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么聽都好像是魏文的挽尊啊。 魏文并沒有在意大家的表情,而是低下頭跟宋錦書說道:“那我帶你逛一下我的實驗室吧?!?/br> 宋錦書點了點頭,又沖著實驗室的大家笑了笑,這才跟著魏文逛起了實驗室。 實驗室的大家已經開始各自繼續做起了手中的事情。 不是他們太專心,而是宋錦書一看就是過來玩玩而已的吧,怎么可能在他們實驗室長久地待下去呢? 魏文自然也看出了大家的想法,低聲跟宋錦書道:“宋宋,你不要太介意?!?/br> 宋錦書點了點頭,而后看到一個男生叫住了魏文:“老師,這個文物的圖案好奇怪???我找了很久很久都沒找到?!?/br> 魏文剛看了一眼,皺皺眉頭還沒說話,就聽見旁邊的宋錦書已經開了口:“這個圖案是孫姓圖騰,孫姓是弇(讀淹)茲氏以玄鳥作為圖騰的一支的族稱?!?/br> 作者有話要說: 晉江今天崩了嗎??? 還是我的校園網炸掉了??? 反正我就是好氣! 謝謝寶貝們的地雷! 小飛燕扔了1個地雷; wei□□ann扔了1個地雷; 你的大大扔了1個地雷; 謝謝大家的打賞呀~超級喜歡你們的!么么么么!最愛你們了! 謝謝大家灌溉的營養液~ 讀者“蘭燼”,灌溉營養液 1; 讀者“亡命天涯”,灌溉營養液 5; 讀者“沒錢了╯﹏╰”,灌溉營養液 1; 大家灌溉辛苦了~~~每天灌溉,小樹苗蹭蹭蹭長高! 愛大家,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照例送25個小紅包么么么么! 第62章 chapter 62 魏文跟開口提問的男生都是一驚。 男生似乎是有些不太相信, 而后忍不住轉過頭看了看魏文。 不、不可能吧? 宋錦書說的是錯的吧?她一個傳說中精通很多門語言、但是絲毫沒聽說過會任何考古相關的人, 怎么可能會這個? 在男生看來, 答案只有一個—— 宋錦書肯定是隨便一說而已! 魏文也很是震驚的樣子,他是知道宋錦書厲害的, 但是完全沒想到宋錦書會這么厲害啊。 考古這方面, 其實很難的就是經常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邊邊角角而自己不知道的點, 就像是這個男生, 其實很厲害, 但是也難免會有知識死角。 因為你永遠讀不了所有的書,進行文物鑒定的時候也只能從你已有的知識中進行對比, 這都是很難的。 但宋錦書只是瞥了一眼就能脫口而出…… 魏文心里一駭—— 他自己也就這水平了吧? 在男生驚疑不定的目光中, 魏文沖著他點了點頭:“向呈,你小師妹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孫氏圖騰。她說得很精準, 一點錯誤都沒有?!?/br> 明明魏文的話語里滿是夸贊,周圍的人也都投來了各種各樣的復雜目光,可處在這個目光中心的宋錦書卻一點驕傲和喜悅的情緒都沒有, 只是淡淡地站在那里。 好像…… 好像這都是應該的, 完全沒什么好驕傲的。 向呈瞪大了眼睛:“怎、怎么可能!” 話說到一半, 向呈才反應了過來。 自己就這么當著別人的面,說別人這么厲害是不可能的,這絕對是很不禮貌的。 但是向呈剛才真的沒忍住。 實在是…… 太不可思議了啊。 他自認自己的考古知識儲備在同輩中都是佼佼者,要不然魏文也不會收了自己當學生的。 并且魏文還很喜歡向呈,一向都很重用他, 在這次的鑒定中也分給了向呈不少的任務。 向呈再次上下打量了一眼宋錦書,眼里的驚疑不定很快地變成了nongnong的興趣。 該不會…… 新來的小師妹完全不是什么花瓶吧? 也是,好像是他們太想當然了一點,認為宋錦書這么漂亮,又擅長語言,在歷史考古這方面肯定并不厲害。 就連宋錦書自己都說了—— “考古新手”嘛。 但是想想,要是宋錦書真的那么弱雞的話,魏文為什么要收她當學生? 向呈一改方才的冷淡,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到了宋錦書身邊,而后拉著宋錦書的袖子就要帶著她去看另外一個文物。 宋錦書一時沒防備,被拉得一個踉蹌。 魏文立馬攔住了向呈,而后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向呈,你這么慌慌張張的做什么?你小師妹又跑不了!” 向呈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低聲對著宋錦書道了歉,又興致沖沖地對她說道:“小師妹,你跟我過來一下呢?我帶你看點東西!” 宋錦書絲毫沒有在意向呈剛才的動作,點了點頭,跟著向呈走了過去。 向呈指著一個擺件,提問道:“小師妹,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宋錦書絲毫沒有猶豫:“這是距今1400年的紅燒土塊擺件?!?/br> 向呈拍了拍手:“臥槽小師妹你居然真的答對了!” 而后向呈立馬更加興奮了一些,又帶著宋錦書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再指著文物道:“這是什么呢?” 宋錦書再次一秒作答。 幾次三番之后,向呈已經徹底服了。 我的媽耶,魏文這不是收了一個新的小師妹啊,這簡直是收了一個百事通??! 向呈興奮得不得了。 他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這么厲害的人了,甚至讓他自己都燃起了滿滿的斗志。 剛才宋錦書的這一番表現實在是太讓人驚艷了,實驗室的其他人也都來了興趣。 之前在他們看來還是一個純花瓶的人,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寶貝。 “小師妹,你幫師姐看看這個呢?這是什么???我已經找了很久很久了都沒找到?!?/br> 宋錦書在腦子里翻找了一下,而后準確地告訴師姐這個圖案的來源,甚至連從什么地方可以翻出參考資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