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5
家里大舅寧榮書在南邊的服裝廠的供貨。 而這一次,古明妍有了大量的時間正式開始創業了,自然就想要另起爐灶,建立起自己的服裝品牌,在她的腦子里還有足夠豐富的設計圖和對潮流的把握的時候,趕緊先把自己的牌子做起來。 同樣是去了南邊買下了一個工廠,古明妍在86年的下半年里,基本上就在忙著這件事了。 在現在的粵省買地辦廠甚至招工,這些都不算是多難的事兒。 在有足夠資本的情況下,古明妍考察了幾個當地就快要倒閉的工廠,挑選了一家機器設備還算新、人員充足、廠領導比較年輕且銳意進取的,整個的給注資買了下來。 緊跟著,她就借著整個工廠完整的外殼,換掉了其生產的了老舊的服裝款式,用她自己的設計圖讓廠里的老師傅打板制樣,跟著就是掛牌生產,然后銷往全國。 古明妍給自己的這第一個服裝品牌命名為聘婷,女裝,走的是受眾最廣的中層服裝路線,屬于上到有較高消費能力的職業女性,下到一般的學生,都能消費得起的價位,且保證在這個品類的服裝里,自家牌子的衣服質量最好,最時尚,最好看,性價比最高的那種。 聘婷的品牌是古明妍專門去政府部門做過登記注冊的專利,雖然知道這么做其實不會真的起到什么作用,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不是。以后若是真的要遇上山寨太過嚴重的,她也能拿出強有力的證據打官司,不至于讓她的品牌損失太過嚴重。 南邊的工廠古明妍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控并給出每季主打的設計圖,其他的具體生產和人員管理方面,她都交給了原來的廠長,一個叫周佳明的大專畢業生。 周佳明是個還沒來得及施展抱負,就因為廠子積重難返而失敗過一次的人。 古明妍看中他有想法有文化且還有奮進的精神,又有失敗過一次的經驗,自己再給他機會時他也表現的相當的感恩。 所以,古明妍便放心的把南邊的工作交了出去,只她和她的兩個助理,時不時的飛過去盯個梢,看著沒問題了也不會多插手具體業務,只把控好了財務方面也就罷了。 有了自己的品牌,古明妍就在全國各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開品牌店面,尤其是她自己原本就囤有房產鋪面的城市——京都、海市、深市、廣市、安城等等地方,都按照她的統一設計要求,開了數十家裝修風格一致,服務人員統一培訓后的直營店,將聘婷這個牌子,很快就帶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來了。 自己的設計自己的工廠,又是自己的店鋪和專業的工作人員,在這供小于需求的賣方市場,古明妍和她的聘婷很快就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半年多來,這個牌子為她掙到的利潤且先不論,就光是她不計成本的在報紙和電視上打廣告,為盛世和聘婷造的那些勢,就已經足以讓她在京都的商圈兒站穩腳跟,被各路有心人注意到了。 年紀輕輕的海歸博士,本身還是京大的老師,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就創建了自己的服裝品牌,且發展壯大到如此地步,古明妍這個名字,很快的被一定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等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紡織廠的領導還是工作組的政府官員,再看到紡織廠發出的公開土地售賣招標書上,投標方有盛世的名字在里面的時候,也就沒有多少驚訝的了。 在他們看來,這家公司還是很有實力的,確實夠資格參與本次的競標。 古明妍把所有買地之前能做到工作都做到了,不管是增加自身的實力和名頭,還是提前跟能夠得上的人脈打好招呼,不叫紡織廠的事有暗箱cao作的可能,她都做到了心中有數,一點也不怕自己這次的計劃會不成功。 畢竟,在別人看來她的盛世的那些依靠買衣服賺下的資本,于她的全副身家來說,還只是九牛一毛。 她對這塊兒地勢在必得,真心想要拿下的話,想來是沒幾個人能爭得過她的了。 但是,就在古明妍覺得自己有很大把握,給出競價后就能拿到土地的時候,工作組來找她的一次約談,瞬間就將她的一切安排給打破了。 她不得不重新的考量這件事的可行性起來,能不能成功實現計劃,還真是有的磨呢…… 作者有話要說: 膩膩歪歪的久了,也該開始掙大錢了,哈哈哈。 女主國內的事業線正式開啟,可能會有些夸張的部分,希望各位小天們不要過度糾結。反正我寫著爽你們看著也爽就成了,具體的細節和部分邏輯就不要過多追究了哈,謝謝大家。 忙白忙一場 工作組找到古明妍約談, 說的不光是買紡織廠土地的事兒,更是在這基礎上又提出了疊加方案, 需要盛世把這個新方案也答應了, 才能同意他們參與到土地的購買當中來。 工作組提出的提案,其大致意思,就是他們看中了盛世公司做的服裝生意和聘婷品牌良好的發展勢頭, 希望盛世能夠參與到紡織廠的經營中來, 另外多出資一筆投資, 購買獲得一定比例的紡織廠股份,就像是其他國有企業最近幾年搞的那一套一樣, 加入外來資本進入,與工廠共同經營, 利益共享。 也就是說,工作組要讓紡織廠變成合資企業的意思。希望盛世,能成為這個合資方,合伙人。 工作組是看中了盛世的經營項目跟紡織廠本身的生產性質本來就有著很大可能的合作基礎的緣故,才會有這樣的想法的。 再加上,他們又想要為工廠引進一個強有力的資本方, 給廠子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充足的資金,帶著工廠改革發展,長遠的盈利下去,而不只是想只簡單地做一錘子買賣,用土地的價值換取固定數量的資產,勉強讓整個廠子續命那么簡單。 領導小組們還是看到了大廠固有的問題的, 尤其是在最近的半年內,廠里的效益越來越不好了,他們便想出了這樣的辦法,以圖未來的持續發展。 這個在工作小組看來,他們這樣的提案是給了古明妍和盛世公司一個天大的好機會,讓他們能夠參與到這么大規模的紡織廠的經營中來的好事兒。 但這其實對于古明妍來說,卻是恰恰相反的。 她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參與到這樣一個大廠里去,成為其重要股東,在當下,對于她和整個盛世的好處嗎? 這一舉動,勢必會讓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