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6
城當地玉石籽料交易行情等方面的詢問,說法描寫都相當小心,看上去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說著一個問題中突然問上一句玉石的事兒,目的就是讓檢查信件的人混淆,搞不清楚她到底是在說什么。 雖然以自家大伯現在的職位地位,他的通信不會再每一封都被檢查。但古明妍也是萬分注意千分小心的,絕對不允許因為自己的失誤而給自家大伯添麻煩。 信件寄出,古明妍等了比以往跟大伯通信更長的回信時間,才終于在將近三個禮拜之后,收到了古建黨的回信。 因為是寫給古明妍的信,她也沒有一定要等到古建國回來了再拆開來看的堅持。 她這會兒特別好奇也特別激動,生怕自家大伯沒有get到她想問的到底是什么,也怕大伯知道了她的想法后,現實的條件卻不允許她這么做。 忍不住自己好奇心的古明妍展信起來,越是讀到后面她嘴角的笑容就越大,心里七上八下亂跳的心也終于慢慢的平復了下來。 再次感謝老天讓自己遇上了如此靠譜且還能不斷地給她帶來財運的家人。 古建黨之所以這次回信的時間比以往都要長,那是因為他不但看懂了自家小侄女兒信里的內涵,更是根據她的種種疑問,親自在當地做了一番調查。 在古建黨通過自己實地考察和咨詢了手底下的本地人出身的小兵等等的情報搜集后,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在疆城玉料產區的那片地區,的確如是古明妍所想的那樣,有很多靠著挖玉石籽料生活的農民。他們大多會在冰雪消融后去河里撿籽料,然后交給當地的收購站。 只不過收購站給出的收購價格很低,并不足以支撐農民的生計。于是,當地也會有很多人會將收回的籽料私下里賣給私人,遇上合適的買家了,價格能給的高些,他們也能多賺些,對此農民們還是很樂意的。 而當地的官方對這樣的情況的態度其實是有點兒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畢竟這收購站的價格是國家定的,他們也知道農民的艱難,如果他們自己能想到辦法找些路子,他們官方在不違反大原則的情況下(也就是不被他們發現知道,或是被人舉報,類似大城市里被大家默認存在的黑市一般),他們也不會特意的去費那個功夫,去揪這些人的小辮子的。 當然了,這樣的官方態度也是與他們清楚地知道農民們即使是想要私下里交易,也是十分艱難的現實有關。 除了像老孫當時那筆算是半強迫而成功的交易之外,當地的農民其實大多找不到多少人能跟他們私下里交易的。 一個是在大家的普遍認知里,這東西就是個沒用的石頭,就算是知道里頭是玉石,那放在這個年代也沒人會愿意花錢買這玩意兒回家去給自己招難。 而且當地人也并不稀罕這東西,他們都清楚行情,不可能跟農民交易,所以農民們也就只能做做外地人的生意而已。 可這年頭人口流動控制嚴格,疆城又處在偏遠地區,能遇上幾個外地人吶。 偶爾遇上的那些人,也都大部分是出公差去的。 那些人更看重自己的鐵飯碗,不會輕易做出私下交易授人以把柄的事,何況這交易的東西還是不當吃不當喝的破“石頭”。對于他們來說,這所謂的玉石完全比不上大城市的手表布料這些吸引人,能讓他們擔著私人交易的風險,去做這樣的事。 于是,當地的官方算是有恃無恐,這些農民從冰冷的河水中千辛萬苦找出來的籽料最后也只能跟收購站交換,他們并不怕這些東西流到外面去,畢竟外面并沒有它們的市場存在。 也是因此,當地的那些世代依靠籽料采集生存的農民的日子過得很苦,甚至到了食不果腹,身無片瓦的程度的人家也不是沒有。 看到這里,古明妍不禁想到后世,盡管那時候玉石的價格被炒出了天去又能如何,那些世世代代在玉石的產地生活的人們,卻也沒能靠著自己家園的這片寶地的出產,給自己換取多大的財富。 那其中最厚的那部分利潤,還不是被中間的商人和營銷的資本給賺了去,當地人也就是能分到個蛋糕的邊邊角角的,就那都已經很不錯了。 古明妍的腦子一時跑了偏,等到回過神來的時候,古建國寧榮薇他們都已經下班回家了。 于是,她只能暫時收回思緒,等晚飯后再跟自家老爸商議此事了。 飯后乘涼,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借口,古明妍和古建國父女倆,又一次聚在了古明妍的書桌前,倆人對著古建黨的那封來信,開始商量起了事情具體的cao作方式起來。 沒錯,在看過自家大哥的回信后,古建國最終也同意了去疆城收購玉石籽料一事。 這事兒算是父女倆達成一致的確定了下來,只待完善計劃和等待時機具體進行了。 從古建黨所描述的當地農民的交易情形上看,古建國覺得,若是自家想要大批量的收購籽料,只要是找對了門路,還是挺可行的。畢竟當地不管是官方還是農民本人,都不會想到有人會出手大方的做這樣的事兒。 古明妍還跟古建國商量著,既然自家有錢,那么在收購的時候就不要過分的壓價了,盡量多給農民們些好處,能夠幫著他們改善生活的同時,也是讓人家拿到了足夠多的好處之后好能保守好秘密,別把古建國和他們自己都給賣了才好。 交易的事情可行了,剩下的就是這前后來去環節的過程需要被完善了。 了解當地情況懂行的人也好找,古建黨手下就很有幾個信得過的本地兵,人品能力都靠得住不說,好幾個自己家里就是干籽料采集的,對里面的彎彎繞繞比誰都清楚。 到時候讓他們這些人帶著古建國一道兒,肯定能最大程度不引起人注意的同時,收到最多最好的籽料。 而且古建國肯定也會最先照顧他們自家的生意,他們家里有利可圖了,他們自是會守口如瓶的。 剩下的關于運輸和儲存的事兒,古建黨雖然沒有明說,但也隱晦的提到了他們家在軍區的院子特別的大的現狀。 古建國跟女兒商量,覺得要是可以的話,他們要不就把收回來的東西先放到古建黨的家里算了。 比如一些大型籽料,可以先寄存在那里。 那里畢竟是軍區,古建黨又是二把手,只要他本人不出事兒,只