又叮囑道:“宋宋,這件事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也不用刻意去找答案,回去好好學習好好考試就行了?!?/br> 宋錦書乖巧點頭。 宋錦書離開后,魏文再次看了眼紙上自己畫著的符號,思考了一下剛才宋錦書所說的話。 如果這個小圖標真的是注音字母,那么這個符號對應的拼音字母是—— “s”? 作者有話要說: 在家里快要睡死過去了…… 然后爸媽把我從學校寄過來的快遞弄回了家,十大箱…… 我光寄快遞就寄了快四百塊錢233333,真的太可怕了! 還有,家里的燴面真的好好好好吃! 謝謝寶貝們的投雷~ 小飛燕扔了1個地雷; 你的大大扔了1個地雷; 感謝兩個寶貝的每天一地雷么么么么!真的破費啦,阿容超級感動! 謝謝大家灌溉的營養液~ 讀者“金梓”,灌溉營養液 1; 讀者“浮云”,灌溉營養液 1; 讀者“寂寞*的夜晚”,灌溉營養液 1; 讀者“”,灌溉營養液 10; 大家灌溉辛苦啦!超級喜歡你們的!使勁親親! 快月底啦,大家看看自己的營養液有沒有要過期的,千萬不要浪費哦~(明示) 親親大家!今天也送25個小紅包~祝大家查成績的、要中考的、要期末的,都順順利利!愛你們! 第64章 而宋錦書, 的確按照魏文所說的, 出了辦公室后就暫時放下了這件事情。 她的確已經思索了兩三天并且沒什么進展了, 而且就像魏文所說的,她提出的那個圖標是注音字母的方案的確十分的不可信。 年代就完全參照不上。 那個圖案作為注音字母里的一個符號, 魏文以及其他的專家們都是在考古和文獻方面卓有建樹的人, 肯定不會想不到的。 只不過估計是剛一想到, 自己就已經因為年代的原因否認了這個猜想吧。 但是宋錦書不知道為什么, 她總覺得…… 總覺得自己的這個猜想是對的。 沒有原因, 就像是一種直覺一樣,宋錦書的心里一直有個聲音在告訴她, 這個猜想就是正確的。 可宋錦書也知道, 對于他們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